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我而言,第一感覺,電影《春琴抄》彌漫著一種凝重、柔美與冷冽的意境。優美靜謐的琴瑟之音,女人低垂的眼眸、華美的和服、雪花和溪水,舞不體現著日本古典美的精緻與細膩,讓人感覺它的節奏很慢很慢,如同凝滯的琴聲和女子的腳步。而電影的藝術手法體現了典型的日本美學的一種冷艷、空靈、潔淨與細膩。

過去看《源氏物語》、川端康成的《雪國》、《古都》等著作,也體會到這種美。但是與許多日本的小說慣用的表達,以美好的軀殼,包裹著人性的隱秘罪惡,達到衝擊和矛盾的美,這種極致美的表層下面,往往隱含了一種極致的醜。

如同川端的小說,唯美、輕盈,但是卻有另一種隱秘的情感,我認為有一種淒美的死氣,在許多文學和電影中,我都感受到這種死氣,也許是日本藝術的“物哀”和“佗寂”的精神,美好的事物必然走向死亡和消卻,這種走向終了前表現出極度的美麗和哀情是日本藝術慣於表達的,如同川端《雪國》裏的美麗的歌舞伎,《一隻胳膊》裏在沉睡中死去的美麗少女,都是寂靜地,美麗的,默默地走向美麗應有的死亡,正是這種哀傷之美使得這種美格外地令人憐惜和嘆息,感嘆生命與自然的無常,變幻,命運的多羈,世事的冷漠。

小姐春琴一出場變讓我內心顫動,她是一個很美的人,就算看不見她的眼神,但是她低垂的眼眸、粉白的臉孔、彈琴的手、溫柔和服中伸出的優雅的脖頸都是美的,複合日本女性審美,我可以理解盲人成為出色琴師的原因,歷史上有許多出色的藝術節都是殘缺的,而盲人音樂家尤為凸顯,因為盲人不能視物,則對周圍的一切十分敏感,用耳朵聽,用手觸摸,對聲音與觸感比平常人要多許多的理解。 在某種方面上看,純淨無雜質的音樂,需要只用到耳朵,保持欣賞的潔淨,沒有視覺,沒有語言,只留下自己唯一與世界的感覺系統——聽覺。

春琴看似技藝精湛,青春貌美,孤傲冷艷,但是心理卻是矛盾、扭曲和怪異的,她雙目失明,使得她性格十分敏感、多疑和孤僻,她難以相信別人,只相信自己。她一方面是高傲的,因為自己的地位、樣貌和琴藝,但一方面又是害怕的、自卑的,因為她是殘缺的,她渴望情感,但是又不願意去承認它,她難以擺脫世俗的外衣,在矛盾中前行。她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但是自己本身卻並不是完美的,她只能在這種矛盾中,不斷去用別的行為去達到自己的完美,春琴的完美主義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在教佐助琴,彈得不好就彈一個晚上,她甚至因為佐助彈錯了而發怒弄傷他;再比如對音樂的完美追求,再比如她對名利的淡然,和對自身的一種偏執的完美追求。我讀《春琴抄》原文發現,春琴對佐助的感情是不願意對人承認的,她甚至極度掩飾,就連父母同意兩人的婚姻,她還是因為覺得不恥而拒絕了,即使是懷孕以後,也是堅決不承認孩子的父親就是佐助這一事實,但是她還是有慾望和感情的,她依賴佐助,想把佐助變成屬於她的東西,有一種征服感,這種征服感體現在她對他人的虐待行為中,而我相信她還是有情的,她認同佐助的音樂天賦,在藝術上心靈的融合,她說她的演奏只屬於他一個人,也表現出這種純潔的高傲的知音感,也在無助的時候對佐助體現出脆弱的感覺。而她的虐待癖好,在原文和電影中都可以發現,春琴對學生的教學是主張體罰的,她對服侍她的佐助也是百般虐待,我認為這是源於她的缺陷導致的性格上的暴躁和暴力,她難以相信人,並通過虐待的方式證明自己的位置和價值,一種變相的追求自我的滿足和慾望。再者是潔癖,我認為潔癖和完美實質上是有重合的部分,春琴毀容後,不願意讓佐助看見自己醜陋的面容,也是因為精神上的潔癖,而佐助為了維持這種潔淨,也付出了失明的代價。

說到佐助,也是電影中的一個重要角色,他的心理很奇妙,我認為他對春琴的愛情始於一種女神式的崇拜感,他認為春琴是極美的,極為優秀的,我否認他對春琴抱有憐憫的感情,反而覺得他是在一個很低的位置去對待春琴的,甚至覺得產生憐憫是對春琴的侮辱,原文中提到,佐助沒有見過失明前春琴美麗的眼眸,而是第一眼就見到閉著眼的春琴,認為春琴的 的臉配上閉著的眸子是如此美麗,比屋裏其他小姐睜開的雙眼要美麗得多。說明他覺得春琴的美是理所當然的,再加上他對藝術與生俱來的崇拜和嚮往,春琴的天賦異稟也使這種崇拜更上一層,另一方面出於僕人的本職,佐助對春琴當然是極好的,事事順從的,甚至包容她的脾氣,覺得不應該責怪她的缺點,關於佐助是否有受虐傾向,我覺得並不是,只是他對主人的責任,對自己卑微身份的認識,對小姐神的崇拜感和後來漸漸產生的愛情使得他甘願去隱忍和接受。而最後甚至為了春琴刺瞎自己的雙眼,為了讓春琴安心和永遠記住她美好的容貌,實際上佐助也是一個理想主義的人,原文中寫到他看見春琴潰爛的面容時,覺得那已經不是她,似人非人,為了保持記憶的純潔和春琴在心中的美好的樣子,他寧願讓自己從此失明,選擇這樣一條極端的痛苦的路途,我認為日本人有一種極端的理念,極致的美和醜,暴力美學和死亡美學的追求,就連痛苦也是極致的、驚心的和藝術的。小說寫佐助用針刺向自己眼睛的過程,是一個心靈上的折磨與徘徊,恐懼、信念、理想或是執著,這一過程是整個電影的高潮,也許很多人會說,他是多麼傻的人,只為了留住那種美,留在春琴的身邊而失去眼睛,但是我覺得佐助有他的追求和信仰,他覺得對春琴的愛是一種信仰,而春琴的美也是不可褻瀆的,不可毀滅的,一旦毀滅了,他的信仰就沒有了,所以他要去留住這份信仰,我覺得這種感情不是單純的愛或服從,而是一種更複雜的感情。

《春琴抄》被定義為悲情小說,因為到最後美人失去了美貌,而情人也失去了眼睛,可想而知他們艱辛的生活和未來,但是從另一層面想,卻也是好的,起碼他們終於在一起,打破世俗和等級的隔閡,圓滿了兩個人的愛情,春琴也被佐助感動而接受了與他共度一生的願望,在佐助心裏她還是那個美好的她,在春琴心裏佐助是永遠屬於她的佐助,兩人伴著琴瑟一生相依為命,也是一種幸福,這也複合了我心中所想,淒美但圓滿,有遺憾但是卻是美的結局。

春琴抄(1976)

又名:A Portrait of Shunkin

上映日期:1976-12-25(日本)片长:97分钟

主演:山口百惠 三浦友和 绘泽萠子 风见章子 小松方正 桑山正一  

导演:西河克己 编剧:谷崎润一郎 Junichirô Tanizaki/西河克己 Katsumi Nishikawa/衣笠贞之助 Teinosuke Kinugasa

春琴抄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