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电影 1969—1979:70年代的激进导演们和各国的民族电影
新德国电影:
背景:七十年代的德国,柏林墙竖起,很多问题值得去探索和思考。此时的德国电影注重身份认知和历史。法斯宾德论述德国电影要制作言之有物的电影,原自亲身生活经历的电影。
特征:新德国电影的导演,在地理、历史、阶级、性别和心灵上,有着极丰富的多样性,这使得他们创新性的电影相互间极为不同。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所有这些电影都问到同一个问题:如果我不想成为父母那样的人,那么我会是什么呢?
1、法斯宾德说:受美国电影影响,将电影拍得像美国影片那样漂亮,但内容不像它们,如同《深锁春光一院愁》,他将之排成《恐惧吞噬灵魂》1974,既不浮华也不唯美,讲述人类身份认知的黑暗面,如同他的另一部电影《苦涩的泪》1972,演员没有表情的表演,是另一部美国电影的改写《彗星美人》。——法斯宾德的电影常常涉及女性和局限的空间。
2、维姆-文德斯:电影常常涉及男性和开放的空间。《爱丽丝漫游城市》1974,表现人物的彷徨和麻木,使用美国的著名地标帝国大厦,变现其彷徨,和美国电影《金玉盟》里奥-麦凯瑞 1957)的帝国大厦场景对比。——文德斯通过与美国的关系,定义当代德国的特性。
3、玛格雷特-冯-特洛塔:《瘟神》法斯宾德 1970中的女主角,导演了《克里斯塔-克拉格雷的第二次觉醒》1978,电影中拍摄的抢劫是最不紧张、最不强势的,着重描写人物之间的关系。她的电影是印象主义的,描绘妇女在动乱时代的关系。
4、维纳-赫尔佐格:德国电影界的狂人、探险者。《陆上行舟》1982。浪漫蒂克式的,痴迷于原始生活,继约翰-福特之后最重要的擅长运用风光的电影人。
意大利电影:
背景:七十年代意大利完成工业化,但无法摆脱自己法西斯主义的过去,七十年代电影不是对历史的认知,而是对于男女的认知。
1、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激进分子,大胆。过于商业化的意大利电影,人没有过去,“生命三部曲”都设定在过去,《天方夜谭》1974。
2、贝尔纳多-贝托鲁奇:帕索里尼的助手。《蜘蛛的诡计》1970,有别于其他身份认知题材电影,是其视觉美感,加上其移动摄影技术,(摄影师:维托里奥-斯托拉罗,中意于雷尼-玛格丽特超现实主义里那种黄昏时刻萦绕人心的光线,并用摄影机捕捉它,贝托鲁奇更加美化了它。被科波拉叫去作为《现代启示录》的摄影,被《出租车司机》借鉴的枪杀后的视觉美。) 《同流者》1970,将视觉美感重新带回意大利电影中。戈达尔认为它的美感是对激进主义的一种背叛。
英国电影:
七十年代的英国电影是关于身份认知的,性别认知也是主要题材,但是关于认知的概念是支离破碎的。
1、肯-拉塞尔:空军服役、芭蕾舞演员、导演,成为英国的费里尼。《恋爱中的女人》1969,将性爱场景用长焦镜头拍的慢动作户外舞蹈,摄影机侧放,动作变成直立。
2、《演出》唐纳德-卡梅尔、尼古拉斯-罗格 1970,男主角极度自恋,照镜子检查自己。(《穷街陋巷》马丁-斯科塞斯 1973,又是一个自恋的人在照镜子打扮自己,两者得神似。)电影中两个人物的脸庞交融到一起,两者得身份特征相互融合,借鉴英格玛-伯格曼的《假面》1966中一个极其相似的场景。结尾——最富幻想的一枪。
澳大利亚电影:
1、尼古拉斯-罗格:《小姐弟荒原历险记》1971,罗格的电影描绘了在澳大利亚随处可见的自然与城市、大海与泳池、原始与开化之间的反差。(原始与开化已经变成澳大利亚电影的“主食”,主题为“你是什么样的人”)
2、彼得-威尔:《悬崖下的野餐》1975,用放慢的镜头拍摄女孩们,营造一种神秘感,结尾的处理用逐格放映的方式,无同期声,女孩如同幽灵。澳大利亚的白人身份在酷热里蒸发了。
3、吉莉安-阿姆斯特朗:《我的摧残生涯》1979,关于男女关系,电影的女性视角暗示出九十年代简-坎皮恩和巴兹-鲁曼电影中的性别变化。(山姆-尼尔主演了诸多女性电影,如此片和《钢琴课》)
日本电影:
背景:七十年代日本最激进的电影人,将电影用作“锤子”而不是镜子,想用开拓性的纪录片来重塑日本的民族认知。
1、《水俣病患者及其世界》土本典昭1971,拍摄了十七年,16毫米摄影机使之能深入事件、同期录音、手持拍摄来拍摄混乱的场面。日本在传统上并不强调对个体的认知,因此这些镜头让人震惊。
2、《前进,神军》原一男1987,探寻失踪老兵真想不果,用演员来扮演老兵的亲戚寻找真相,拍摄现场暴怒打架。
塞内加尔:
南美人费尔南多-索拉纳斯和奥克塔维奥-吉塔诺撰写的《迈向第三电影:关于第三世界解放电影发展的评论和经验》像一个宣言,对电影最为商品进行了愤怒的批判,他们宣称这一集大成的媒介应该用来向贫困和压迫进行斗争。
《迈向第三电影》认为电影有三种:1、第一电影,大部分由好莱坞制作,是商业和娱乐,是一种装饰品。 2、第二电影,是现代主义的艺术电影,由个性化的导演制作,像安东尼奥尼、戈达尔、伯格曼和费里尼。 3、第三电影,是政治性的,是关于后殖民时代身份认知的,是1969年后在非西方世界拍摄的。成为诸多第三世界国家(非洲、南美洲、中东)七十年代电影的推进剂,如今天的布基纳法索,人们去参加电影节开幕式。
非洲:
1、埃及《黑女孩》乌斯曼-塞姆班1969,非洲黑人电影在六十年代的大胆开端。
2、阿尔及利亚《雪诺瓦山妇女之歌》阿夏-叶如巴尔1979,没有同期声,只有阿拉伯音乐,女权主义的眼光来观察阿尔及利亚。
3、达喀尔:《哈拉》乌斯曼-塞姆班1975,影片是关于从殖民地向后殖民地身份转变的身份认知,
4、《与吉布列-迪奥普-马贝提对话》贝蒂-艾莉森-普朗克1997,采访者如同磕了药一般迷幻梦迷,马贝提的观点是支离破碎的,马贝提的电影开创了非洲的现代主义。
5、《巴都男孩》吉布列-迪奥普-马贝提1970,马贝提说:你要么琢磨采取什么风格,要么直接拍实况。
6、《土狼》吉布列-迪奥普-马贝提1992,改编自迪伦-马特的《贵妇还乡》,导演对消费主义的极为憎恨。
7、《来自乡村的信》萨菲-法耶 1974,影片展现早晨的村庄,展现日常生活的场景,画外音用柔和的语调,将电影变成一个展示。
8、《收货3000年》海尔-格里玛1976,电影前后跨越三千年,低对比度的黑白摄影、超长焦镜头。
中东电影:
涉及身份认知和民族解放的主题。
1、《希望》塞里夫-戈伦 伊尔马兹-古尼1970,古尼的表演一个不如意的男人。
2、《自由之路》伊尔马兹-古尼1982,获得假释的男主角和狗一起奔跑,长焦镜头、宽广的大地、风吹草低,他的典型人物是守旧、高傲、无力,他们希望破灭,在生活里碰得头破血流。
南美电影:
1、《智利之战》帕特里西奥-古兹曼1978,这是一个关于身份认知与背叛的故事,电影会让你搞到深处事件的中心。用纪实的手法拍摄政治运动。
2、《圣山》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1973,关于身份认知与幻觉。佐杜洛夫斯基在巴黎学习哑剧表演,他信仰禅宗佛教,一种让人们忘却自我的思想,同时,他还研究心理学家卡尔-荣格。镜头的意义:当某人陷入自己心灵迷宫时,会发现人类共同的心理,在心灵上投射出的奇异影像。

电影史话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2011)

又名:电影的故事(台)

主演:维姆·文德斯 斯坦利·多南 罗伯特·汤 克莱尔·德尼 阿米达 

导演:马克·卡曾斯 编剧:马克·卡曾斯 Mark Cousins

电影史话的影评

水哥
水哥 •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