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06-30

夜半歌声:听!夜半歌声

观赏上世纪20-30年代的电影,总绕不开片首那段冗长的演职员名单。
我习惯性的跟念。
“田汉、冼星海。”
“怎么?”朋友问道“他俩是gay?”
晕!如今这个时代,两个男人的名字并排码着都是段暧昧!
------------------------------------------------------------------------------
田汉与冼星海,两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前者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后者是创作出《黄河大合唱》的曲作家。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而言,他们的作品,听过,但仅仅是听了冰山一角。古早的旋律,随着时代的推移早盖上了厚厚的灰,鲜有人知。
事实上,在1937年,冼星海为电影《夜半歌声》创作的“热血”“夜半歌声”“黄河之恋”三首插曲都曾传唱一时。由田汉所填的一段“人儿伴着孤灯,梆儿敲着三更”更是成为了当时小青年写情诗必引之句。旋律之悠扬、词句之琅琅上口可见一斑。可以说,配乐与插曲,是此次观影经历最大的收获。
电影开场,在钢琴伴奏下,云开月现,一盏孤灯从门缝隙中缓缓伸出,引出一位貌丑陋的老者。而后,风声大振,黑影攀上高墙。歌声渐起“人儿伴着孤灯,梆儿敲着三更,风凄凄 ,雨淋淋,花乱落,叶飘零。”在配乐与画面的共同作用下荒凉、阴森的气场渐渐铺展开来。韵律美与造型美的结合创造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放到今天来看依然震撼。
较之配乐的给力,本片的配音多少有些“怪”。是那种典型的解放前风格,侯宝林在相声中挖苦过这种配音,不分平、上、去、入,从头到尾全是一个语速。再加上台词过于舞台化,动不动就“啊!霞妹”很有几分喜剧效果。男主角那句“你以为我这些年来只想着女人”更是引爆全场。看来大家的笑点都长到一处去了。散场时,还听见有人说“要是不张嘴,两位男主演还算是蛮帅的”。
据传在1937年《夜半歌声》上映之时,曾遭受过非议,原因是这并不是一个原创故事,其创作灵感来自与好莱坞著名恐怖片《歌剧魅影》。事实上,这两部电影在故事构架上差别很大,即便是有所借鉴,也绝构不成抄袭。《歌剧魅影》讲述的是先天畸形的音乐天才爱上女歌者,并不息一切代价使其成名的故事。而在《夜半歌声》中男主角丑陋的相貌不再是天生,而变成了遭人迫害,这使得他藏匿剧院的目的更加复杂。革命、复仇等元素的加入,打破了原有的构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故事体系。
与前作相比,《夜半歌声》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它是一部有声电影。而拍摄于1925《歌剧魅影》则是一部默片。(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于1927年)在有声电影尚未普及的年月,即便是善于歌唱的剧院幽灵也只能沉没。还是感谢一下有声电影技术吧!使我们能够隔着久远的岁月,听到《夜半歌声》。



夜半歌声(1937)

又名:Song at Midnight / Singing Voice in Midnight

上映日期:1937片长:119分钟

主演:金山 胡萍 施超 

导演:马徐维邦 编剧:马徐维邦 Weibang Ma-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