更新时间:2017-08-31

电影史话:《电影史话》总纲

● 1895-1903启蒙阶段
1895卢米埃尔兄弟公映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
电影一开始是固定镜头,全景镜头,35mm胶片,后来出现移动镜头,特写镜头,63mm胶片的革新。
● 1903-1918形成故事
1903埃德温·鲍特《美国救火员的生活》,采用了连续剪辑,它可以保证时间的连续性(空间是破碎的),类似于讲故事的"后来"。
1907法国的查尔斯·百代《被拴住的马匹》,使用了平行剪辑,类似于讲故事的"此时"。
1908出现反打镜头的手法。
1910出现史上第一个电影明星弗洛伦斯·劳伦斯。
1913用光最具创意的丹麦导演本杰明·克里斯坦森《神秘的X》,以及1922《女巫》。
1913瑞典导演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英厄堡·霍尔姆》,以及1921《幽灵马车》。
1906第一部故事长片澳大利亚《凯利帮的故事》。
1911好莱坞搭起第一摄影棚。
1914好莱坞第一部故事长片塞西尔·B·戴米尔《红妻白夫》,并出现轴线原则。
电影革新者D·W·格里菲斯1915《一个国家的诞生》,1916《党同伐异》。
● 1918-1928美国电影的辉煌与第一批革新者
1912阿道夫·朱克创立名演员公司,1935重组为派拉蒙,现排第六。
1912卡尔·莱姆尔创立环球影片公司,现排第四。
1915威廉·福克斯创立福克斯电影公司,1935与20世纪合并成20世纪福克斯,现排第三。
1918华纳四兄弟成立华纳兄弟,现排第二。
1918俄国路易斯·B·梅耶创立梅耶电影公司,1924与米洛(1915),高德温(1917)公司组成米高梅,现属索尼旗下,现排第五。
1919查理卓别林成立联美电影公司,后并入米高梅。
巴斯特·基顿第一个杰出的喜剧场景设计者,代表作1926《将军号》。
查理·卓别林被誉为电影界的狄更斯,后哈罗德·劳埃德深受他影响。
纪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一部纪录片1922《北方的纳努克》。
现实主义导演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1924《贪婪》。
金·维多提倡表演中的现实主义1928《群众》。
丹麦现实主义导演卡尔·西奥多·德莱叶1928《圣女贞德受难记》,极度追求简洁。
● 1918-1932电影的革新者
现实主义的革新者。
恩斯特·刘别谦改革喜剧电影。
法国印象主义导演阿贝尔·冈斯1923《车轮》。
德国表现主义导演罗伯特·维恩1919《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以及弗朗茨·朗1927《大都会》,F·W·茂瑙1927《日出》。
超现实主义电影之父路易斯·布努埃尔1929《一条安达鲁狗》。
俄国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
日本人文主义小津安二郎1932《我出生了,但》,以及沟口健二。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阮玲玉主演的电影。
● 30年代美国和欧洲电影光辉
有声电影出现,1927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
后形成各种有声类型片:
歌舞片1932鲁宾·马莫利安《红楼艳史》,1933《1933淘金女郎》。
恐怖片《魔像》,《科学怪人》,《无脸之眼》。
黑帮片1931《国民公敌》,霍华德·霍克斯1932《疤面煞星》。
西部片约翰·福特1924《铁骑》、1946《侠骨柔情》。
喜剧片霍华德·霍克斯1934《二十世纪快车》、1938《育婴奇谭》。
动画片华特·迪斯尼1928《米老鼠:疯狂的飞机》,1937《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法国电影非类型化电影:
让·谷克多1930先锋派(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电影《诗人之血》。
诗意现实主义导演让·维果1946《操行零分》。
诗意现实主义导演马赛尔·卡内1938《雾码头》、1945《天堂的孩子们》。
人道主义者让·雷诺阿1939《游戏规则》、1937《大幻影》。
巴西导演马里奥·皮索托非类型片1931《界限》。
德国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导演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独到之处:
视点,摄影机即为人眼睛,这一观点的灵感来源于幻影移动拍摄。
电影高于生活,他的电影会剪掉日常生活,而用逻辑替代。
恐惧来自于恐惧将要来临的时候。
特写是故事中戏剧性的标记。
特写到近景到全景的应用。
有些惊险的场景没有用戏剧性的音乐,而是低声的对白。
高机位的镜头应用。
● 1939-1952战争的创伤与新电影语言
约翰·福特1939《关山飞渡》,创造了大透视大景深的新视觉潮流,它拥有更纵深的场景,爱森斯坦甚至把这当成一种蒙太奇(观众眼睛在做剪辑)。之前的电影潮流大多用长焦镜头,来营造浅景深的美化效果(背景模糊,目光明亮,头发柔软)。
后来,奥逊·威尔斯1941《公民凯恩》就采用这种深焦摄影的手法。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继先锋电影运动之后在世界电影史上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追求纪录片的真实准确性,表现人民对冷酷的资产阶级和不公正的社会的抗议,反映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罗伯托·罗西里尼1945《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维托里奥·德·西卡1948《偷自行车的人》。
黑色电影比利·怀尔德1944《双倍赔偿》,以及霍华德·霍克斯1946《夜长梦多》,约瑟夫·刘易斯1950《枪疯》。
40年代末麦卡锡主义对美国电影的冲击,以及电影反垄断法。
吉恩·凯利主演的歌舞片1951《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2《雨中曲》。
英国迈克尔·鲍威尔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电影1946《生死缘》。
亨弗莱·詹宁斯诗意现实主义电影1942《倾听不列颠》。
卡罗尔·里德悲观主义电影1949《第三个人》。
● 1953-1957世界各地的情感戏剧片
埃及尤瑟夫·夏因拍的情节剧1958《开罗车站》,情绪变化的镜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焦躁不安、压抑与愤怒。
印度现实主义电影萨蒂亚吉特·雷伊1955《大地之歌》,表现的情感是平静的,不像其他情节剧情感是爆发式的。
1957《印度母亲》,表现了一种浪漫与拼搏的情绪,被誉为“印度的《飘》”。
“印度的奥逊·威尔斯”古鲁·杜特1959《纸花》。
中国谢晋1964《舞台姐妹》。
日本导演黑泽明1954《七武士》,营造诗歌意象的冲击力。1957《蜘蛛巢城》。
巴西导演内尔森·帕雷拉·德桑托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1955《里约40度》。
墨西哥导演费尔南多·德·福恩特斯的情节剧1943《唐娜·芭芭拉》。
埃米里奥·费南德斯1947《珍珠》。
路易斯·布鲁埃尔1950《被遗忘的人们》。
美国电影出现彩色宽荧幕。
道格拉斯·瑟克1955《深锁春光一院愁》,揭示五十年代美国梦,既墨守成规又不善良的本质。
尼古拉斯·雷1954《荒漠怪客》,显示弗洛伊德式的性暗示,已经不能适应五十年代的电影。肯尼斯·安格进一步表明这种现象。
纽约电视剧的发展《马蒂》。
新的表演技巧-表演方法论,代表人物伊利亚·卡赞1954《码头风云》中的马龙·白兰度,尼古拉斯·雷1955《无因的反叛》中的詹姆斯·迪恩。
五十年代四位美国大师的作品,奥逊·威尔斯1958《历劫佳人》,约翰·福特1956《搜索者》,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1958《迷魂记》,霍华德·霍克斯1959《赤胆屠龙》。
英国大卫·里恩1946《远大前程》、1962《阿拉伯的劳伦斯》包含了对五十年代英国的情感,包括帝国的倾覆。
● 1957-1964新浪潮电影
四位传奇式的欧洲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罗伯特·布列松,雅克·塔蒂和费德里科·费里尼。他们的作品也都是个性化电影。
瑞典个性化电影英格玛·伯格曼1953《不良少女莫妮卡》、1957《第七封印》、1963《冬日之光》,叙事手法新颖大胆。
法国罗伯特·布列松四部监禁题材电影,其中之一1959《扒手》,他试图表现无形的不可言喻的超然的事物。
法国雅克·塔蒂1958《我的舅舅》,表现出他和于洛对现代生活的感觉。
意大利费德里科·费里尼1957《卡比利之夜》、1963《八部半》的意识流风格。
法国新浪潮电影是从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电影,没有共同的纲领,不组成一个流派,共同点是都反对传统电影的做法,强调电影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创作,要求电影从传统艺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
法国第一位杰出的新浪潮导演阿涅斯·瓦尔达1962《五至七时的奇奥》,把思想呈现在影片上。
阿伦·雷乃1961《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质疑什么是真实,以及不确定性。
弗朗索瓦·特吕弗1959《四百击》,表现个性化和自我意识。
法国新浪潮奠基人让·吕克·戈达尔1960《精疲力尽》,打破传统电影手法,广泛使用短镜头,移动镜头,跳接剪辑。
意大利新浪潮电影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1961《寄生虫》,呈现罗马边缘的阴暗面。1964《马太福音》,以现实主义风格讲耶稣一生。
赛尔乔·莱昂内1964《荒野大镖客》,采用了在宽荧幕中大景深的视觉风格,1968《西部往事》。
卢基诺·维斯康蒂1954《战国妖姬》、1960《洛可兄弟》。
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1962《蚀》,将人物放在边缘,以及人物在画面中消失。
西班牙荒诞喜剧1960《轮椅》,具有讽刺意味。
路易斯·布努艾尔嘲讽风格1961《维莉蒂安娜》。
● 1965-1969现实主义电影
六十年代的现代主义电影或者说新浪潮具有多层面,个性化,自我意识,漫画效果,精神探索。
波兰导演安德烈·瓦依达1958《灰烬与钻石》,将寓意隐藏在各种符号中。
罗曼·波兰斯基1962《水中刀》,渲染一种幽闭气氛,1967《天师捉妖》,极具讽刺的恐怖片。
前捷克斯洛伐克伊里·特恩卡1965《手》,讲述被打扰的生活。
米洛斯·福尔曼1967《消防员的舞会》,则具有讽刺意味。
现代主义创新性导演维拉·凯提洛娃1966《雏菊》。
匈牙利米克洛斯·杨索1967《红军与白军》,运用长镜头唤起痛苦。
前苏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关于人类灵魂的提升和超越,1966《安德烈·卢布廖夫》、1979《潜行者》、1983《乡愁》。
谢尔盖·帕拉杰诺夫1964《被遗忘的祖先的影子》,前卫大胆,充满个性化。
日本现代主义表现为愤怒,大岛褚1969《少年》表现社会的贪婪,更愤世嫉俗的作品1976《感官世界》。
今村昌平1963《日本昆虫记》,表现生活中的挣扎。
古巴1964《我是古巴》。
非洲电影之父乌斯曼·塞姆班1966《黑女孩》。
英国新现实主义导演肯·洛奇1969《小孩与鹰》。
六十年代是美国电影衰落的十年。下列是这个时期优秀的作品: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1960《惊魂记》。
哈斯克尔·韦克斯勒1969《冷酷媒体》。
丹尼斯·霍珀1969《逍遥骑士》。
电影革新者斯坦利·库布里克1968《2001太空漫游》,风格大胆。
● 1967-1979新美国电影
美国新电影充满了讽刺和大胆的风格,分三类型:讽刺电影,异类电影,趋同电影。
讽刺电影:
迈克·尼科尔1970《第二十二条军规》、1967《毕业生》。
罗伯特·阿尔特曼1970《陆军野战医院》。
米洛斯·福尔曼1975《飞越疯人院》。
异类电影:
丹尼斯·霍珀1971《最后一部电影》。
罗伯特·阿尔特曼1971《花村》。
弗兰西斯·科波拉1974《窃听大阴谋》。
马丁·斯科塞斯1973《穷街陋巷》、1976《出租车司机》、1980《愤怒的公牛》。
保罗·施拉德1980《美国舞男》、1992《迷幻人生》。
黑人电影1977《杀羊人》。
伍迪·艾伦1977《安妮·霍尔》、1979《曼哈顿》。
上面几位导演的电影大都是关于人和环境的现实真相。
趋同电影,在旧形式中注入更尖锐、更真实的内容来恢复它的活力: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1971《最后一场电影》。
萨姆·佩金帕1969《日落黄沙》、1973《比利小子》。
泰伦斯·马力克1973《穷山恶水》、1978《天堂之日》。
鲍勃·福斯1972《歌厅》。
弗兰西斯·科波1972《教父》。
罗曼·波兰斯基1974《唐人街》。
● 1969-1979全世界身份认知电影
德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七十年代的电影是激进的,是关于身份认知的。
德国新电影运动的导演在地理、历史、阶级、性别和心灵上,有着丰富的多样性,这使得他们创新性的电影相互间极为不同。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1974《恐惧吞噬灵魂》、1972《柏蒂娜的苦泪》,有一种美国风格。
女性主义导演玛加蕾特·冯·特罗塔1978《克里斯塔‧克拉格斯的第二次觉醒》。
擅长运用风光导演沃纳·赫尔佐格1981《陆上行舟》。
意大利贝纳尔多·贝托鲁奇1970《同流者》
、1970《蜘蛛的策略》。
肯·罗素1969《恋爱中的女人》。
唐纳德·卡梅尔1970《迷幻演出》,关于身份认知。
英国1971《小姐弟荒原历险记》。
澳大利亚彼得·威尔1975《悬崖下的野餐》。
吉莉安·阿姆斯特朗1979《我的璀璨生涯》。
日本激进电影,他们用开拓性的记录片,来重塑民族认知。
土本典昭1971《水俣病患者及其世界
》。
非洲乌斯曼·塞姆班1975《哈拉》。
非洲第一位女导演萨菲·法耶1974《来自乡村的信》。
土耳其尤马兹·古尼1970《希望》、1982《自由之路》。
南美洲1975《智利之战》。
● 70年代流行文化中的创新
香港功夫片胡金铨1970《侠女》。
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将功夫片推向好莱坞。
吴宇森动作片1986《英雄本色》。
袁和平1993《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
徐克1991《黄飞鸿》,1992《新龙门客栈》(制片,编剧),使九十年代香港电影蓬勃发展。
印度宝莱坞电影1960《莫卧儿大帝》,古尔扎1975《季节》。
宝莱坞的王后泰戈尔,宝莱坞国王阿米特巴·巴强,及其主演的1975《复仇的火焰》。
阿拉伯阿凯德宗教史诗片1976《上帝的使者》。
埃及先锋导演尤素福·夏因《麻雀》。
美国电影出现一批将想象视觉化的电影。
恐怖片1973《驱魔人》。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1975《大白鲨》。
乔治·卢卡斯1977《星球大战》。
● 八十年代全球电影创作与反抗
中国第五代陈凯歌1984《黄土地》。
张艺谋1987《红高粱》。
苏联电影1985《自己去看》。
波兰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1988《杀人短片》。
非洲加斯顿·卡波雷1982《上帝的礼物》。苏莱曼·西塞1987《光之翼》。
美国大卫·林奇1986《蓝丝绒》、1980《象人》。
斯派克·李1989《为所应为》。
美国独立电影导演约翰·塞尔斯和制片玛吉·兰奇夫妇1980《西卡柯七个人的归来》。
法国吕克·贝松1985《地下铁》
莱奥·卡拉克斯1991《新桥恋人》。
西班牙佩德罗·阿莫多瓦反抗电影1982《激情迷宫》。
维克多·艾里斯《日光之梦》。
英国反右翼电影1985《我美丽的洗衣店》。
比尔·福塞斯1981《葛莱哥里的女友》。
特伦斯·戴维斯1988《远方的声音》。
彼得·格林纳威1986《一个Z和两个O》。
德里克·加曼1987《英格兰末日》。
大卫·柯南伯格1983《录像带谋杀案》、1996《欲望号快车》。
加拿大丹尼斯·阿康特1989《蒙特利尔的耶稣》。
● 1990-1998最后的胶片电影
伊朗重现过去的电影,表达了对现实的崇拜。
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1998《苹果》。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1996《无知时刻》。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1987《何处是我朋友的家》、1991《生生长流》、1994《橄榄树下的情人》,对简单现实的热爱。
香港王家卫美学电影1990《阿飞正传》、2000《花样年华》。
台湾古典主义者侯孝贤1989《悲情城市》。
蔡明亮1994《爱情万岁》,表达一种人生如“寄”的世界观。
九十年代一连串的日本人的恐惧,对原子弹、对机械、对录像带、对女人的恐惧,造成了一代最具特色的恐怖片。
冢本晋也1989《铁男1》、1992《铁男2》。
中田秀夫1998《午夜凶铃》。
三池崇史1999《切肤之爱》。
丹麦提倡返璞归真导演拉斯•冯•提尔1996《破浪》、2003《狗镇》。
法国马修·卡索维茨1995《怒火青春》。
布鲁诺·杜蒙《人性》。
克莱尔·丹尼斯《军中禁恋》。
迈克尔·哈内克2000《巴黎浮世绘》、1997《趣味游戏》。
● 1990s数字化和后现代主义
电脑生成动画CGI技术的里程碑电影詹姆斯·卡梅隆1991《终结者2》,是第一批所有特效都由数码技术完成的电影之一。
CGI创造的第一批生物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1993《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
第一部全部由CGI完成的故事片1995《玩具总动员》。
美国四十年代类型片的延续,1993《辛德勒的名单》、1997《洛城机密》、1991《沉默的羔羊》。
马丁·斯科塞斯1990《好家伙》。
昆汀·塔伦蒂诺1994《低俗小说》、1992《落水狗》。
科恩兄弟1990《米勒的十字路口》、1994《影子大亨》、1998《杀死绿脚趾》、2000《逃狱三王》。
九十年代最大胆的后现代主义格斯·范·桑特1991《我自己的爱达荷》、2003《大象》、2002《杰瑞》。
马修·巴尼1996《悬丝》。
讽刺电影导演保罗·范霍文1987《机器战警》、1997《星河战队》。
新西兰简·坎皮恩1996《天使与我同桌》、2001《钢琴课》。
澳大利亚巴兹·鲁曼1996《罗密欧与朱丽叶》、2001《红磨坊》。
● 2000电影创新的回归和电影的未来
美国纪录片2004《华氏911》。
2004《碟影重重2》,晃动的镜头,营造一种纪录片风格,即刺激又新颖。
纪录片《齐达内:21世纪的肖像》。
2007《神枪手之死》。
土耳其努里·比格·锡兰2006《适合分手的季节》。
罗马尼亚2005《无医可靠》。
阿根廷2008《无头的女人》。
韩国黑色电影李沧东2002《绿洲》,奉俊昊2003《杀人回忆》,2003《老男孩》。
美国梦幻电影大卫·林奇2001《穆赫兰道》,2000《梦的安魂曲》。
现实与梦幻结合的电影:
瑞典罗伊·安德森2000《二楼传来的歌声》。
罗杰·艾福瑞《诱惑法则》。
詹姆斯·卡梅隆2009《阿凡达》。
泰国阿彼察邦《热带疾病》。
俄罗斯亚历山大·索科洛夫1997《母与子》、2002《俄罗斯方舟》。
如果电影的历史是创新、激情、打破常规的,那它的未来是什么?

电影史话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2011)

又名:电影的故事(台)

主演:维姆·文德斯 斯坦利·多南 罗伯特·汤 克莱尔·德尼 阿米达 

导演:马克·卡曾斯 编剧:马克·卡曾斯 Mark Cousins

电影史话的影评

水哥
水哥 •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