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5-1918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美国爱迪生(一个人看一个机器),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一群人看一个视频)
法国电影,北欧电影→电影人移到美国好莱坞(加州风景好,离有电影机器专利的持有人远)→明星制
嘉宝 褒曼
格里菲斯 《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同时 交叉 平行剪辑 剪接 近景 脸部高光等手法

2.1918-1958美国电影的辉煌与第一批叛逆者
艺术应该记录梦想。
好莱坞的崛起
大电影公司→摄影棚,电影生产流水线,电影拍摄机器、化妆、场景等等的发展
制片厂体制
娱乐和爱情 闹剧 《巴格达窃贼》
喜剧电影:基顿 卓别林(家境贫寒)→人性化的电影(卓别林有点马克思主义者的感觉。相信荣格。) 《城市之光》《大独裁者》 联艺公司 卓别林是左派
PS:希区柯克(英国中产阶级的孩子)
哈罗德劳埃德(模仿卓别林的喜剧演员)
非虚构影片 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北方指阿拉斯加) 纪录片 《黑房子》(麻风病院,伊朗人拍摄的) 施特罗海姆 现实主义 技术创新 《贪婪》
MGM《人群》结尾有七个←领导层的要求
苏联电影
主流电影的庸俗情绪化
丹麦导演在法国拍摄《圣女贞德的受难》 导演德莱叶(简化了镜头让我们看到的东西),片子太严肃,导致之后无片可拍

3.1918-1932世界上标新立异的伟大导演
娱乐片→现实主义
刘别谦:遮幅手法,暗示
法国:印象主义电影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画上阴影
弗里茨·郎《大都会》
法国 茂瑙《日出》
《1号作品》←抽象动画片
《一条安达鲁狗》布努埃尔(和达利)→自由联想,欲望和性 《黄金时代》
苏联 谢尔盖·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 杜甫仁科《兵工厂》
日本 人文主义影片 小津安二郎(一生未婚、未在工厂上班、未上大学。但是却拍出了很好的家庭片子) 《我出生了,但…》(废除天皇,塑造普通人。而黑泽明喜欢塑造英雄)《东京物语》→拍摄高度放到人物的屁股←视觉的平衡感。很多有格子的背景如门窗来分割画面→空间感觉。茶壶沸腾煮开→观影的停顿。
日本 导演体制(而非制作人说了算)
沟口健二《浪华悲歌》《近松物语》
中国 上海 电影公司 阮玲玉《女神》《新女性》
中国香港
1928有声电影

4.1930s美国类型片与欧洲电影的辉煌
大萧条 有声电影→同期声摄影棚
马莫利安 歌舞片
环球影业universal恐怖片
黑帮片(禁酒令时期的意大利或爱尔兰黑帮)《人民公敌》《疤面煞星》《美国往事》
西部片(意大利也有西部片)→违法者vs执法者
音乐片
日本《七武士》
喜剧
流行电影→霍华德霍克斯←(双性恋,小津也是)
动画片 剪纸 色彩 迪士尼→“动作捕捉”(先让人表演,再根据人的动作来画出卡通人物的动作←画面更真实)
法国 让·谷克多 让·维果 卡内-普列维电影:诗意现实主义电影《雾码头》《天堂的孩子们》
法国人常常告诉自己“我们是世界的一面镜子。我们是最重要的人”
法国 让·雷诺阿《游戏规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巴西《极限》
波兰 罗曼·波兰斯基
德国 莱妮·里芬斯塔尔(女导演)《意志的胜利》→纳粹宣传片
英国 希区柯克 恐怖片(去德国工作过)
《妮诺契卡》《绿野仙踪》《飘》→逃避主义是1939的主旋律

5.1939-1952战争的创伤与新电影语言
1939墨索里尼 新现实主义 大景深的场景 长焦镜头 深焦镜头 宽荧幕
奥森·威尔斯 《公民凯恩》
(基顿的电影花钱多)
声音重叠
电影语言的改变 意大利瓦砾电影
罗贝托·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柴伐蒂尼“减少情节,还原生活”保留原样 电影要钻透生活
《偷自行车的人》的编剧“电影情节发生就发生了,可以没有因果关系”
四十年代 民族电影运动
好莱坞 女星自杀(从Hollywood的招牌上跳下)→桉树和香橙花,防盗窗 黑色电影cinemanoir(基调黑暗)《双重赔偿》 质朴vs拜金主义Freudianhero《夜长梦多》
丽·布拉克特 女编剧
让·雷诺阿 《母狗》
PS:因为拍电影挣钱,所以越来越多的男导演涌来,挤占了女导演的份额。
麦卡锡时代 政府号召反共,所以要求电影业也反共。
多南 《丽人行》
英国 奥森威尔斯
英国 汉弗莱·詹宁斯 《倾听不列颠》 集体无意识→一个民族共有的“感觉的遗产”
卡罗尔·里德 《第三个人》“非戏剧性的时间”←拍摄的时长和现实真实经历的时长一样

6.1953-1957膨胀的故事——世界电影的发泄
1950s宽荧幕 彩色
埃及 电影→时代的镜子 情节剧 尤素福·夏因 自编自导自演《开罗车站》→第一部非洲电影
万隆会议→第三世界 不结盟

印度电影 古鲁·杜特 萨蒂亚吉特·雷伊
印度人民→崇拜影星(PS:印度人民有悠久的崇拜传统)
歌舞剧→宝莱坞
1930s社会片
40s末-50s初 后二战现实主义 《大路之歌》
《印度母亲》←好莱坞歌舞片+苏联宣传片,(印度的《飘》)

日本30s一个黄金期,50s,另一个。 黑泽明(忍耐的主人公) 长镜头 特写

巴西 一个故事线的人物走出镜头,后边的人进入主镜头→加入故事线的方法
墨西哥 《唐娜·芭芭拉》 路易斯·布努埃尔(《黄金时代》。来墨西哥旅游的时候拍了几部片子,嘲笑了这里对母性和痛苦的迷恋…)

美国 社会压力 心理分析 潜意识 欲望的分裂性
琼·克劳馥 身体语言和高度 俯拍 演员走位、镜头中的形体大小、衣服颜色→权力大小和善恶的性格特征
诗意地下电影
皮衣 恋物癖 摇滚乐
乔治·梅里埃(魔幻技术)→谷克多→安格→斯科赛斯→林奇
(演员应该进入到他们的内在恐惧和欲望中,然后抑制它们。)
表演方法论 《码头风云》
《无因的反叛》(反抗没有原因,完全是个人的、存在主义的反抗)
奥森威尔斯 《历劫佳人》 广角镜头
约翰·福特 《搜索者》
希区柯克 《迷魂记》 用人物的视角拍摄(镜头在开车的人之前。PS:还有把镜头放到火车上、汽车后座等的拍摄→展现的视觉内容更多元。)
霍华德霍克斯 《赤胆屠龙》

英国 大卫·里恩 《远大前程》《阿拉伯的劳伦斯》
林赛·安德森 《梦幻世界》

法国 女演员碧姬芭铎
7.1957-1964 新电影的冲击——西欧现代电影
50s末-60s初 柏林墙 核噩梦
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让女演员直视镜头,拉近,背景调暗。人们是如何相互羞辱的。美丽的脸上的痛苦、丑陋;生活中的孤独、死亡和绝望。)“感觉就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 [其电影世界是剧场]
法国 罗贝尔·布列松 “人类生活是一座监狱,我们必须从里面冲出来。” 《扒手》“是什么东西照亮了她的脸?” 弗洛伊德“用一个事物的反面去展示它”[监狱]
法国 雅克塔蒂 喜剧电影:于洛先生 现代化的冲突 [场景和时间的交错拼图]
意大利 费德里科·费里尼←能把无线电讯号变成混合了神话、性欲、记忆和狂喜的频率 《卡萨诺瓦》《八部半》 即兴创作(幻想、记忆和想象混合出来的对话)[马戏团]
法国 新浪潮电影 阿涅斯·瓦尔达 存在主义→把思想呈现在电影上,不确定性
知识型电影
瓦尔达 雷耐 都是左派;
特吕弗,清新和时代感 《四百下》
让-吕克·戈达尔 右翼无政府主义 “电影史就是男孩拍女孩,以及男人担心死亡和女人不担心” 《精疲力尽》 剪接 说的内容一直没变,重要的是如何表达这些语言?
60s 意大利 帕索里尼(左派+信神+诗人+同性恋) 《寄生虫》(宗教背景音乐) 《马太福音》
意大利西部片 莱昂内 《荒野大镖客》《西部往事》
维斯康蒂 《战国妖姬》
安东尼奥尼 《蚀》现代生活的空虚。画面边缘的人(非对称的构图,抽象美术)
西班牙(电影的嘲弄特色←弗朗哥的独裁)导演 阿莫多瓦等等
瑞典 斯耶曼
坐在咖啡馆的导演们,梦想着让电影更个性化,更有自我意识,更模糊不清,更令人激愤,更有讽刺性。
8.1965-1969 新浪潮席卷全球
50-60s 东欧 现代主义 波兰 瓦伊达《灰烬与钻石》 波兰斯基(人的关系)《吸血鬼猎手》
捷克斯洛伐克 动画片和木偶片 特恩卡(被打扰的生活)《手》
福尔曼 《消防员的舞会》
维拉·凯提洛娃(现代主义) 《雏菊》
匈牙利 米克洛斯·扬索 《红与白》
苏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镜子》谢尔盖·帕拉杰诺夫(后来被当局关进监狱,罪名是煽动自杀和同性恋,最后,此事被世界电影人反对故其得以在四年后被释放)《被遗忘的祖先的影子》
60s的现代主义电影/新浪潮 个性化 自我意识 漫画效果 精神探索
日本 狂怒 创伤和耻辱
大岛渚 《少年》《感官世界》(阿部定事件)
今村昌平 《日本昆虫记》《酒吧女招待的日本战后史》(纪录片)“人的下半截和社会的下半截”
印度 李维克·伽塔克 《可悲的谬论》《云遮星》(历史情感)(PS:当时表示现代化就是一列火车驶过。很多印象派的绘画作品也表现过火车。)
玛尼·考尔 《粗茶淡饭》(实验电影)
《奥义书》 自我:难以形容的、达不到的、不可知的、不能利用的防御。
巴西 巴西新电影《黑神白魔》
古巴 《我是古巴》
伊朗←第一个由女性导演开启电影行业的国家 费尔罗·菲洛克哈扎德 《黑房子》
东非的塞内加尔(曾经的一个法属殖民地)独立后,第一个总统是诗人→大力发展文化业 《黑女孩》
英国 《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 阶级问题
《忙碌一天的晚上》(早期的音乐电影,披头士主演)
美国 《选战》←关于JFK的纪录片 “墙上的苍蝇”:未被察觉的观察者
《影子》
希区柯克 《psycho》(谋杀的部分→几十秒的时间内镜头拍了很多个角度来展现)
《美国的66个画面》←Andy Warhol主演(汤罐头和玛丽莲梦露)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伊丽莎白泰勒 《冷酷媒体》→黑场(屏幕突然一黑来转换画面)
恐怖片 监狱片 飞车党《逍遥骑士》(摇滚乐 太阳镜 公路 长焦镜头)←丹尼斯·霍普(编剧、导演、演员)
斯坦利·库布里克 《2001:太空漫游》
“电影是一种思维方式,与空间、色彩、形状,还有最重要的,时间有关。”
超现实的色调(外太空的奇异的感觉)。声音的对位(声音被打碎到水中然后被搅和的感觉)。
主题:在电影风格与政治之间存在一种联系。
因为你在说话,所以我才看到。
9.1967-1979 新美国电影
三种类型 讽刺电影 异类电影 趋同电影
“要拯救社会实在太晚了,那我们就嘲讽社会吧”——反主流文化者
“心智健康也可以说是一种疯狂,反之亦然。”
弗兰克·塔什林 《艺术家和模特》(影片颜色、风格和笑料→社会虚假、疯狂且幼稚) 消费主义的粗俗和破坏性 颠倒的方法看世界
“要想有趣,你首先要想到悲伤。”——法国剧作家费多
麦克·尼克尔斯 《第22条军规》 台词:“I want you like us”《毕业生》→躺在床上说话,画面太单调,所以设计了开灯关灯的镜头来增加画面的运动性
米洛斯·福尔曼《飞越疯人院》
丹尼斯·霍普 《最后的电影》
《花村》
科波拉 《教父》→黑帮片。拍得像油画一样美 《窃听大阴谋》→迷失于其他人支离破碎的行为里而丧失了自己的生活。
马丁·斯科赛斯 小时候经常生病,不能融入玩耍,所以旁观了很多 《穷街陋巷》(圣徒vs黑帮) 《出租车司机》→剧本是存在主义的,剧本作者保罗·施拉德在写之前重看了萨特的《恶心》和加缪的《局外人》(沉溺于自我的世界无可自拔) 《愤怒的公牛》《意大利裔美国人》
保罗·施拉德 《美国舞男》《迷幻人生》
查尔斯·伯内特 《杀羊人》
伍迪·艾伦 《安妮·霍尔》《曼哈顿》(宽荧幕)
彼得·波格丹诺维奇 《最后一场电影》→画面变浅而淡出,同时底层画面凸显出来,然后一个移动的环拍
萨姆·佩金柏 《野战群》→将时间延长
泰伦斯·马力克(学哲学的。为人低调) 《穷山恶水》《天堂之日》→风吹麦浪,风是运动的。自然光(太阳霞光);大火场景里的火是唯一光源。镜头正面拍一下主人公再拍一下风景,给人一种主人公看风景的感觉。
鲍勃·弗斯 《歌厅》
罗曼·波兰斯基(人生大起大落) 《唐人街》→乱伦、权力和贪婪“光明尽头的隧道”
10.1969-1979 七十年代的激进导演们和各国的民族电影
70s 德国 注重身份认知和历史 婴儿潮一代和父辈存在巨大的代沟 法斯宾德 《深锁春光一院愁》-改拍→《恐惧吞噬灵魂》;《彗星美人》-改拍→《苦涩的泪》(背景是一幅裸露的古典主义的油画←尼古拉斯·普桑的油画,关于卑躬屈膝的主题:国王迈达斯请求酒神巴克斯帮他接触点金术的魔力)[女性和封闭的空间]
维姆·文德斯 [男性和开放的空间] 《爱丽丝漫游城市》→彷徨而麻木的摄影师
《陆上行舟》→运用风光
意大利电影 性别认知 帕索里尼(被谋杀而死)《天方夜谭》
贝托鲁奇 《蜘蛛的诡计》《同流者》
英国 身份认知 肯·拉塞尔 《恋爱中的女人》《演出》→子弹穿过大脑来到肠道打破博尔赫斯的梦境和迷宫并消失
澳大利亚 原始和开化 尼古拉斯·罗格 《小姐弟荒原历险记》→主人公一种失神的表情,然后切换之前的场景,观众就知道这个人是在回忆过去了。
彼得·威尔 《悬崖下的野餐》→女人和大自然
吉利安·阿姆斯特朗 《我的璀璨生涯》→男女关系
日本 把电影变成“锤子”
土本典昭 一部关于水俣(音羽)病的纪录片
原一男 《前进,神君》让人无法接受的真相往往被重重谎言所遮盖,纪录片就是对现实的某一层的切片。
塞内加尔 第三电影 电影应该用来向贫困和压迫作斗争→后殖民时代身份认知
布基纳法索
阿尔及利亚 阿夏·叶如巴尔 《雪诺瓦山妇女之歌》PS:视频在44:13处,字幕写的是女权主义,旁边念的是女人主义,我:?!
达喀尔 塞姆班《哈拉》
马贝提 《土狼》 思考拍摄风格或者直接拍实况
非洲的象征主义和叙事方式
萨菲·法耶(非洲的第一位女导演) 《来自乡村的信》激进主义
中东 身份认知和民族解放
伊尔马兹·古尼(库尔德人) 《希望》《自由之路》(守旧、高傲、无力的主人公)
萨尔瓦多·阿连德成为智利的民选总统,后军队兵变,军政府独裁(CIA支持了此政变)《智利之路》(纪实影片,实景实战拍摄)
《圣山》→该导演学过禅宗佛教(忘却自我)和荣格
自我的象征主义符号
11.70s之后 七十年代和其后流行电影的创新
香港 低成本小制作
邵逸夫 邵氏兄弟公司
李翰祥
胡金铨《侠女》功夫片/动作片 (侠客:呼吸和冥想,忠诚和戒规)
《龙争虎斗》李小龙饰演
吴宇森《英雄本色》枪战戏→多个摄影机拍摄镜头,有快有慢,然后剪辑
江湖英雄片
袁和平《黑客帝国》的武术指导
徐克 《新龙门客栈》
宝莱坞 60s《莫卧儿大帝》
古尔扎(导演,诗人) 《季节》
演员 泰戈尔 巴强
《复仇的火焰》(在印度一家影院连续上映了七年)
印度电影的结局是美好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阿拉伯电影 《使者》搭场景,准备服装道具之类。→拍了英语版和阿拉伯语版,因为导演觉得西方和阿拉伯的表演方式不一样。
夏因 《麻雀》
美国 轰动巨片blockbuster
弗莱德金 《驱魔人》 恐怖电影
斯皮尔伯格 浪漫影片导演 《大白鲨》《第三类接触》→广角镜头,镜头推进 《侏罗纪公园》(先拍他们惊讶的表情,再拍摄其移动靠近,最后再展现他们恐惧的东西)
乔治·卢卡斯 《星球大战》
观众变得开始迷恋电影的感受,而不是思考。
12.1980s 全球电影创作与反抗
里根-撒切尔
中国 1982 影像 声音 色彩 爱国主义、英雄题材→个体心理
陈凯歌《黄土地》
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十面埋伏》→画面
苏联《自己去看》→在沼泽挣扎的人的镜头,配乐是华尔兹
波兰《杀人的短片》→谋杀:袜子、口水、假牙。该片改变了法律
非洲 《上帝的礼物》→拍一个沉思镜头,然后闪回
《光之翼》→神话和现实的交叉镜头
美国 MTV 《录像杀死广播明星》《闪电舞》
《壮志凌云》→单纯、冷战思维、男性幻想。宣传片。
大卫·林奇《蓝丝绒》《象人》
斯派克·李 《为所应为》镜头是歪的→失衡(用非水平摄影表示不平衡的世界)
约翰·赛尔斯+兰奇 《老友归来记》
法国哲学开始关注流行文化+后现代主义 对严肃性的反抗
吕克·贝松《地铁》
《新桥恋人》光鲜挥霍的流浪汉 ←影响-《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西班牙 阿莫多瓦(滑稽、怪诞)《激情迷宫》
维克多·艾里斯《日光之梦》→真相的回归
英国 《我美丽的洗衣店》
《格里高利的女友》
《远方的声音犹在耳边》→缓慢叠画。对称的构图。镜头缓慢推进。
《动物园》
《英伦末路》→反抗电影
柯南伯格 《录影带谋杀案》《撞车》→我们比我们装出来的样子要肮脏和下流得多。
加拿大《邻居》《蒙特利尔的耶稣》
PS:这集的上半段被删节了五分钟左右。
PS:当现实失去了真实性,《黑客帝国》两个的药丸:留在真实还是虚幻,Zizek:我要第三个选择。
13.1990-1998数字时代来临前胶片电影的最后时光
伊朗[崇拜现实]《苹果》→用电影重现现实
《无知时刻》→自传式影片
阿巴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童年和友谊 《生命在继续》(拍摄时,其中的真实人物演员爱上了女演员)→对生活的热爱 《橄榄树下的情人》(上一部中,心猿意马的真实人物爱上女演员之后的故事。迷恋→我在悄悄地看你,而你却在翻书)

香港 王家卫《阿飞正传》→时间、色彩、构图《花样年华》
台湾 侯孝贤《悲情城市》蔡明亮《爱情万岁》(结尾,一个女子走到公园长凳,大哭)→人生如“寄”

日本[害怕现实]日式恐怖片 冢本晋也 《铁男》 中田秀夫《午夜凶铃》 三池崇史《切肤之爱》

瑞典 回归真实 冯·特里尔(dogma95)《破浪》《狗镇》 电影要返璞归真
法国 《怒火青春》 《人性》
比利时 《罗塞塔》
法国 女导演 克莱尔·丹尼斯 《军中禁恋》
波兰《乌鸦》
俄国《星期三》
《1秒24格的真实》
《未知密码》《趣味游戏》→演员对着镜头说话

14.1990s数字电影之处——现实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失去了真实性
(赛璐璐胶片上的卤化银颗粒vs电脑)
雷德利·斯科特 《角斗士》
詹姆斯·卡梅隆 《终结者2》CGI
70s的电影是观众能看到什么;90s 的电影是观众想看到什么。
《玩具总动员》
《布莱尔女巫》
《十面埋伏》
美国90s电影对老电影的改编。
《低俗小说》着重强调日常对话的超现实主义:“塔伦蒂诺风格”→同时比生活更真实或更不真实 《落水狗》《不法之徒bandeapart》
一部电影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风格←后现代主义:仅用一种图像捕捉不到真实,现实是多种多样且支离破碎的。
科恩兄弟《米勒的十字路口》→开头是一顶帽子掉落在树林中,被风吹走 《影子大亨》→笨头笨脑、不性感、想法怪异的主人公
范·桑特 《不羁的天空》(金色的光,没有尽头的路)《大象》:校园枪杀案 《最后的日子》
匈牙利《撒旦探戈》→漫长的走路画面

马修·巴尼 《悬丝》
讽刺电影 范霍文《星河战队》 艾德是编剧 里根时代的经济和日本的崛起

新西兰 简·坎皮恩 《天使与我同桌》激发潜意识 《钢琴课》“你现在听到的不是我说话的声音,而是我脑中的声音。”

巴兹·鲁曼 《罗密欧与朱丽叶》(青春活力版):中世纪城市的教堂中心转为现代的加油站中心。男女主人公初次见面是在中式饭店的鱼缸,通过鱼缸来相互看到观察对方 《红磨坊》
比生活更美好更伟大

15.2000年以来 电影的回归和未来
创新电影
慢电影
现实与梦想的冲突
纪录片电影 《华氏911》 《是和有》 《齐达内:》《神枪手之死》
土耳其《适合分手的季节》
罗马尼亚《无医可靠》
阿根廷《无头女人》
韩国 新韩国电影60s为其黄金时期
2003年 李沧东《绿洲》 奉俊昊《杀人的回忆》 朴赞郁《老男孩》
大卫林奇《穆赫兰道》←《绿野仙踪》+黑色电影
《梦的安魂曲》

瑞典 人会自我羞辱和羞辱别人 罗伊·安德森《二楼传来的歌声》→贫穷和富裕都会导致忧愁。要钱还是要知道如何快乐?人们失去了自我,他们迷失了lost。
加拿大 詹姆斯卡梅隆《阿凡达》→微型摄影机拍摄脸部表情

泰国 《热带疾病》
俄罗斯 索库洛夫《母与子》→屋外的树泛着珍珠般的白光,屋内是完全的寂静。 《俄罗斯方舟》→彩排了六个月。一镜到底。

尾声:2046年
创新、激情、打破常规
如同《盗梦空间》《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PS:画面分屏。自然光 长镜头。灵魂离开肉体。“野人”想出来的“大猩猩”(电影中的创意点子)。画面、音乐、色彩可以传达情感。

电影史话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2011)

又名:电影的故事(台)

主演:维姆·文德斯 斯坦利·多南 罗伯特·汤 克莱尔·德尼 阿米达 

导演:马克·卡曾斯 编剧:马克·卡曾斯 Mark Cousins

电影史话的影评

水哥
水哥 •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