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09-13

安德烈·卢布廖夫:了然于心

三个半小时冗长灰暗的电影,能坚持看完简直就是奇迹。之后一直在想,为什么安塔要把电影拍成这样?
安塔的电影不是为了讲故事,不是为了给人享受,而是有他自己的使命。就像他自己说的:艺术家应当承担近似上帝的使命,艺术创造不是自我表达或自我实现,而是以自我牺牲创生另一种现实、一种精神性存在。 同样,他把电影当作“二十世纪的教堂”。这样的理解看,他的电影确实无愧于电影史上的三位一体之一!
其实他还是完整的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叫安德烈·卢布廖夫的画家在完成最著名的壁画之前的心路历程。通过这段他(卢布廖夫)的经历,表达了导演自己对于艺术的本质、作用的看法,艺术家精神世界的探索。
特别的地方在于,导演没用让电影屈从于叙事……而是将画面、声音、影像作为一种“砖”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宫殿。当成千上万的砖以不同次序堆在一起,而我们又远远的退到山坡上眺望时才惊奇的发现:喔!……那是一座宫殿!而叙事——《安德烈·卢布廖夫》的故事,只是这座宫殿的名字。
安塔的流动镜头,诗意电影语言不用多讲了。那些技巧如果不是为了表达深邃的精神内容,看起来就会像东施效颦。需要有一种流畅的整体感,一种对建筑了然于心的细腻,才能驾驭那样的镜头语言。就像一匹马,一棵树,一汪水,一堆灰烬……自然而然的带给人触动,却不知道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PS:想起了“布莱希特”的表演理论:间离效果。需要演员不能把观众完全带进戏剧中,在观看戏剧的同时产生自己的思考。同样的还有“梅耶荷德”,也是不仅仅满足于戏剧讲述的是故事……

安德烈·卢布廖夫Андрей Рублёв(1966)

又名:安德鲁卢布列夫(台) / 安德烈·鲁勃廖夫 / 安德烈·卢布耶夫 / 昂德烈柳布烈夫 / Andrey Rublyov / Andrei Rublev

上映日期:1966-12(苏联部分放映) / 1969-05(戛纳电影节) / 1971-12-24(苏联)片长:145分钟

主演:安纳托利·索洛尼岑 伊万·拉皮科夫 尼古拉·格林科 尼古拉·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编剧: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Andrey Konchalovskiy/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安德烈·卢布廖夫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