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看的陈凯歌版《赵氏孤儿》,很不喜欢,
觉得陈大导演毛病更大了,电影的外壳毫无问题,装裱一新,
色彩,摄影,构图,演员,都像模像样,
但是内部却透露出腐烂的气息,臭不可闻。
但是我一直没想清楚问题在哪,不好在哪?

前几天读了武志红的心理学文章,说到“边界”的问题,
大意是说,中国的家庭成员过分亲密了,缺乏边界感,
所以大多数事情上,我们不讲理,讲情。
在过分粘稠的情感面前,理变得不重要。
小孩享受了父母过分多的付出,所以,
也不得不承担本不该承担的压力。

回头再看《赵氏孤儿》,我突然明白了那种不舒服从何而来:
第一个不舒服是程婴将赵氏孤儿送入屠岸贾的府中,
要利用孩子与屠岸贾的亲密,来捅仇人一刀。
这里头其实有一种不合理,反人性。
先不说屠岸贾是否会对一个陌生小孩亲如己出,
这个举动,是超越边界的,对孩子人生的强硬安排。
从这里开始,观众对弱者程婴刚刚建立的同情和认同开始崩解。

最后一个不舒服,是故事的高潮,
赵氏孤儿在两个父亲之间摇摆不定,不知该听信谁的版本。
在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是揭晓真相,晓之以理,昭显大义的吗?
不,这个时候,成为了一场“干爹亲,还是亲爹亲?”的感情大拉锯。
理性不重要,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白发苍苍的亲爹的嚎哭,
是感情争夺,是“我是你爹啊!我怎么会骗你!”的煽情戏码。
在感情面前,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小孩抽出了钢刀,冲向了不够亲的干爹。

越来越觉得,故事的逻辑虽然重要,
但是有一个东西在故事之上,就是人性。

最被人记住的电影,是充满了人性光辉的,
是《肖申克的救赎》,是《十二怒汉》,是《杀死一只知更鸟》。

华语电影导演里,清楚的反思中国家庭,
反思这种过分沉重的亲情,没有边界的痛苦,
既为之挣扎,折磨,妥协,又感到伤怀,心痛,难舍,
是李安。
似乎也只有李安。

另外,看了一堂网易公开课《公正》,
我明白了绝对主义道德和结果主义道德的区别,
也明白了为何《英雄》的价值观总被人诟病。

因为西方社会认同,哪怕为了救天下,也不可杀一人,一人就是天下;
而我们的大导认为,为了天下,可以杀千万人,天下就是一人。
前者的一人,是一个平民,后者的一人,是一个君王。
前者虽太理想,但是后者太危险。
我们大导的电影反人性,怎么能冲奥。

赵氏孤儿(2010)

又名:Sacrifice

上映日期:2010-12-04(中国大陆)片长:128分钟

主演:葛优 王学圻 黄晓明 范冰冰 海清 赵文浩 王翰 赵文卓  

导演:陈凯歌 编剧:陈凯歌 Kaige Chen/高璇 Xuan Gao/任宝茹 Baoru Ren/赵宁宇 Ningyu Zhao

赵氏孤儿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