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知道塞林格,看这部电影吧。
如果你不知道塞林格,看这部电影吧。
因为看完后,你们可能会做同一件事:去搜索塞林格和他的作品,比如《麦田里的守望者》,从这个角度说,这部电影还是有点好书推荐作用的,但也仅止于此了。
(看到这里的朋友,温馨提示,烂片,赶!紧!跑!!!因为有个为了写观影笔记警示别人不要看、而自己忍着恶心愤怒一遍一遍拉片的人,已经内伤了。是的,就是正在写这篇观影笔记的我。如果无所谓好片烂片的,您随意就好。)
这本来是一部看完了会感觉有点诈骗,再也不会看第二遍的电影,但是因为在看之前,收到太多的安利和推荐,导致我看完后满脑袋“???”,诈骗感拉满,愤怒值拉满,再一看豆瓣,好家伙,居然高达7.2分?!
我不理解!
2星顶天了,1星给这部电影非常养眼的画面,半星给女主的颜值和知识份子穿搭,半星给开放式结局,因为总算是在更烂的道路上刹车停止了。(我以为是,其实并没有,后面会说到)
接下来我会撕开这部电影金玉其外的伪装,揪出藏在内核里的败絮,以下内容会非常非常非常主观,大家自行判断取舍哈。
在电影一开始,女主乔安娜就说出了她的“文学梦”:
“我想写小说,讲五门外语还有旅行,我不想变得平庸,我想出人头地。”
这应该是很多文学青年梦想过的吧,有本事有钱有闲有名有品味有格调,谁不想呢?
但是请稍微停顿一下,仔细看这句话,“我想写小说”只是这句话的四分之一,而且注意,她说的是“想”,那就是说这件事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始写小说,或者还没有写出一本完整的小说,不然她可以说“我会继续写小说”,或者曾经写了哪些小说之类的。
另外,这句话后面四分之三讲的是出人头地,“五门外语还有旅行”需要的是很多的空余的时间和足够的钱,这些是出人头地的一部分。
综上,可以推测,乔安娜真正的的“文学梦”并非“写小说”,而是希望靠自己擅长的文学出人头地,比如写小说。这也很正常,毕竟梦想不能当饭吃,还是要生活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乔安娜一直写小说,但一直都不能靠写小说出人头地,那该怎么办呢?电影里,乔安娜是这样回答的:
“有抱负的作家不都是这么做的吗?住着廉价的公寓,在咖啡馆里写作,我知道啦,但是这是我想要的。”
听到这里,可能会觉得乔安娜好像已经做好了最坏的结果准备,好像还挺有决心的,但回顾电影里她讲话时,那种漂浮不定、慌慌张张的状态,可以猜测这完全是她个人的想象,是一种根植于象牙塔、完全脱离现实的幻想。
毕竟她住的是1995年一周560美金(一周约4676元人民币,1.87万/月)的公寓,虽然她一周还赚不到560美金,虽然她每天换不同的美丽衣服,虽然她偶尔会去吃10美元(综合闺蜜说的10美元甜品推测的)的高级甜品。(1995年:1美元=8.3507元人民币)
一句话,就是还没被社会和现实毒打过。
为什么这么说?咱们先来看看乔安娜的履历。
23岁,伦敦大学学院英国文学硕士毕业,在巴黎评论发表了2篇诗歌并赢得了他们的学生竞赛,毕业后来到纽约,进了一家资深的文学代理机构做文学经纪人助理。这家文学代理机构服务了很多大牌作家,比如得了诺贝尔奖的阿加莎,西方文坛一怪塞林格等等。
很不错的履历了,而且有点才华,也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从学校一步跨到跟文学相关的工作,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乔安娜自己也很满意:
“我还不知道文学代理机构是什么,但是我感觉已经离作家的世界更近了一步,我将被神一般的文学化名所包围,毫无疑问,与他们的亲近将激发我写作的灵感。”
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很快现实就给了她迎头一击:她的工作是听写各种工作录音,处理书迷写给塞林格的信件,她并没有机会直接跟作家们深度对谈,也没有激发出更多写作灵感,工作占用了她很多时间,甚至电影前半段,她几乎都没有再专注写作了,回复信件不算。
在这个过程中,她无数次地强调:我想写小说,听过的人都知道她想写小说的“文学梦”了,电影中的塞林格多次鼓励她写作,哪怕只是早上写个15分钟,但请看下她为写小说这个“文学梦”做了什么?毫不客气地说,nothing。
大家都写过语文作文,写小说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写好,写作技巧得分析吧,经典著作得看吧,好词好句得多背吧,人物、故事素材得多积累吧,随时记录脑洞想法得有吧……我记得有作家为了记录地铁里两个人的对话,一路跟着坐了好多个站,还有人去采访各种人物原型、大量阅读文献做功课。
那么,想写小说的乔安娜做了什么呢?嗯,光说不做,尽喊口号了。
她真的想写小说吗?不,她不想,至少没她以为的那么想。电影借已经成名的作家蕾切尔·库斯克之口点出了“文学梦”的另一个版本:
“你得非常热爱,你得对它的渴望超过这世上的一切,超过一个男朋友或一个挂满漂亮裙子的衣柜,或一份令人嫉妒的光鲜工作。你得在被邀请去派对的时候,能轻松地说出拒绝;你也真的需要,在你父母讨厌你的时候能淡然。”
乔安娜在听这段话时,整个人很不安,脸上写着逃避、心虚、怯懦,因为她没有她强调的那样想写小说,她几乎是这段话的反面:
她对每天穿漂亮衣服、梳漂亮发型的渴望,对书迷写给塞林格信件表现出的强烈兴趣,对回复这些信件的渴望,对阅读作家手稿的渴望,对一个男朋友的渴望,对参加派对的渴望,都超过了想写小说的渴望,因为除了写小说,其他那些她渴望的事她都主动去行动、去争取了。
她没有那么热爱写小说这件事,甚至她男朋友唐都比她有行动力,毕竟在他们做完生理运动后,唐继续去写小说,而她还在琢磨那些信件。
所以接下来,现实给她的第二个打击来了,她那个在书店兼职的男朋友唐完成了自己的小说,而她,这个在文学代理机构工作经常和名作家接触的人,没写出自己的小说,或者说根本没写。
她在看唐的小说时,红色笔在纸上用力地圈画、修改,有些失控有力的样子,将她在这场“文学梦”里的苍白、漂浮、虚弱、自私、怯懦表露无遗。
101分钟的电影,在最后9分钟,她终于开始专注写作,她似乎下定了决心,要认真写小说,甚至为此放弃了这份看起来很体面、似乎前途也不错的工作,我几乎相信她终于开始走上自己的道路,写她自己的小说时,电影再次告诉我,怎么可能?!她写的是poetry,诗歌啊!也就是说,从电影开始,一直到电影结束,她都没有写小说!!!
“我想写小说”,就像她的一个人设单品,可以显示她与众不同、有才华,和那些没有梦想、放弃梦想的人不一样;同时也有点像是她自我逃避的一个借口:我只是没有时间,没做好准备,只要我想写我到时候肯定能写出来。
就像那些说“要是我认真……肯定能……”的,其实说到底是对自己的能力不确信,同时害怕全力以赴后还是失败,没有办法面对这样的结果,于是干脆一直处于准备状态,这样就不会失败,还可以安慰自己我想做这件事,我只是还没准备好,我只是没有灵感……
她可能是想写小说,但这种“想”又没激烈到让她魂牵梦萦、排除万难非做不可,说到底就是,不够喜欢,动力不足。整部电影,她写的诗歌从来没有读出来过,那么多她单人在各种氛围场景下的思考镜头,不放诗歌真的好可惜。是忘记用了,还是根本拿不出手?!
回顾整部电影,那个写信的男孩、巴拿马咖啡馆的爱情诗,不说有多么好,但至少赤城、可爱,让人动容,她有拿得出手的句子、或者让人秒赞观点吗?没有!都没有!
那个以“我想写小说”开场的“文学梦”,与其说是“文学梦”,不如说是能力支撑不起野心的白日做梦,青春期做这种梦还能让人觉得有梦想有想法,步入社会还这样就只剩尴尬了。不走出象牙塔,不脚踏实地行动,不直面惨淡的现实,梦想怎么会落地成真呢?
这部电影目前看到3个译名,《职场心计文学梦》,《我的塞林格之年》,《当我成为塞林格》,认识不认识塞林格的,都会觉得第一个译名没有后两个吸引人吧。
作为一个没读过塞林格任何作品、不了解他的人,在观看整部电影时,唯有跟塞林格有关的那条线一直吸引着我:塞林格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塞林格有机会看到这些信吗?如果看到了他会回复吗?塞林格和女主之间会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塞林格和那个小出版社后面会顺利合作吗……
在看完电影后,我第一时间搜索了塞林格和他的作品,原来他当时那么出名,那句“爱是想触碰又收回的手”就是他写的,百度介绍“塞林格是西方文坛一怪,成名后就过着隐居的生活,使许多‘塞林格迷’欲罢不能”。
这让我想到了张爱玲,如果把这部电影里的“塞林格”换成“张爱玲”,《我的张爱玲之年》、《当我成为张爱玲》,一切就很容易理解了。
像张爱玲、塞林格这样的作家,本身就自带巨大的流量,超级IP,作品经得起时间考验,人还很有个性,又因为长年避世隐居,任何与他们有关的一丁点消息都能马上引发热度,可以说受众多,商业价值拉满,任何书、任何影视作品,冠上这样的名字,都不愁热度和观看的人。
毕竟曾经有个狂热“张迷”戴文采,跑去纽约,住到张爱玲隔壁,本来说是见一面,后面不甘心,就翻张爱玲扔掉的垃圾,还做了分析和研究,写了一篇《我的邻居张爱玲》,从此她的名字就留在研究张爱玲的资料里,这不,我现在写张爱玲,还会写到戴文采这个名字,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流量生意经吗?!
同样的道理,恶毒一点地说,《我的塞林格之年》这部电影,或者说从原著《My Salinger Year》开始,就已经算好了这笔流量账,说到底,就是在消费塞林格,这一点从电影里乔安娜对待信件的态度和做法就可以窥见一二。
乔安娜在阅读那些狂热书迷的来信时,她被信里的那种真挚、热爱打动,上司玛格丽特说她混淆了同理心和判断力,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产生了移情作用,把自己当成了塞林格,共享了塞林格背后的光环和关注,达成一种好像自己实现梦想的成就感,毕竟她曾模仿塞林格的口气给书迷回信,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不停地跟书迷产生对话,这里我猜测是她想象的,因为她的同事说相信她只做过一次自作主张的回信,就是回给那个学生。(又或者是回了一批人,算一次?这里电影交代得不是很清晰,有确认的朋友麻烦帮忙补充下。)
仔细想想,乔安娜回信的背后,固然有被信打动忍不住想回复的动机,但更深一层想,难道她就没有想借此扬名立万或者变得与众不同吗?以塞林格当时的盛名和热度,只要塞林格对这件事有一点点回应,那么她,作为这些信件的中间人,想必也会借着塞林格的光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吧,这不就是她那个“文学梦”出人头地的一部分吗?!
在广告营销里,有一种营销就是把不知名品牌和知名品牌放在一起,这样借着知名品牌的光环和关注,不知名品牌一下被拔高,好像有了和知名品牌分庭抗礼的实力,这招很好用,但非常危险,一旦这个不知名品牌实力不够硬,得到的反噬是双倍的,在消费者这里就是一锤子买卖,以后看到这个不知名品牌一定绕着走。
看了电影制作幕后,这部电影关于塞林格的书和照片没有得到塞林格家属的授权,从侧面反映了塞林格家属对电影的态度,不信任,不支持。所以那个译名《职场心计文学梦》,某种程度上真是神了!电影说了的没说的,这个译名都说了!
总有些人,望着一本万利的流量生意经,厚着脸皮冲破底线,不用白不用,名声算啥,钱赚了就行,蹭完这个“塞林格”,还有下一个“塞林格”,总之就是铁打的流量生意,蹭不完的“塞林格”。
电影改编自乔安娜·拉科夫发表的同名畅销小说,取材自作家90年代在纽约文学机构哈罗德·奥伯协会工作的真实经历,也就是说电影里的乔安娜后面是写了一本小说《My Salinger Year》,目前也只有这本。
作为电影的主角,剥离“塞林格”的光环,乔安娜这个人基本没啥人格魅力,更像是一个脑子不清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在事业上,她好高骛远,一开始听写全错,不好好搞好本职工作,尽想着找机会跟大作家接触、看作家手稿,上司提醒她才反应过来;她负责处理塞林格的信件,竟然一直到电影结尾了才开始看塞林格的作品,这执行力和敏锐度,一言难尽啊。这也许可以用那个借口,她想写小说,又不是做这份工。但是说到写小说,她又名不副实,不想着修炼自己的本领,靠着塞林格的光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她那个出人头地的“文学梦”,但不是自己的就是不是自己的,实力有多少,看过的人都知道,躲在别人的光环下,那这个“自己”还剩下多少呢?!
在爱情上,她拖泥带水,自私自利。为了“文学梦”自作主张留在纽约,不跟从高中到大学相恋多年的恋人卡尔说,也没有跟人家分手;说是想写小说,结果小说没写,跟一个写小说的唐在一起了。看不出她有任何喜欢或者爱这个唐的点,好像就是孤单寂寞了,把这个唐当过度,而她选了个什么人呢?一个一直叫她boobie(胸部),她反对这个称呼N次对方也不改,根本不在乎她的感受和意见,经常打压她的男人,这个唐说就喜欢她单纯可爱(其实就是蠢好操控),几乎就是把她当成分摊房租、家务的室友、性伴侣、可以带出去展现男性魅力的性资源等等,没看到爱意,只看到算盘珠子蹦出来的算计。后面乔安娜瞒着唐和前男友卡尔见面,纠纠缠缠,看得很无语啊,总之,两人都是一言难尽啊。
在友情上,她也很让人无语。本来是来纽约闺蜜家小住几天,结果她自作主张为了追“文学梦”找了工作留在纽约,按一般的逻辑,闺蜜有男友,而且闺蜜家也不是很大,自己找了工作就是要长期留在纽约,那肯定得出去另外租房子啊,结果她倒好,人家不说,她就不动,还把新男友唐带过去,直到闺蜜主动开口,她才搬出去。咋说呢,她是真的一点边界感都没有,也不为自己的闺蜜着想,只管自己占到便宜就行,现实中真不想跟这种人当朋友。
在看的过程中,好几次她的行为都让我很无语,不知道是不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到她的部分,很多时候我都是在看演员的脸、比例和穿搭,会忘记她是主角,因为一直吸引我看下去的是塞林格。
据说原著作者也参与编剧了,并且同意了导演的改编,这样乏善可陈的主角,这样糟糕的人设,这样平庸的故事,除了利用塞林格的光环赚钱,我想不出其他能达成共识的理由。
电影里提到一个作家蕾切尔·卡斯克,就是她说了前面写小说的渴望超过其他任何一切的渴望那段话,这个作家是真实存在的,她出版了12本小说,最新一本是2020年出版的,也就是说她一直在写作。
而反观《My Salinger Year》的作者乔安娜·拉科夫,豆瓣上对她的简介只有很短的一句:小说家和传记作家,而且她在全网能搜到也只有这本书,也就是说,她到目前为止没有其他的像样的作品,至于是否还在写作不得而知。
根据百度资料,塞林格2010年过世,本片导演也是编剧2014年看到这本原著,查了下豆瓣的出版信息,2014年6月3日出版,按照3-5个月的出版时间间隔,那可以推测,原著作者乔安娜·拉科夫大约是在2013年底完成这本书的。
272页,按一般小说16开(170X240cm)算,每页约990-1120字,除去封面、扉页、配图这些,大约20多万字,按照电影里乔安娜那几乎不存在的文学才华,大概也不用一字一句打磨,从1995年遇到塞林格开始就写到现在吧。
所以,请允许我大胆地怀疑,原著作者很可能就是在塞林格过世后开始写这本书的,想蹭着“塞林格”的流量,在文学界留下她的名字,哪怕是厚颜无耻地躲在“塞林格”的光坏下。
2014年,乔安娜出版这本书,彼时她大约42岁,终于实现了她想要出人头地的“文学梦”,但到目前为止再没有其他作品出版,这大概可以算是电影的另一个结局,也是那个掩盖在“塞林格”光环背后真正的“文学梦”的样子,孱弱、空洞、苍白,沙子堆起的城堡,风一吹就散了。
本来还想分析下几个情节的问题,比如:乔安娜的上司玛格丽特和那台买了没人用的电脑;塞林格和乔安娜的通话内容,是真的,还是存在她杜撰的部分?乔安娜既然一直在写诗,为什么还要说“我想写小说”……
但是我真的写累了,因为这是这部电影的导演也就是编剧的问题,实在懒得吐槽了,人家摆明了就是做的流量生意,我现在已经是他们play的一环了。但是,不管这部电影有多少赞誉,我都要说一声:烂片!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都能成为想成为的自己,放一首周杰伦的歌《红模仿》,就此结尾吧。
“我常常在想宇宙只有一颗太阳
为什么我的影子这么多 这么像
战胜幻象 和我一样
喜欢模仿的朋友们
崇拜是件好事 欣赏是种美德
但走在我后面 我很担心
别人会看不见你
到最后只是一个接一个的分身
这样的鼓励 是否太直接 太讽刺
老师在讲 到底有没有在听啊
我告诉你 做自己胜于跟太紧
最大的敌人就是那内心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