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并不赞同小妇人所标的“爱情”的标签,我觉得它说的是一些更为广大的内容,是女性,是独立,是自由,是梦想,是童年的幸福和逝去的青春,是流逝的时间和一个个离开的人。
而后,不得不说我特别喜欢这种插叙的拍摄手法,在这其中我与jo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我以她的视角在时间里穿梭——看她在七年前自由自在的和姐妹生活在一起,七年后独自穿梭在阴暗的公寓里为生计放弃创作的执着;看她面对空空的病床,七年前跑下楼看见了带着花环在草坪上奔跑的beth,看见准备过圣诞的一家人,七年后只看见了穿丧服哭泣的母亲;看见她曾怀着自由和理想,坚定地拒绝了laurie,现在却哭着想来哪怕一个人撕破她的孤独。
当然,这部电影中每个人都刻画的很好,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他们最终的命运紧紧关联在一起。beth是个时刻让我觉得温暖和感动的女孩,内敛而沉稳的她似乎有时候是最成熟的一个,她像一面厚实的盾,稳稳地接住了每个人的失落。她从不歇斯里底的抱怨命运,而只是怜悯他人的可悲,最后安静不为任何人添麻烦的走到自己生命的尽头;meg则务实,勤勉,是个曾经有舞台梦想,爱美,最后却义正言辞的告诉jo自己希望有一个家,希望jo尊重自己梦想的脚踏实地的妇女形象。我不理解meg正如jo不理解她一般。我不明白为何有人能如此迅速,如此不夹杂任何不舍的抛却过去无忧的时光,而是希望能找到一个爱人,兢兢业业地支撑起一个家庭。正如有的朋友很渴望脱单,希望什么事情都可以和爱人一起做,但和朋友做,和姐妹做不好吗?我相信,我当时的孤独跨越时空和彼时的jo不谋而合;amy是我最不理解的一个,和我完全不同,她肆意,热烈,自强自立,精于人情世故,但心里藏着一个不可能的人。她斥责laurie,最后却亲手断绝了自己前往上流社会的道路,在清醒中沉沦也许是对她最恰当的称呼。也许laurie说的是对的,mammie不可能养出真的“视钱如命”的孩子。而这,也是她打破幻象走向自由命运的抉择;mammie,作为一个沉稳,可靠,温柔和蔼的母亲,却说自己无时不刻都在愤怒,只不过学会了忍耐,又让我感到我对很多人产生理所当然的印象,其实只是看到了他们的人格在某个情景,某个身份下最片面的一角。
至于最后的“under the umbrella”究竟是真的吗?因为jo也说了她不会结婚,故我更倾向于friedrich找到jo是jo为了让女主结婚所捏造的桥段。也许如laurie所说,jo确实向往投身一次完美的爱情,但现实很可能是两人确实从纽约一别两宽,这才是平淡而真实的现实啊。
也许以前我看这部电影会觉得平淡而不知所谓,但现在却引发了很多共鸣,感动和思考。我可能正处在活的最热烈的时候,还没有自立,身边的人还没有一个个成家,走远。我像jo一样,希望自己无忧无虑的“childhood”可以一直一直持续下去,但心中又有着知道一切必将终结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