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老版,可能少了点那种古典的韵味,但是多了很多现代化的处理🤔老版已经很久没看了,或许我应该再看一遍再打分。
说说电影本身:我很喜欢这份改动,结尾处的那份“潦草”的“浪漫主义”确实让我笑出了声。
相比较我看到的广为流传的那些评价,所谓的“女性独立的代表”“大姐婚后潦草的一生”“婚姻只是一场灾难”之类的话。我个人的评价可能没那么有话题感:或许只有在劳里和别人结婚后,乔才只能走上那条只属于她的孤独之路只有在劳里和别人结婚后,乔才只能走上那条只属于她的孤独之路。从此,她才算真正活成了一种象征,女性自己也可以活的很好的象征。
这个象征不仅仅是意味着她赚取了足够的钱,恕我直言,如果只是这样,她只会是另一个愤世嫉俗的姑妈罢了。真正令人感动的,是无论她主动还是被动,她都选择了这条路的勇气,正如她剪掉头发后会哭泣,或许她选择这条路后也会有孤独的泪光。不过她已经别无选择。就像大姐结婚时牧师说的“我们无法知道这是恩赐还是代价”但是乔只能继续践行她的誓言“让上帝听到人们的意愿”。人们评价,那次短暂的表达只是她在“追寻自我的路上迷失了一下”。好吧,我并不觉得,那是一份偶然的迷茫,我反而认为这是一份必然的遭遇,只是幸运的是,恰好劳里订婚了,恰好她有机会“拒绝”那些种种其他的选择了,恰好,很幸运的掐断了她其他的选择。
关于内容中,一个贯穿始终的“婚姻”的命题。我个人私以为,大姐并不算一个悲剧,她的生活也还谈不上潦草。至少她在买了那匹五十美元的布后,她的丈夫只是震惊于她的大手笔,但最终还是愿意尽可能的帮助妻子把它做成裙子。或许没有必要一定要对这个贫穷的家庭抱有太苛刻的要求。他只是个贫穷的教授,为一匹五十美元的昂贵布料发牢骚其实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至于另一个那个关于对父亲这个角色是否夸大他的作用,毕竟他的戏份那么少。我想这可能确实有受限于故事创作背景下的需要,不过我同样认为,如果没有那位隐形的父亲,这份女性自足的文稿可能在可行性上大打折扣吧。
无论怎样,这份改动令我惊喜,同样原著的魅力也希望诸君去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