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大众内心的理想是什么?
反过来想,不相信会怎样。是虚无——焦虑,恐慌,疲惫。
什么能使人从心里萌生希望,变得柔软,饱满,充沛,有弹性?
一是青春。十几岁的人,不知疲倦。
再是爱情。遇到一个随时能唤醒美好期待的人,投入一场和美相关的经历。
还有创造。作为创造者,人掌有所处世界的主动权。
那么诗呢?它是什么?
“认为永恒才有价值的
人,就信赖石头吧
筑造墓石吧。即使短命
也能如花一般
完美无瑕的……“
诗经常无视一些无法战胜的,时间,强权,束缚。
我很多时候,会忘记自己是可以有理想的。比如遇到一群生活能力远超过自己——熬夜时头脑清醒,轻松把车倒出狭窄小巷,在一个月把小店做到七十万的流水——的人;在身体十分疲倦时。
当我诉诸文字,我知道这是身体和先天智力的束缚。另外,当我打下“智力”这两个字,我想到有人说,智商,它既非恒定,也不客观。我同意这个说法,但是猜拳下棋种种在群体里的笨拙,使经验和认知相违背。
比较可行的做法是,承认这些差距,接受这些差距带来的不便。当然,这很困难,也并不总能做到。面对搭乘轿厢里那些聪明勤劳开宝马奔驰的朋友,会有种无力感。不过,这种无力感也不持久。
那么,诗是怎样做的呢?
诗不仅无视,它藐视它们。它不折中,不妥协。
你信仰永恒吗?那就信仰石头去吧!
它不会说永恒虽然看似存在,但终究会在某处湮灭。
也不会说虽然办公电脑里的文字是吞噬青春的蝼蚁,但人总要生存。
它不说这种兜圈子的所谓的事实。
从十五岁到五十岁,不要说这短短的三十几年,更长的历史里,有时狂暴,有时温和,世界对人的限制一直都在。
少年到中年,失去了的,是诗的锐气。
这个变化不会全然发生,所以在有些人身上,还存有少年气。
诗,是要唤醒和保存这些。不是由诗人,而是由读者自己。
唤醒之后呢,被压制带来的无力感就会变成一些更主动的东西,大家大口喝酒不再仅仅是为了打发一个又一个压抑无聊的夜晚,而是为了一桩共同的秘密,一起参与了某个社会与政治的禁制。
一起去参与。

日曜日式散步者(2015)

又名:Le Moulin

上映日期:2015-11-10(CPH:DOX) / 2017-08-19(日本)片长:162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黄亚历 编剧:黄亚历 Ya-li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