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紫麓戏剧空间
以下文字摘录自导演原话,可能有部分出入见谅。
导演:
12年搜超现实的时候发现林修二,继而了解风车诗社。台湾战后很难谈战前,风车诗社是那个时候的缩影。对用语言创作的文人来说,重新用一种语言是困难的。他们是跨越时代的一群文人,跨越语言的一代。缘分把我和风车诗社联系。它应该要被拍成电影。这些人关心的文艺问题可以和当代对话。
它不仅仅是庞大的,历史的,也是文学内部的。越深入理解,越发现那是个体存在的生命历程的非常特殊的经验。台湾观众看的时候看到台湾的陌生,看到西方的东西反而熟悉,这是一种对自己文化历史的陌生。
不敢说自己建立起了超现实主义的电影语言。日本的理性知性对风车诗社影响较大,整个诗社用现代主义概括更恰当。作为纪录片表达,更多的在文本和文本牵引出来的空间里面做表达,电影/美术/声音互动,我作为风车诗社的阅读者试图去输出。

问答:
Q:解释一下构图倾斜画面变形?
A:这涉及到电影形式如何牵引出历史问题或者文学问题。为什么今天我们看到水平方方正正画面我们就停止了思索。在画面水平不同日常经验时,也是在邀请观众,这个邀请不一定成功,但是一个起点。风车诗社最关心的也是如何在停滞里面把文学往前推,在压迫里面找自由。扭曲是在镜头前面加了滤镜。有观众觉得眼球被轰炸,我想这个视觉疲惫提醒我,风车诗社三十年代是处在现代性初步来临台湾的阶段,知识分子是第一时间走在前面被冲击的人,新时代来了像浪潮一样冲击你,所以是不是也能形成视觉冲击?
Q:声音设计是不是也是和具体音乐有关联?
A:当时是先把影片做了结构以后再做声音,有的地方根据声音做了影像调整。特别选用当时的前卫音乐。光是片头这段音乐就搞了很久,开始挑的怎么放都觉得传统,前卫音乐过度使用后就成为当代的传统想象。也用了一些具象音乐,不一定就是当时背景下会发生的声音,包含我对那个时代的想象。

Q:有没有参照什么其他电影?
A:做电影前后会避免和其他作者有重叠,希望可以创新地联想。

Q:海报上的帽子?
A:当时的西式装扮西式帽子是知识分子时代造型。互文性。那时的音乐家作家这些人共享同一套文化语汇。甚至彼此作为辨识的符码。

Q:为什么它是纪录片而不是其他?
A:必须是纪录片。源自真实的人事物。素材真实。希望尊重。我是站在历史前提下创作的。蛮多拿捏和考量。以历史和文学为前提。

Q:这个里面能不能放入更多东西?(原问题不是这个,这是根据回答提炼的问题)
A:也有人让我放三十年代的白话文论战,也有人让我放其他的,但是那样的话可能要拍几十集。我是希望以风车诗社为内在核心的精神,牵引出其他东西。


日曜日式散步者(2015)

又名:Le Moulin

上映日期:2015-11-10(CPH:DOX) / 2017-08-19(日本)片长:162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黄亚历 编剧:黄亚历 Ya-li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