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整三个半小时,昨天加今天早晨一个小时才看完。跟着看dvd附的commentary。还得三个半小时。还有塔科夫斯基的访谈等等。总之这张碟今天到期,看来下次还得借来再看。虽说没有想写整个的感受,零星的一些感想还是要记下来。

片子是黑白的,直到结尾部分展示安德烈的杰作才变为彩色。黑白也不是黑是黑,白是白的轻快明朗的黑白片,而是像素描一般的灰色;大概跟安德烈的思想斗争相吻合,什么是罪什么是好,似乎都很模糊。

刚刚开始看commentary,commentary就是某电影专业人士在电影播放的同时,用画外音评论解释电影拍摄技巧。图书馆借来的片子里有很多都有这样的commentary.

开篇讨论了塔科夫斯基动态镜头的处理,奇怪的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评论并未触及。那就自己写下来吧。

1。安德烈与另两个同伴遇雷雨,往某农庄的木屋里避雨。里面充满了避雨的农民。镜头从木屋里开始,某个农民(木匠)正在边唱边跳娱乐众人,从木屋的狭小的窗户里,观众看到安德烈等三个僧侣正奔向木屋。这个窗口很重要,因为后来也是通过这个窗口观众看见谁在雨中揭发那位唱歌的农人。

当农人坐下休息吃东西的时候,镜头从安德烈开始,扫过整个木屋,带观众看木屋农民的情态。影片色调灰白,衣衫褴褛的农民,或坐或站,或聊天,从画面上看上去如同群雕一般,而其实动态的群雕。镜头转回到安德烈的时候,再次出现窗口,透过窗口,安德烈的同伴之一,正在远处雨中向“警察”揭发出言大胆的农民。也就是说在镜头扫过木屋的时候,kirill出去了。而这个悬念要到三个小时以后观众才能知道,到底是谁告密。可是如果这个时候细心观看,不用等到三个小时,你就会明白。导演手法多么缜密,又的确太考验观众的眼力。

跟着警察进入木屋的时候,有一个相似的镜头。从警察的眼睛“看”木屋里的人群,人们也看着他们。画面仍是静的,又是动的;一个孩子从“眼睛”前走过,一只鸡慢慢咕咕地走到屋中间,一名妇人从镜头前走过,一只鸡从梁上(镜头方向)飞下来。还是那动态的群雕,透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紧张。

当安德烈们离开木屋时,又开始下雨了。雨幕连绵,近景是三个僧侣一个接一个走过,中景是几棵树(三棵把),而远远的雨幕中,河岸那边,四名警察骑马走过,而其中一匹马上面没有骑手,而是驮着那名被打昏逮捕的农民。直到所有的人走过,镜头里剩下树干,河面,与无边的雨幕。镜头始终一动不动,可是一个镜头就交待了所有故事。

这一章节,名 The Jester。

2。最后一段。
铸钟的少年,成功了。他瘫在地上。

安德烈过来搂着他,他在安德烈怀里放声大哭,说他父亲根本就没有告诉过他什么所谓铸钟的家传秘诀。

安德烈拍着他,让他尽情哭泣。安德烈说:What a feast day for the people. You’ve brought such a joy to them. And you’re crying.

安德烈明白他作画是为了人们,给人们带来欢乐。

这时候类似的镜头再次被运用。当安德烈说,we’ll go to Trinity Monastery together 的时候,镜头转到远处穿白色袍子的妇女(鞑靼的一名妻子,就是被鞑靼带走的那个女孩儿)一名孩子,牵着马走过旷野,朝安德烈看,在远处马驰过,几个行人走动。暗示着“再见”。

片子结束的干净利落,尽头从燃烧过的木头残骸直接切到彩色画面:安德烈的壁画杰作。

安德烈·卢布廖夫Андрей Рублёв(1966)

又名:安德鲁卢布列夫(台) / 安德烈·鲁勃廖夫 / 安德烈·卢布耶夫 / 昂德烈柳布烈夫 / Andrey Rublyov / Andrei Rublev

上映日期:1966-12(苏联部分放映) / 1969-05(戛纳电影节) / 1971-12-24(苏联)片长:145分钟

主演:安纳托利·索洛尼岑 伊万·拉皮科夫 尼古拉·格林科 尼古拉·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编剧: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Andrey Konchalovskiy/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安德烈·卢布廖夫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