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看,笑不出来。

从一开始就觉得波拉特这个人很可怜,可能是因为到了一个新环境却完全无法融入的被排斥感,可能是因为文化不同习惯不同而被嘲笑的无助感,也可能是因为在异国他乡被朋友抛弃被所谓“爱人”“背叛”的沮丧感,一切都是新的、好的,但一切都是陌生的、不适应的。

他就像大多数做着美国梦的“乡巴佬”一样,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地方乍入灯红酒绿的先进国家,在这里人们嘲笑他的无知、偏见、异想天开,而美国也一如既往地展现出“大国风范”,从耐心教导波拉特“幽默”的老师、教他驾驶的师傅、收留他过夜的犹太人夫妇、教他礼仪的ladies、以及萍水相逢却与他称兄道弟的大学生们,他遇到的所有人都亲切和蔼,温柔包容,忍受他的无礼、粗鲁和千百种令人费解的习惯,他们所有人构成了一个看起来无比和谐的美国——来吧,我们尊重你的文化、理解你的行为、永远让你如沐春风。

可是这一切或许对波拉特来说是一段难忘而美好的经历,但也仅限于日后回忆中极小的片段而已。这里是美国,无数人梦寐以求挤得头破血流也要来看一看的美国,这里科技先进经济发达遍地黄金,这里的人们彬彬有礼和蔼可亲待客有道。

但这里不是家。

当波拉特遇到那个妓女,和她度过来到美国之后唯一开怀大笑的夜晚,并在送她回到家之后却说“我不能进去,因为我有一个爱着的人,这样对她不好”,之后礼貌地吻别时,我才开始觉得有一丝温馨的味道。

最后的结局并不意外,波拉特被心目中的“女神”拒绝之后娶了这位妓女,并带着她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起生活。

我想,这就是人们所谓的“羁绊”吧,它产生的契机可能是一瞬间的心灵相通、一个留恋不舍的眼神、或者仅仅是离别时额头上的浅浅一吻。也只有在那一刻,这个滑稽可笑的外来客才真正的将“美国”这个冷冰冰的名词深深纳入心中,并赋予它炙热的温度。


波拉特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2006)

又名:波拉特: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哈萨克斯坦而学习美国文化 / 波叔出城:哈萨克乡下佬去美国搵着数 / 芭乐特:哈萨克青年必修(理)美国文化 / 鲍莱特 / 宝拉西游记 / Borat!

上映日期:2006-11-03(美国)片长:84分钟

主演:萨莎·拜伦·科恩 肯·戴维蒂安 路奈尔·坎贝尔 帕米拉·安德 

导演:拉里·查尔斯 编剧:萨莎·拜伦·科恩 Sacha Baron Cohen/Anthony Hines/彼得·贝恩汉姆 Peter Baynham/丹·马泽 Dan Mazer/托德·菲利普斯 Todd Phillips

波拉特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