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彭小瑜教授布置
-- 赫本主演的《修女的故事》
3月3日晚上的《基督教文明史》,放映一下奥黛丽·赫本主演的《修女的故事》。我希望大家能够写出比较好的心得感受(无须长),作为平时成绩。本周末我会在课程讨论区贴上与影片有关的详细思考问题大纲。其实该影片很形象地反映了有关修女制度的教会法规定在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这么说,也许有点破坏兴致。注意:主人公最后退出修会的理由是:纳粹入侵比利时,她的父亲被杀,她渴望直接加入抵抗运动。隐修和服务社会的张力在这一情节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彭小瑜教授的主题分析:

-- 《修女的故事》解读
由于3月3日《基督教文明史》放映的电影本身没有字幕,我根据自己的印象记录了主要的情节,供各位参考。

《修女的故事》(The Nun’s Story)介绍

导演:弗雷德·津纳曼 (Fred Zinneman)
主演:奥黛丽·赫本
制片:华纳兄弟,1959年
改编自同名小说(by Kathryn C. Hulme)

主要人物:
Gabrielle van der Mal, later Sister Luke (Audrey Hepburn), 卢克修女
Reverend Mother Emmanuel (Edith Evans), 所在修会会长
Dr. Fortunai (Peter Finch), 在比利时刚果遇见的医生

北大历史系师生影片交流:

学生一: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画面正是卢克修女离开非洲时那一车鲜花。
这里也是最让我思考和感到惭愧的地方。
首先假设一下站在那里的不是修女而是我(比如我是一个青年志愿者,一个热血、人道但并不怀有宗教感情的人),当我用行动和真心赢得了人们的爱戴时,我会非常感动、激动,打心眼里高兴。因为正常人恐怕都渴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认可,也都需要那种被爱的感觉。
但比较卢克修女我马上就感到惭愧了。过修道生活是非常残酷的,姑娘们一进修院就被告知,她们要与自己的天性(nature)作战。面对一车鲜花,一车爱意,如果卢克和我的感触相同,那么她恐怕就要在小本子上为自己记上一笔了;作为献身上帝的人,我的理解是,不应该为外界给“自己”的荣耀而感到幸福,甚至就不该存有把这种荣耀视作是给予自己的的非份之心。否则恐怕又是一种任性和傲慢了。
修女的幸福不是渴望自己的爱和服务一定要换回什么,能够爱上帝、爱邻如己也许就是唯一的幸福(瞎说的,也许不妥)。如果不小心得到了爱的回报,那也不应该纳为私人的幸福,而应该理解为上帝恩泽的反馈,是来源于上帝、归属于上帝的。(不知道是不是曲解了)
因而我感到惭愧。剧中关键的一句台词是,也许你可以欺骗很多东西,但是你不能欺骗自心和上帝。自心和上帝,一个小我一个大我。修道,某种程度上就是不断解剖小我,融汇于大我的过程。所以,一个简单的“喜悦”情绪产生,都可以作为一面观察自己心灵的镜子。我是不是够谦卑,是不是仍旧束缚在自己的小我得失中难以释怀?上帝够高大,但是我是不是够渺小,是不是足够“勇于”渺小,把谦卑融如血液,变成在微小情绪中都不背叛修道的本能的原则?

我沉默,然后长叹--

真苦,但也真幸福!


学生二:

谈谈关于信仰实践的问题

如果简单将修道生活理解为与尘世完全隔离,显然是肤浅的。由原罪说直接推衍出的推论是:这个尘世是不完美的,并非充满“信、望、爱”的基督徒的“实践”所终能改变;终极问题仍须等到末日审判,由上帝来最后解决,真正的基督王国也只有那时才可以实现。

此外,实践行为不免代表道德属性,如何证明自己的行为是至善呢?谁没有罪,就投下第一块儿石头,卢克修女为父死,放弃修道,投入反抗组织,虽无可厚非,但这并不是基督所真正提倡的。

由这个片子,我还想到一些外衍的问题。就是一战以后教会与国家关系问题。此部电影似乎可和“lesson for today“相互参照。自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以后,基督徒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一国之“公民”,又是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普世教会的一员,这两套价值体系不免存在冲突之处,对个人来说,冲击也必是巨大的。如果在和平时代,基督的信徒可以博爱,如卢克修女在刚果;如果处于国家间的战争的?

彭小瑜老师:

别的同学有无高见发表?


学生三:

关于信仰,在任何宗教中,自发的信仰永远是最可贵的,受到重压而形成的信仰随时有崩溃的可能。修女到非洲后,能出色的完成工作,以一个白人赢得了黑人的欢迎,本身就说明了她的爱心。从这一点,他不愧于博爱。
2。修道院,布赖斯说过,教会实际借重世俗的权力管理自身。但双方的逐渐渗透使教会失去了原有的神秘,也使教会自身越来越接触了世俗的缺点。从柱头隐士西缅开始的修道院越来越流于形式。即使有克吕尼改革,但在重压下,正如前述。信仰的崩溃无可避免。而严格的等级制度本身就有悖于基督的博爱。
3。对于国愁家恨的看法。人毕竟生活在实际中,宗教的兴起本身就由于社会的动乱,但在信仰之下目睹了残酷的现实,没有对教义怀疑、没有怨恨上帝,却反躬自问,这难道不是高尚?或许宗教的完美化人们太难达到,担人人如果都做到了修女的地步,我相信宗教教导的博爱不过如此。到时或许不会有战争,或许不再令人迷惘。


彭小瑜老师:

可能应该结合默顿文章的精神来理解修女卢克。大家仔细阅读一下如何?


学生四:

我看过一篇英文影评,说故事的时间跨度是16年;
Zinnemann想通过一些化妆上的处理,让Luke的面容显露出岁月的痕迹,
但是他还是没有拗过Hepburn——
她离开修道院时与十多年前进修道院时一般美丽~~

彭小瑜老师:

卢克原本希望到为黑人服务的丛林诊所服务的,但是她发现这所医院也不错(有很多黑人患者),于是说能在这里工作很好。边上的修女上司表情变化了一下,因为修会其实是安排卢克去白人医院做那里的外科医生的助手(只有她有这方面的训练和资格)。但是即使如此卢克还是很受黑人兄弟欢迎,对他们很友善,认真训练了医院里的黑人助理人员,得到他们的尊重。在她离开的时候,他们在火车车厢内放满了鲜花。


学生五:

记得彭师以前谈到过,修道院一般不接受在世俗社会过得不开心,挺有心理问题的人。修道院不是避难所,修道也不是逃避。正如电影展示的,修道院生活往往是要帮你挑战自己、折磨自己,不断把自己的心拿出来审判,而且是由自己初审。见习修女是这样,老修女更是要习惯这样。老师讲过,中世纪的修道院里,修士们一天至少有七八小时在唱歌,一个调子,吟咏不断。
我就想象了,这么样的唱歌,人的脑袋是个什么状态呢?是麻麻的了什么都不想,还是恰恰相反,会想很多,会有很多挣扎呢?(当然也要因人而异)
影片中有好几处卢克修女陷入沉思的镜头,或者说若有所思的镜头。
这种思考不一定都是在虔敬的祷告,很可能也是在怀疑-否定怀疑-批判自我-呼唤上帝。
这种修行恐怕会终其一生,特别是当它变成一种认识自我的习惯时。
其实修院之外的人何尝不是呢?我又想起纽曼了,有点意思 。


学生六:

老师谈到,影片探讨了世俗生活与修道生活的张力的问题。而女主人公卢克修女也正是无法调和二者的理想而陷入了自我困境。
那么我就想到一点。首先,矛盾的是什么?是修道的体制和规章还是信仰本身?恐怕两者都有。
解决前者的问题,也许可以通过退出修会加入其他形式的社会组织实现(也许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为女性通向社会、实现社会理想的渠道还不是很多,但在今天应该不少),比如成为一个志愿者。
可是后者的问题却似乎是一个没法解决的问题。追随基督是理想也是实践,但在特定问题上没办法爱邻如己也是忠诚于自心、忠诚于基督。不作修女只是脱离了修会制度上的束缚,但只要做过基督的新娘,而且还爱着基督(只要摘下戒指,就可以让一切曾经干净的断裂吗?似乎不可能),那么信仰上的矛盾就没法终结。
卢克修女的事情,我现在觉得关键在于,她不仅在信仰上矛盾了,而且她的诚实令她不能满足于仅仅作信仰上的较量,她不能回避“行”。脑子里的事情或许还可以忏悔忏悔,但是只要有了“行”的打算,就是一个有实际影响的事情了,就很麻烦了。

唉幼,说得有点晕乎了。如果这样的话,我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呢:对于一个非常虔诚、有很强自律能力、又有可能突破规则的实践冲动的人来说,还是在体制外修道比较好。至少比较方便?
就象钟摆一样,此时参加抵抗组织,但这个实践以及支持此实践的信念也许还会摆动回来。而修会毕竟不是窜门的地方。。。

2007-11-05

修女传The Nun's Story(1959)

又名:艳尼传

上映日期:1959-06-18片长:149分钟

主演:奥黛丽·赫本 彼得·芬奇 伊迪斯·伊万斯 

导演:弗雷德·金尼曼 编剧:Robert Anderson

修女传的影评

记录
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