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09

小妇人:三版小妇人的对比


这几天看了三个版本的《小妇人》电影,结果令我十分意外:薇诺娜主演版本是三版中最令人感动的。

这三部依观影顺序分别是:2019年西尔莎罗南版,1933年凯瑟琳赫本版,以及1994年薇诺娜瑞德版。在观影前我对三部电影的仅有的了解就是主角演员,所以我也是事后才知道94年的本就是《小妇人》众多电影翻拍中整体评价最高的(国内),随后也许是上映于1949年的一版,主演不认识,所以一开始就没想着看。我很喜欢西尔莎罗南,而凯瑟琳赫本是公认的伟大演员,所以对薇诺娜版期望较低些,不曾想看完后却最令我惊喜。

但是,足够煽动我情绪的94版,并不一定就是“最佳”的一版。很难得看到同一个故事的不同演绎,能跨越近百年的时光,依然推陈出新,部部精品。尤其是2019版,其内容比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更丰富。结合三部来看,我也有许多想写。

目录:

  • 叙事和表现手法
  • 葛韦格版本的主题内核
  • 《小妇人》中的女权主义
  • 《小妇人》的三部电影时代

叙事和表现手法

将一个故事的不同呈现看了三遍后,在各版对于故事细节之解读和打磨的互相比对中,各个创作者的用意变得更为清晰。加之撰写影评时的回顾,我在观影时的视角相较以往,更跳脱出观众的体验,而更与作者同步。我留意到,受创作思路或条件影响,三部电影在叙事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是我认为值得首先讨论的。

1933版,主演凯瑟琳赫本,导演乔治·库克

这像是一部”戏剧电影”,我不太确定这词能否这样用,但实在太贴切。影片的气质正如主演凯瑟琳赫本一般,充满戏剧性。它从表演、场景到视角都比即使同时代的电影都具有更明显的舞台化特征。本片没有像其他两部一样展示美国田园风光、热闹的乡村舞会或纽约的都市街道,绝大多数镜头只包括三五个角色(注意片中主角玛奇一家就有一位母亲四位女儿),而无法涵盖更多细节信息。且运镜也较简单,每个镜头就像是只服务于话剧剧本上的一段对白而已,故事就在这些角色身处室内的对话中展开。

而关键的是,电影的叙事,甚至比其制作更像戏剧。这版的故事十分依赖戏剧化的情节推动,叙事结构上的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也像话剧一般工整。事件与事件之间,都通过编剧的排布而设计得严丝合缝,由此也让故事中的每一个情景变得波折。

这一版的剧本专注于讲好一个洋溢幸福亲情和浪漫爱情的故事,并在有限的条件下呈现出来,于是额外注重日常事件中充满戏剧意外的小设计。例如赠送早餐事件,在19版中是:玛奇一家将早餐送给贫穷的邻居——回家发现劳伦斯家为她们的善举而送来更丰盛的圣诞早餐。而这一版中则将两段分开:送早餐——当晚表演话剧——意外收到劳伦斯家送来的晚餐。而其中话剧场景在先前又有铺垫,也更是对乔性格与写作天赋,以及玛奇一家其乐融融生活的展现。如此,平淡的日常事件相互交织,以意料之外却又有合理因果关系的戏剧性转折来衔接,让影片充满生活乐趣。

1994版,主演薇诺娜瑞德,导演吉莉安·阿姆斯特朗

这是一部将《小妇人》故事成熟呈现在大银幕上的经典电影,大体的叙事逻辑实际与33版无异,但节奏更像是一部“散文”,影片气质也像薇诺娜一样更温婉恬静。抛开时代因素导致的制作水平差异,单论叙事我就认为这一版已经超越了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33版。(94版同行竞争有点激烈。而且估计他们也看不上,仅仅胜过前一个版本并不充分)。这是因为本片明显对故事和角色进行了更有“品味”的遴选,于是人物的情感和动机,以及他们面临的矛盾都被呈现得更可信。可以说,这个版本把故事中那些会让人心生疑问的粗糙之处,面面俱到地打磨光滑了。

  • 贝丝。

贝丝的两次病危,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次,发生在玛奇家与劳伦斯家、布鲁克等角色结识、熟络后,这次危机让所有人围绕着玛奇一家而一体同心。第二次病危发生在梅格出嫁,乔远走纽约,艾米学艺巴黎,以及劳利游历欧洲之时,并且乔与劳利的关系僵化,正是人心涣散之时。贝丝病逝的消息重新把所有人联系起来。本片很重视这两段情节,将其完善:第一次的病危痊愈不像33版那样宛若奇迹,而是因为母亲赶回来妥善处理。第二次的因病离世,则描写得尤其动人心弦。雷雨声中,望向窗外的乔只是一个恍惚,再回头时床上贝丝的生命就已悄然溜走。配合此时恰到好处的音乐,令人潸然泪下。而为了此刻的感伤,这一版更做了额外的准备:片头出于善心而首先提议赠送早餐给汉默斯家的换成了贝丝而非母亲;母亲离开后,额外刻画了其他三位女儿对汉默斯家的怠慢,而凸显贝丝的善良。加之与乔的相处,导演首先把贝丝塑造成俨如天使的形象。此外,导演给了观众充分的时间来缅怀贝丝:通过乔的视角,回忆她们幼时的点滴。而这些煽情桥段也不无意义,因为乔正是经历了这些波折,才像巴尔教授所说,从生活中创作出了自己最好的作品。而贝丝之死告一段落后,紧接着的情节又是梅格生产——在生命的逝去之后,玛奇一家迎来的是新生命的诞生。

  • 艾米与劳利。

两人与乔的三角恋是故事里较强烈的矛盾,这一版对此的处理明显比33版更充分。例如艾米幼时对劳利的爱慕就在孩子气的憨态背后有所表现,在贝丝第一次病重时更是加以利用,给两人独处的机会。而劳利对艾米的感情,被解释为他对玛奇一家的向往。被乔拒绝的劳利一蹶不振,因为他”知道自己必将成为玛奇家的一员“,如今失去希望。所以在先前劳伦斯家的沉闷与玛奇家的欢乐,其间对比正是为这里做铺垫。更重要的是,借劳利的心意,表达出了影片的主题:对玛奇一家伟大亲情的呈现。此外,由于乔对劳利始终以玩伴相待,因此也很快和解,最终一家团聚。

  • 巴尔教授。

乔拒绝了劳利,最终却爱上了巴尔教授。这意味着巴尔教授必须塑造得比劳利更值得乔的爱恋。在这一点上,94版比33版好了太多。影片通过前文对劳伦斯先生的略写,留足了篇幅,来描述乔与巴尔在纽约的浪漫场景。这儿没什么好讲的总之就是比33版浪漫。

总之,对故事的细腻处理,对关键场景的唯美呈现,对欢喜或悲伤氛围的感人渲染,对人物动机的充分铺垫,让这部电影成为经典。

2019版,主演西尔莎罗南,导演/编剧格蕾塔葛韦格

这是一部具有”古典美“的现代电影,与西尔莎罗南一样。其古典美来源于和94版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质感把控,对故事时代的精细还原。说是”现代电影“,因为其运用的非线性叙事手法相较于这个拍了快一百年的老故事而言显然是十分新潮的。

故事分两条时间线交叉叙述,分别是:以清冷的冷色调展现的当下,以泛黄的暖色调展现的过去。由于许多事件之间的联系依靠人物关系,倒也没有因此就拍成悬疑片。所以在我看来这种叙事策略的优势直到影片过半才显现——前文提到过的贝丝两次病危,在这里得以同时呈现。于是第二次的病逝变得愈加令人心痛(或者效果因人而异)。当在两个时间线上的乔在清晨走下楼梯,一次发现贝丝已经痊愈,与母亲和汉娜在桌边说笑,一次却只见母亲独坐的背影时,悲剧的张力被拉到最大。

这一版的更多内容在下一章介绍。此外提一嘴这一版中的小幽默是最能令人发笑的。


葛韦格版本的主题内核

在19年葛韦格版中,劳利被乔拒绝的桥段里,他离开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I think you will marry, Jo. I think you’ll find someone and love them and you will live and die for them because that’s your way, and you will. And I’ll watch”

看到这儿,观众会很自然地认为这是作者借劳利来为乔下定义,指出她是一个“爱人者”,她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爱。这也符合先前故事里乔的一贯表现,符合观众对乔形象的认知。更是提醒观众:乔拒绝劳利也绝非是因为自己不能“爱”,由此为之后与巴尔教授的相爱作铺垫。实际上其他两部也都有这个桥段,也确实是这样设计的(原著八成也是)。

但这就引发一个问题:乔到底会不会如劳利所说,爱上其他人呢?或者在本片中由于非线性叙事,应当这样问:连劳利都不爱的乔,是否会爱上巴尔呢?这样的张力,让人感觉是一定需要得到释放的。可在此之前,两人的交集仅有:巴尔在乔写作时攀谈了两句;巴尔在剧院里远远注视乔;巴尔与乔在同一个舞厅参加群舞;乔被巴尔锐评后向他发脾气,而后因贝丝病重离开纽约回家。如果要让两人相恋,这样的铺垫显然是不充分的,那么接下来的情节必然需要着重为两人相恋创造条件和氛围。但抱着这样的期待,我却发现接下来的发展仅有:巴尔找上门来,吃了个饭,弹了曲《悲怆》,溜了;以及补叙:乔初至纽约时与巴尔对了个眼神。

显而易见这依然不充分,可结尾乔却在这种牵强的氛围下追上巴尔与之相拥。这种发展似乎让人觉得像是部烂俗狗血言情片。但本片巧妙设计成开放式结局,于是出人意料地,在不释放这种张力的情况下将其解决。

乔的作品被巴尔否定后,因贝丝去世而回家。接下来十分钟的影片时间内发生了许多:此时的乔不仅失去了写作的动力,并且也因家庭的破碎而感到对“被爱”的渴望。乔开始后悔拒绝劳利,动摇了对“爱”的追求而写信尝试复合,希冀“被爱”的可能。但接着却只发现归来的劳利已与艾米在欧洲订婚,只得又偷偷将信撕毁。不过这是不幸,也是转机,由此引出了结尾的两个事件:经历了亲人的逝世,对爱的动摇乃至绝望,乔反而从生活与命运中收获写作灵感,以自己的生活为蓝本写就了《小妇人》一书。此外,巴尔也找上门来,于是乔有了“被爱”的可能——但注意,并不是“爱”的希望。

导演察觉到了这两个事件中各自隐含的共性和矛盾,并用影片结尾的蒙太奇将其凸显:一面是乔与出版商谈判,争论自己书中的主角是否要选择与巴尔相恋;一面是乔追上巴尔与其在伞下相拥(正如乔与最终出版商谈好的那样)。于是让人怀疑:观众看到的乔与巴尔,以及他们作为夫妇与玛奇一家的美好生活景象,是电影里确实发生的吗?抑或只是乔书中主角的结局呢?

其他的两部电影,都必须着重刻画巴尔与乔的相处,如此两人的结局才能合理。33年版着墨少些,不过也足够表现巴尔与劳利不同之处——他浪漫、温柔,理解且鼓励乔的写作。94年版刻画得更细致,两人之间更是只有温情而无争执。这两部中,乔拒绝劳利而爱上巴尔,只是从两名追求者中选择了更适合的那个。所以这是一个曲折但单纯的恋爱故事:艾米爱劳利,劳利爱乔而不得;最终艾米与劳利相恋,乔找到了灵魂伴侣巴尔。

上述两片都以圆满结局,因为在乔需要爱与被爱时,一个同时满足两者的巴尔教授降临。但本片中,导演却偏不把这个完美爱人送给观众。如此,创造了前两版中都被隐没的冲突,并将问题赤裸裸地摆在了观众面前:当乔已经错过一次被爱的机会,当家人、社会、观众都在用目光敦促自己把握下一次机会时,乔是否放弃对“爱”的要求,满足于“被爱”的幸福呢?

所以19版的故事主题与先前版本有显著区别。原版是一个关于“选择爱人”的故事,而新版则是一个“选择爱”的故事。从19版的结尾来看,劳利对乔的判断也许出了差错,也许乔根本就不会爱上某个“巴尔教授”。其关键在于,乔应当保留选择的权力。

而前两版,也许是对故事的挖掘不够深入,也许是不敢以严峻的现实问题质问观众,四位女儿的命运,都像19版中那位死板强硬的报社编辑所说:“不管怎样发展,必须让女主角结婚,要么死掉”,因为“这才是观众想看到的结局”。而导演/编剧Greta Gerwig借乔之口,反驳原著与先前版本的安排:“整本书里,她都在说自己不愿结婚。”于是2019版结尾的这段蒙太奇,映射了多个维度的故事:首先是影片中的乔,与其所著书中女主角的命运;此外,是现实中《小妇人》作者露意莎·奥尔柯特的命运:她终身未婚,却让这本半自传性质的书中女主角结了婚;最后,实际也影射导演本人的处境:当她翻拍这部时隔百年的经典时,似乎也被迫只得用一个圆满结局来向观众交代,而这段虚实交织的蒙太奇便是导演表达愤怒和不屑的反抗。由此,才能与影片末尾乔充满愤慨的发问相呼应:

I’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just all women is fit for. But I’m so lonely.

由此,映射了父权语境下女性的无奈处境。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男性在社会中也往往面临着被催婚的压力,要凸显这件事情上的性别差异按说需要一个快乐的单身汉做对比,可故事里与之最相近的只有一个过上幸福快乐独居生活的富有寡妇——玛奇老姑妈,还表现得古怪且刻薄。所以把里面角色放一块儿多想一下其实感觉也不是很能讲通。不过整体而言这种小刺儿挺微不足道的。)


所以经过一番分析后来看,19版不论是叙事策略还是角色设计上都充满了创新巧思,其对故事内核的挖掘和利用明显更深刻,结局更是值得一番回味。那么,当考虑“哪一版最好”这种问题时,最合理的选择似乎当然是19版。

但我“最喜欢“哪一版呢?这时我又不那么笃定了。因为与之相比显得“俗套”的94版给我的触动却最为强烈,而如果一部经典在三十年后依然给影迷以感动,经典就不显得“俗套”。例如叙述贝丝之死时,94版以缓慢的长镜头,用捏碎的花瓣和物是人非的卧室来传达感伤,于是观众有足够时间来消化这个悲剧,也理解其对于故事推动的重要性。在19版中,导演将倒叙中贝丝的病危与当下贝丝的病逝交叉叙事,这可以说是巧妙地运用两次事件的相似之处,又通过同一空间、不同时间下不同结果的对比来强化当下的悲剧效果。可从具体的处理来看,给人的体验并不完整。贝丝病逝事件的上文是倒叙中贝丝的痊愈、父亲归来的阖家团圆,这确实让乔一觉醒来发现亲人不再的桥段更具冲击力。但紧接着的事件下文,回到倒叙的时间线,就是梅格婚礼的欢庆场面。一方面,电影没有给观众时间来哀悼贝丝;另一方面,贝丝之死导致乔离开纽约和巴尔教授,导致劳利与艾米以夫妇身份回家,于是推动乔重新思考自己对家庭与爱的精神需求,但这些后果都被非线性叙事的手法所淡化。

此外,电影的主题似乎也受到了类似的削弱。当观众留意到结尾蒙太奇的暗示时,也许会惊叹于导演的巧思。可这样结局,本身是为了抛出女权话题的发问而设计,但较隐晦的呈现方式又将该主题弱化,给人的感受依然不如传统制造戏剧矛盾以体现主题的方式强烈。非线性叙事和开放结局的表达效果大概因人而异,但就我个人而言,称赞导演才华的同时,也会因那些为叙事而妥协的电影元素感到遗憾。(而且说实话,大家看院线电影都还挺浮躁的,对这种结局只想到一层可能不够体会其中精彩。甚至我也怀疑,很多人可能一层都想不到。)


《小妇人》中的女权主义

不论在哪个版本中,梅格往往没什么存在感,她的爱情最为单纯——她对布鲁克的感情从没有被其贫穷境遇或旁人议论而动摇过。但在19年版的设计中,她对于电影凸显女权主题的贡献是值得一提的:梅格参加舞会时被精心打扮一番,而后竟开始享受于舞会中被男士的簇拥之中,直到被劳利发现,才羞愧地承诺再也不沉溺于虚荣。这里可以看出,梅格与艾米一样拥有嫁入豪门的选择,以及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但她最终追随爱情而与清贫的布鲁克成婚。于是姐妹俩一个家徒四壁,一个朱门绣户,而这种天差地别的经济条件仅仅由她俩的婚姻选择所决定,那个时代下的她们本人对此简直无能为力。这就是艾米面对劳利不屑质疑时的回应:

So don’t sit there and tell me, that marriage isn’t an economic proposition, because it is. It may not be for you, but it most certainly is for me.

这是19版中对于女权问题的两场发问之一,另一也在上文提到。于是可以看出,这两段话都有故事来支撑:一段由梅格、艾米的两姐妹命运对比体现,一段由乔与其书中女主的命运对比体现。两者犀利地指出:(南北战争时期) 女性被剥夺了经济独立和自主生活的可能性;女性被捆绑在“爱和家庭”上。而两者又互为因果,形成对女性身上令人窒息的压迫。于是通过对旧时性别压迫的拷问,19版实现了对当下的警醒。

如此看来,19版影片中的女权思想宣传是有的放矢的。但就我的观影体验来看,其方式却不如94版。

《小妇人》故事的视角局限于女性角色个体,可19版中角色为自己发声时却突然上升到整个群体,那么即便观点再正确,也往往显得充满说教意味。我发现类似的矛盾在性别话题(或种族话题,事实上任何群体议题)中常常出现,包括一些女权者和“女权恐惧症患者”:一方面,人们容易忽视个体视角的局限性,以为自己或敌对某人就能代表整个群体;另一方面,人们又容易忽视性别不平等的宏观语境,对个体与个体行为吹毛求疵。(说实话这种概括适用于任何人和群体,我现在这样说是有一些符合的实例,例如豆瓣上越来越多人以“是否符合女权思想”作为给电影评分时提供的唯一理由,尽管这种偏好的存在很合理,但对于我这种电影爱好者而言,超过了一定程度,就只令人为电影感到遗憾——因为电影不过是对现实的窥探。)

94版传达的女权主义思想更触动我,因为其贯彻了以小见大的视角,从人物身上的性别意识和斗争精神来予人激励。首先是影片留意到了玛奇一家中母亲对女儿们应有的教导作用,于是除了温柔开明的人格特征外,母亲又被刻意塑造成一个充满愤怒的坚强女性。例如她会在闲聊中抨击女人不得不穿的束身衣,在艾米被老师家暴后愤慨地修书指控并让女儿退学。尤其是在梅格从舞会归来,问道:劳利同样表现轻浮,为何只有她被指责。对此,母亲解释为,拥有选举、持有资产等特权的男性,在社会上就是拥有更大的自由而不受贬损。她对女儿们说:

I so wish I could give my girls a more just world. I know you’ll make it a better place.

这显然也是影片在向观众发起呼吁。而母亲这样的教诲对于女儿的影响,在后文还再次体现,同时也将所讨论的问题进一步深化。

为铺垫巴尔教授对乔天赋的认可(其他两版并无相关呈现,使巴尔的爱慕显得突兀),影片设计了这样的桥段:乔与其他房客一起喝酒谈天,有男人说“女性道德水平更高,因此也应有选举权”,乔的反驳十分犀利:女性的选举权是她们作为公民应得的,而不是需要她们具有某种优点。她的观点折服了对方,于是有了这段对话:

—— You should’ve been a lawyer, Miss March. —— I should have been a great many things, Mr. Mayer.

也许有人觉得挺俗套,但这样的话语是我认为十分触动人心的,从气质温婉的薇诺娜口中说出,具有一种感伤的力量感,同时又令人希冀一幅美好愿景。屋中的男人们沉默,为乔举起酒杯。(这里吐槽一下字幕,没有把虚拟语气中“本可以”的含义翻译出来。)

当观众看到天赋异禀的女性角色为自己梦想所作的努力落空时,角色只需要一句“为什么”就可以引导观众主动思考社会原因。但没有对角色个人经历的充分铺垫,就展开到群体命运,总显得缺乏说服力,反而因说教意味而使人排斥。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整体而言19版明显更“女权”一些,因为其角色结局就注定了电影主题对于女性选择自由的强劲呼吁,这是94版这种“温和派”所缺少的。后者只是在一个浪漫故事中植入了不少女权思想,而19版则让故事和人物命运为女权主题服务。顺带提一嘴,33版中似乎没有什么给我留下印象的女权相关桥段,从三部电影在这方面的态度来看,社会上女权主义的进步也可见一斑。甚至还一定程度折射出一些负面:扩大化的倾向。


《小妇人》的三部电影时代

1933年,电影刚步入有声时代不久,但已经是好莱坞的“黄金纪元”。1994年,知名的伟大电影高产年,商业与艺术兼具的电影巅峰时代。2019年,额,就现在。或者说当代影视行业受疫情影响而衰退前的最后一年。一个故事,三部电影,三个时代,如果我是懂行的电影人,一定拿出来好好分析一番。就从电影爱好者的角度来看,三部电影也体现出许多电影发展的痕迹:

  • 电影技术。首先是运镜和场景,如上文所说,33版中场景大多设置在室内,或是视野较窄的室外(也与早期电影长宽比有关),镜头运动较少,视角往往固定在类似于舞台剧观众的角度。但近几十年电影摄影相较以往的提升是“肉眼”可见的,于是可以更自由地用运镜来服务故事。比如94版整体气质温馨而庄重,所以依然使用大量静态镜头,配合缓慢而克制的推拉摇移等动作,但也有表现滑冰、落水时动感和危机感的晃动镜头、贴地视角等。而19版的氛围更活跃一些,于是多了一些奔跑时的快速移镜,摇、移结合的主观镜头。而且近些年流行的手持摄影为影片带来呼吸感的同时,使特定场景中固定镜头的表现力在对比之下显得更为强烈,以及实现了更多室内跟镜对人物走位和环境纵深的描述。当然这得益于数字时代摄像机机身的轻便化。此外,舞会场景、室外场景的呈现质量也明显提升,声效也值得一提——声音系统的发展给二十一世纪电影表现力的增幅也许比普通观众想象中更大,例如19版中展现母亲回家的场景,得以清晰地录制、播放四位女儿在母亲跟前此起彼伏的叽叽喳喳。这也引出下一点:
  • 信息量。19版这段戏里四位女儿在家里你来我往的快速对话,让还没把人认全的观众得十分专注才能跟上,还得对应到各自人物画像。三部电影的信息密度是随时代快速增加的。33版之前提过。94版的镜头开始出现更多细节,例如街边角落里残疾的老兵,暗示战争背景;例如乔与纽约的房东握手,镜头下移拍到乔不懂得要摘手套,而后两个小孩探头——乔靠给房东的孩子家教补贴家用;以及19版中对室内室外场景的同时呈现等。即便是生活化的电影,电影工业的发展让制作优良的电影中每一帧里出现的配角、服装、道具、环境和背景等等元素都得到重视和设计(顺带一提新的两部分别得到了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的提名和获奖,而该奖在1934年还未设立),并且很多珍惜影片时长的导演们也似乎不太担心过高的信息密度为观众制造门槛。我本人是很喜欢在画面角落发现设计时的惊喜和默契感。
  • 电影语言。运镜上文提过。剪辑上,三版也有差异。在场景变换上:33版用淡入淡出来衔接,甚至有慢出慢入来模仿类似话剧落幕的镜头;94版多用室外风景等空镜衔接,同时也交代季节更迭;19版同理,但特殊在处理交叉叙事时,使用人物脸部特写镜头来过渡两条时间线。此外,19版剪辑节奏更快,多了一些跟随人物动作的跳切,还有就是上文着重提过的结尾处关键蒙太奇。画面上,印象中33版唯一复杂些的镜头就是同时纳入跳舞的乔和劳利以及旁边楼梯上观看的两个妹妹;94版出现了更多前景遮挡、摇曳光影等元素;19版更值得一提:过去与当下的两条时间线分别使用暖、冷色调,氛围和质感都很足;也出现更多广角、微距等更有表现力的镜头。哎总之就是属于电影的表达语言更丰富成熟了。没什么好讲的。
  • 生活化。从33版的戏剧化和必得喊出来收音的对白,到94版的正常对话,再到19版中女儿们的互相抢话和劳利花花公子时期的慵懒嘟哝,影片里人物生活场景的呈现越来越贴近现实。(事实上我小时候就一直很好奇影视作品里的人怎么从来不会像我一样没听清人家说话然后一直搁那儿问。当然这种桥段很“生活化”但不见得有必要呈现)。
  • 海报。其实也没什么好讲:33版的彩绘主角头像,94版的“百年经典白雪配红衣圣诞贺岁合家欢”,19版的看着也挺常规。只是19版英文、中文各自的标语 Own Your Story 和“不负爱与自由”,感觉还挺贴切,提一嘴。

此外,从前面提过的叙事方面来看,我觉得三部电影的气质也十分符合我个人对三个时代商业电影的大致印象。而这些叙事策略的呈现效果从Metacritic的媒体评价中可见一斑(33版数据太少不讨论,叙事上也跟94版相近)。Metascore:94版87分,19版91分。尽管前者均分稍低,但其全部23个评价均为正面评价,而19版的57个评价中有4条为介于positive和negative之中的Mixed。对于商业电影而言,创新的手法必然会受到一定争议,但终有一天被观众习惯甚至成为主流也说不定。

最后,我个人称94版为“经典电影”,似乎并非公认。这也确实,毕竟类似的故事在1933年就已被搬上大银幕,其无非是在此基础上打磨一番重新端出来,反而显得“俗套”。此外,在它几十年以前,电影的先驱者们就已经把电影的艺术边界广为拓展,八九十年代正是各类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电影以艺术和商业并重的野心崭露头角之时,《小妇人1994》不知还能有什么优点。

“俗套”越来越多成为人否定一部作品的理由,尤其伴随着似是而非的预测所致的一种看透套路的优越错觉。但是,“俗套“的元素不计其数,但当它们以别具心裁的方式搭配起来而相互映衬,依然可以给人新的触动。94版没有33版的怀旧滤镜,没有19版的时髦创新,只是兢兢业业把细节打磨到最佳,由此像玉石一般温润。但最终安静地出现在世人眼前时,依然具有夺人心魄的美丽和在经典中的一席之地。因为在这一部《小妇人》身上,我看到的是最初让我爱上电影的纯真质朴的感动。


哎总的来看其实也没必要写那么多,尤其说19版时也太啰嗦。不过首次拿一个故事的三个版本来对比观影,让我对几个创作团队感到钦佩。我也觉得普通电影爱好者也有必要试着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分析电影,会变得包容很多。所以算是我个人的观影笔记,收获良多。

如果你看到这里,欢迎与我讨论。跳着看的也行。


影片链接(推荐观影顺序):


小妇人Little Women(2019)

又名:她们(台)

上映日期:2020(中国大陆) / 2019-12-25(美国)片长:135分钟

主演:西尔莎·罗南 艾玛·沃森 弗洛伦丝·皮尤 伊莱扎·斯坎伦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 编剧:格蕾塔·葛韦格 Greta Gerwig/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Louisa May Alcott

小妇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