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吐槽,如有误伤,纯属刻意。
看完电影我只能这么说。总的来说还是挺失望的,这样的卡司却最终拍成这个鬼样子,不打 2 星我有点咽不下这口气。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年龄的关系,我比较欣赏不来现在各种的 “新锐” 改编。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有时刻在提醒自己要 keep an open mind, 因为《小妇人》自书籍问世一百来年以来,有无数的改编版本,每个版本不可避免的会沾染上当时代的气息和导演本人的理念。毕竟文化不就是在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传递者手中被逐渐地重新塑性、 传递下去的吗?但是,做了那么多心理建设之后,我还是不喜欢这个版本。I tried, I really tried。
首先,演员表确实挺能唬人的,但是不代表他们适合各自的角色。爱玛-屈臣氏一如既往的寡淡无味。在四姐妹第一次去贫困的 Hummel 家送圣诞早餐的时候,屈臣氏小姐抱起一个宝宝傻乎乎地笑,让我一下子出戏到她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去非洲慰问饥饿儿童。我不知道屈臣氏小姐有没有读过原著,拜托 Meg 人设本来就是是一个十分 womanly, motherly 的年轻女人,你抱小孩的时候可不可以至少有普通少女遇到可爱宝宝那样不经意地散发出来的母爱气质?还有为什么动不动就傻笑?
然后是 Amy,在 2019 的这部电影中,导演大大加重了 Amy 的戏份,用了很多内容来建立立体、有逻辑的人物。这一点必须承认导演做得很好。But this book is never about Amy herself, it's about sister-hood and sister-bond,毕竟书名不是《艾米其人》。此外,Florence Pugh 可能在别的片子里很惊艳 (虽然我完全没看过她的片子),可是她壮硕的身板和老相的外貌,真的不适合演最小的妹妹啊!更不适合从头到尾把妹妹的角色演完啊!在《小妇人》的原著中,Amy 的年龄跨度是从 13 岁直到 20 岁啊,导演啊你到底有没有读过原著?
如果说是舍不得 Pugh 女士的演技,非得让她演 Amy 也成,你找一个老相一点的 Laurie 来压住她的气场也行啊?甜茶那点小身板,见了 Amy 叫老姑还差不多。分开来看,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年轻,但是在一起就显得画风有些诡异,毫无化学反应。外加之甜茶和罗南搭配起来又是那么的顺眼,他们之间的 chemistry 又是那样的火花四溅,就更难让观众信服:Jo 并不爱 Laurie,Laurie 是真的爱 Amy,才和她结婚。
题外话,至于为什么 Louisa May Alcott 不让 Jo 和 Laurie 在一起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读者说,如果让他们在一起会降低小说的 B 格,成了一本普通言情(《绿山墙的安妮》表示不服);还有读者说,不在一起才合理,因为他们性格太相似了,婚姻生活肯定不会幸福(我觉得这部分人可能并没怎么谈过恋爱);可能有理,但是我觉得这有点斯德哥尔摩了。我认为作者不让 Jo 和 Laurie 在一起,很大原因是出于报复当年给她写信、催促她为什么 Jo 和 Laurie 还不在一起的(女性)读者们。所以不论后世作品怎么自圆其说,Jo 和 Laurie 不在一起一直是很多读者的遗憾。这版电影里他们之间的 chemistry 只会成为让人相信 “她不爱他” 的阻碍而已。
BTW 女导演还真是女导演,夹带 LGBT 的私货也是够烦的。在分手一幕里,Laurie 对 Jo 说你会爱上一个人 “someone”,而后一句中并没有用 “him”, 而是用 "them" 作为 gender-neutral singular pronoun 使用。啥意思 Jo 难不成还会爱上女生不成?这样有点过了吧。
更别说一种配角的违和感。包括 Marmee,父亲还有 Meryl Streep 的马奇姑妈。Don't get me wrong,我对 Streep 的态度和下面 Cam 一样,她的演技可是无可挑剔;但是在这部剧中,可能是因为剧本的缘故,她特别油滑,主要是因为她面上的苦涩、尖酸和刻薄并不能很好的掩盖住内心的俏皮和快乐。我私下揣测,导演想传达的概念是,一个有钱的寡居老女人,怎么会不开心?这倒是挺符合现代小姑娘们想法的,不过未免和原著作者的意图相左。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小妇人》中的马奇姑妈的话,就是: temperamental & judgmental。我们不否认姑妈内心底确实是善良又孤独的,但是她的善意绝对不会这么明显的浮于表面。
不过以上都是小细节不足挂齿,这个版本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对 Beth 的生病和死亡处理的不够好。有些观众可能觉得这样的讲述手法看的很混乱,的确作为去年才重新看过原著的人来说,我看这部片子需要很用力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不然一不小心就被导演 drop into the middle of the book,找不着北。但是我仍然觉得这样叙事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很值得鼓励和探究。导演一改之前影视作品遵照原著时间线的讲述手法,而是通过寻找四姐妹这些年的生活片段中,有内在关联的场景,将他们并排在一起展示出来。这是作者对 “成长” 的 homage,也是她对 coming-of-age 的个人理解。但是在我的眼中,四姐妹这种从 “小女孩” 到 “小女人” 的成长中,最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 Beth 生病和 Beth 死亡。而这部影片完全没有体现出来。(而且本片的 Beth 也太红润了点)
Beth 生病的起因是去探访 Hummel 一家人。当时 Marmee 正在华盛顿照顾重病的爸爸,另外三姐妹都因为或自私或懒惰的理由呆在家里。Meg 和 Jo 早就得过猩红热,如果她们和 Beth 一起去的话,可能警觉这是猩红热,使得 Beth 避免得病,避免最终命运。也是因为 Beth 得病,Amy 被送去马奇姑妈家里,从此代替 Jo,成为马奇姑妈的新宠,最终促成 Amy 去欧洲游历、学画和 Laurie 在欧洲相遇等一系列剧情。Beth 得病也促使了 Marmee 和父亲提早归家,这其中又牵扯着他们对于 Mr Brooke 也就是 Meg 对象的赞扬和肯定等等一系列剧情。这也是《小妇人》第一部(1868 年出版)的故事核心。而在第二部(1869年出版,又名 Good wives) 中,Beth 的去世则又将四姐妹聚了起来,Jo 从纽约赶回家里,Amy 和同在欧洲的 Laurie 得知 Beth 死讯后互相安慰,情感升温;最终结为夫妇回家等。而 Meg,和她的演员 Emma Watsons 一样的可有可无,我也不记得 Meg 干了什么,可能就是暂时离开 passice aggressive 的老公,回家照顾妹妹?Anyway,我觉得 Beth 的死才是她们的童年 (childhood) 真正结束,作为成年女人 (womanhood) 开始的时刻。在看 “小妇人” 的 wiki 的时候,我觉得有句话说的特别好,它说:
when (Alcott)using the term "little women" ... ... it represented the period in a young woman's life where childhood and elder childhood were "overlapping" with young womanhood. Each of the March sister heroines had a harrowing experience that alerted her and the reader that "childhood innocence" was of the past, and that "the inescapable woman problem" was all that remained。
而最重要的 harrowing experience,也就是成长中最悲伤、最让人成长的时刻,在两部中都应该是和 Beth 有关的。所以导演在片中这样的给其减重,是我最不能释怀的地方。毕竟 Beth 连 Joey 都能给感化了。开个玩笑。
再其他比如导演对 “女人的人生可以有很多选择” 这个message 实在强调太多次了,从头到尾的每个小段落里都在繁复不停、多角度、全方位地诠释也是够了。我很想和导演说 you can dial it down a notch,nobody is on the other side,比如 94 年电影版就很好的中和了女性在承认、接受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和自己主动去找寻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的过程。过度的强调反而使得电影变得像一场 marketing campaign,从而和真正的 “经典” 失之交臂。毕竟这本书其实是和狄更斯的《A Christmas Carol》一样,属于“圣诞特辑”,聚焦的是生命中温暖、纯净和闪闪发光的东西啊。
虽然对电影比较失望,却不能否认这是一部十分赏心悦目的电影。导演对服化道,尤其是拍摄场景都进行了很忠实的还原。不论怎么说,这都是一名 21 世纪女性对被困在 19 世纪的女作者的致敬,是导演写给 Louisa May Alcott 的一封情书或者说感谢信。感谢她曾经启迪了那么多女生,不论是使她们更加热爱生活还是更加热爱文学,她们最终都更加热爱自己,更加去思索和寻找 their place in this world。这是好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在此我也强烈的推荐一下原著,这是我唯一一本又爱又恨的书,在极其厌恶本书的说教口吻下,我仍然热爱作者鲜活有力的文笔,简直不要太神奇。
最后附上《小妇人》电影的 tourism map。有兴趣有条件的 hard-core 粉丝们可以跟着这个地图去真实的拍摄场地感受一下当年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