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伏地魔从邓布利多的坟墓中取出老魔杖的时候,我就有预感:电影快要结束了。果然,在银幕仿佛暗下来很久之后,放映厅内的灯光亮了。人们纷纷离场,可我还是有些不舍,依然坐在位置上,听着熟悉的音乐,看着简单的字幕,希望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

    影片一开头就充分显现出它秉承了“篡改原著”的传统。记得在读原著的时候险些让我流泪的“达力与哈利告别”的情节被完全删除,转而表现书中用对话形式带出的“赫敏修改父母记忆”的画面。不知大卫•叶茨是不是认为女孩儿和亲人之间的情感更令人动容。并且影片中弗农姨夫一家在搬离女贞街时并没有巫师的陪同,而是自驾车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他们一直生活的家。这一段很明显被刻意淡化的情节无论于情于理都不符合正常人的思维与情感方式。

    接着是凤凰社成员转移哈利的过程。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的体形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在各位志愿担当替身的人(除去蒙顿格斯•弗莱齐)喝下复方汤剂变形后,他们肆无忌惮地展示着哈利的身体,开始当众换衣服,由芙蓉伪装的“哈利”则可笑地穿着女性内衣。影片中疯眼汉穆迪只给每个替身发了一套同样的衣服,而没有一个冒充海德薇的雪枭标本。为修饰这一改变,哈利一出家门就把海德薇放飞到空中,正是这一点为几分钟后的另一重要线索的改变埋下伏笔。原著中在摆脱食死徒的追踪时,哈利的一个“除你武器”咒暴露了他的身份,导致伏地魔直接攻击了真正的救世之星。电影里把暴露哈利的“罪魁祸首”设定为海德薇,理由是追捕过程中海德薇为保护主人挺身而出却被击中,也让食死徒认定此人是追捕对象。原著中被放置在摩托车斗里的海德薇被乱飞的阿瓦达索命咒击中,虽然不算死的英勇壮烈,可起码是合情合理,还让我感动了一把。电影里猫头鹰最后的行为被解释为一把双刃剑着实让我无法接受。再说转移的最后,本应是海格和哈利先跌落到唐克斯父母家的园子里,然后通过门钥匙到陋局与大家汇合。影片为缩短时间和削减演员片酬,让他们两人直接掉进了陋局前的水塘里。不过海格弄湿头发后的无奈表情还是十分可爱的。

    接下来我认为负责翻译的工作人员出现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乔治•韦斯莱被斯内普的“神锋无影”咒击中而少了一只耳朵,却还是和同胞兄弟弗雷德开起了“洞听”的玩笑。英文中,“脑袋上有个洞”和“我是英雄”在某个单词上有读音上的相似,因此才会有这样一个笑话。原著翻译时,译者很清楚地注意到了中英文的不同,所以把“我是英雄”译为“动听啊”,使读者更易于接收这个西方式的幽默。可电影的译者则很敬业很老实地将英语台词直接译为中文。我相信在场很多没看过原著的观众根本就没明白这里发生了什么,因为此处电影院里并没有笑声。

    下面一处破绽出现在比尔和芙蓉的婚礼上。或许是导演不想费口舌去解释太多,以致于参加婚礼的哈利并没有化身成韦斯莱家的巴尼堂弟,就这样堂而皇之、大摇大摆地出席,全然不顾自己与周围所有人的安危。不仅如此,他还主动找人聊天谈话,而不是低调地独自躲在角落。

    坏处找了那么多,总该说点儿好的了。全片最令我感动的当属“多比被刺中而死”的一幕,编剧给这个自由的小精灵加的几句台词都很符合人物性格,也相当感人。看着这个酷似普京的家养小精灵临死也不能自己闭上眼睛,我真的难过。读书时是为多比的死伤心,而看电影时却是为又一个重要人物的离场而难过。小天狼星、邓布利多,现在又轮到多比,他们的去世是因为故事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结局的临近。当电影散场时,我所感受到的不是满足,而是无尽的失落。每当我想到明年六月就要看完最后一部电影时,心里就止不住地空虚起来。“八零后”有黑猫警长、变形金刚、大力水手、龙珠……可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哈利•波特就足矣。如今,这个黑发戴眼镜的魔法师即将完成他最后的使命,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在每个追随者心中留下一片巨大的空白。对于必然会袭来的失落,我没有任何解决方法。因为,哈利•波特是一段不可替代的美好记忆。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2010)

又名:哈利波特7:死神的圣物1(港/台)/哈利·波特与死圣(上)/哈7(上)

上映日期:2010-11-19(中国大陆/英国)片长:146分钟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艾玛·沃森 鲁伯特·格林特 海伦娜·伯翰 

导演:大卫·叶茨 编剧:斯蒂芬·科洛弗 Steve Kloves/J·K·罗琳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