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为电影里孩子的眼神而感到难堪、难受、疑惑和无奈,那双不甚明亮的眼神里因为有对希望的向往和对美好的憧憬,所以真实世界的肮脏和恐惧如此轻易就会打碎他们的光。导演像一个面无表情的说书人,没有惊堂木、也不见感叹号、未尝怒发冲冠、未觉花泪鸟惊,他仅仅是摆好了自己最舒服的姿势,任凭窗外电闪雷鸣,他亦无惊无喜语气平淡,任凭听者闻之落泪、看客沉默无语。
全片的基调平淡一如那条河流,下雨天也好,艳阳天也罢,小河已然有了江海的气势而波澜不惊。然而水愈深方愈沉静,任凭河底深邃,还是要将一叶叶窄舟平平静静送往彼岸,送到另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所在。《泥之河》所讲述的故事也是如此,没有太大的感情波动,却囊括了死亡、卖淫、战后、贫穷、私生子等等数个不可忽视的黑暗因素,就此夏日无端掀起波涛。

这是有关成长的故事,我们能听见童年破碎的声音。在看似无可选择的伤害下,接受成人的第一规则:沉默离开,伤害值最大。来不及解释,其实是不要解释;来不及道别,其实也无需道别;来不及将过去细细捋顺,其实无人倾听。有关三个孩子的无忧夏日,在泥沙流淌却依然清澈的河流里,静静随波而去。
影片讲述了小西一家二战后在河流边开了一家小饭馆,一日河流边停泊了一艘船屋,船上住着以卖淫为生的母亲和一子一女,十岁的女儿早早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家务,而儿子小龙与小西结为了好友。小西一家也尽力对小龙一家示好,然而碍于小龙母亲的身份难以过多接触。一日小西目睹了小龙母亲“工作”时的场景,痛苦的从小龙家跑了出去,不再理会这对姐弟。第二天小龙一家驶船离开,小西后悔追船却已是来不及。
在战争刚刚结束不久的背景下,片中出现的第一个退伍男人就因贫穷且与社会脱节的劳作方式,因为马车陷入泥潭中,马匹被路过的车笛吓到而碾死了摔倒的男人。战争中仅仅失去了耳朵的他因为无法融入社会而在战后失去了生命,同样是战争中的幸存者小西父亲对此感慨良多,叹其死的不值。当小龙在小西家唱着爱国歌曲时,小西父亲十分赞赏他作为一个孩子却可以将一首军歌唱的抑扬顿挫,可见小西父亲骨子里军人之血的傲气和荣誉感,生活的平淡和艰辛并未完全磨去他军人的气质,所以面对有同样遭遇却横死街头的患友身死却无力挥洒男儿热血的命运感到惋惜。而这种惋惜,何尝不是对将来自己命运的叹息,年轻时为国家金刀铁马、中年时泥河边做饭持家,不断地妥协成了人生唯一的信条,大概对于军人来说接受起来要比普通人更为不易吧。然而保护弱小之心不变,所以可以在客人当面侮辱小龙时挺身而出,而妻子不知原因也选择默默支持,这样的一家之幸福平和也算令人艳羡。
然而片中却有个细节,小西爸爸曾经不辞而别几天,家里忙的一团乱,当他回来后只是淡淡解释是去见中国的老朋友。结合小龙爸爸战死导致小龙一家必须靠小龙妈妈卖淫为生、御马汉子路上横死、小西爸爸徒留遗憾,三个退伍军人或死或生皆不遂人意,而活着的小西爸爸却有这样的奇怪举动,所表达的应是导演向中国的示好之意以及对战争的反思。
三个孩子的友谊在艰难中体味快乐,双方都试图将自己所能给的最好奉献出来,然而即便是孩童的友谊何尝不算牵一发而动全身:小龙家贫处处受轻视白眼,小西与之交友不仅失去了与其他孩子交流的机会,且两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和阶级教养让两个人的兴趣爱好也难以接近,即便彼此心意相通开心快乐,而不顺之事却一件多过一件。小龙要承受的哀伤和必须要维护的自尊,小西作为他唯一的朋友,必然也会承受和帮助其维护。这是成人避之不及的事,小西的崩溃和逃避可以理解,只得惋惜。
并非人人都有一颗强大的灵魂可以承担另一个人的痛苦,所以我们都是凡人,只能承担起作为亲人角色的重担。影片画面常有一边留给半堵墙,或是静静卧于左边右边给人压迫感,或是立于中间作为分割线,分割着简单的快乐和难解的人生。人们有时依靠它、有时被其阻隔,墙在陆地上变成了河流的化身。
而这一切,仅仅只是泥之河的一个角落。随着河流渐飘渐远的船屋也许凝固了导演对日本未来的忧愁,小西父亲看报时有报中对“太阳族”的详细报道,可谓日本堕落的一代,这艘船屋既有堕落也有贫穷更有向往,然而却不知驶向何方,其中深意之远可想而知。

泥之河泥の河(1981)

又名:泥河 / 泥水河 / Muddy River / Doro no kawa

上映日期:1981-01-30(日本)片长:105分钟

主演:田村高广 加贺麻理子 朝原靖贵 柴田真生子 樱井稔 藤田弓子 

导演:小栗康平 编剧:重森孝子

泥之河的影评

puti
puti • 好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