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婦人》扉頁所引用的 #約翰班揚(#JohnBunyan)的《#天路歷程》(The Pilgrim's Progress):Go now my little Book, to every place.
那種意氣奮發、胸懷天下。小時候喜歡Jo的這一點, 現在也一樣;更明白她的長短,自己會努力修煉更進,但不會改變。每寫完一篇論文或評論,都懷著同樣的心情,希望它飛到更廣闊的地方。長大之後讀 #MargaretAtwood, 發現她也說過類似的話。
2019版的電影裡,Saoirse Ronan雖然不是我們心目中的Jo, 但演出了她的熱忱、驕躁和心氣。她比半個世紀前的奧斯丁更自由,但她的自由依然有限——儘管換到新天新地,那個新的國家依然帶著同樣的偏見,歷史進步和我們的想象永遠有落差。進步的概念,從啟蒙開始都帶著特權。小婦人永遠是美國的道德預言,2019版少了94版和原書直白的宗教論述,但依然帶著明顯的 #新教 倫理,但又是非常美國式的:努力工作、勤奮之道、個人慈善、公共機制第二位。儘管Greta Gerwig努力加入了第三波女權主義式的言論,強調個體自我選擇,現在的我們都知道要做出選擇,必須有相應的環境支持,因為權利是個複數的、公共的、復合概念。如果沒有機制,我們將用於孤單。
"Oh, Jo, can't you?"
"Teddy, dear, I wish I could!"
小時候都執著於這一句,如同執著於青春。後來再看,「Professor her heartiest respect, for she knew it cost him an effort to speak out then and there, because his conscience would not let him be silent. She began to see that character is a better possession than money, rank, intellect, or beauty, and to feel that if greatness is what a wise man has defined it to be, 'truth, reverence, and good will', then her friend Friedrich Bhaer was not only good, but great.」
1868年的Jo找到了知己。2019年的Greta Gerwig和我們一樣,知道這樣不夠,世界需要更廣,更寬闊。但2019年的moral tale依然關於回歸,而我們在 #Ali Wong# 的移民故事裡才能找到共鳴。 因為我們是後者,所以也明白移民敘事中的失落。因此2019年我們被觸動的,並不僅僅在於情感,更在於我們成為Jo的旅途中,帶不走的友情、社群、家人,和永遠在質疑狀態的歸屬感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