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04-25

黄土地:黄土地上的寓言

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是第五代导演的扛鼎之作,它在电影风格和语言上形成一种新的影像,并深深影响了整个第五代导演早期的叙事倾向和风格基调。

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陈凯歌导演擅长利用大片大片的空镜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了平铺直叙和主观陈述,给观众一个机会去揣摩、去思考、去回味。如,一开场,电影呈现的就是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山峦和深浅不一的沟壑,没有掺杂任何具有现代感的配乐,纯粹是最原始的呼啸的风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导演是在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片土地。这样的开场不仅很好的表现出黄土高原拙朴浑厚的特点、渲染出影片大气磅礴的气势,更是让观众主动地融入到这个故事里头,成为戏中的一员。又如,顾青的到来使翠巧看到了绚丽多姿的外面的世界,她的心起了波澜,不愿意再固守旧有的生活,她渴望走出大山去延安过新生活!然而现实却让她失望了……在这一段中,空镜头频频被使用,无论是连绵的山峰、湍急的黄河、还是翠巧家忽明忽暗的烛火,导演希望通过这些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再如,在某些情节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空镜头也被派上了用场。
长镜头。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在这部影片中,导演采用了长镜头静态摄影。我印象最深的一处是在影片第十四分钟,翠巧爹在和顾青聊天,翠巧爹坐在炕上沉默着,脸上的皱纹像是一刀一刀刻上去的一般——像极了罗中立的那副《父亲》。有那么几秒钟,感觉镜头仿佛也沉默了,万物都凝滞了,只有说不出的苦难以及随之而来的说不出的压抑。长镜头的使用由于不会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因而更有真实感和可信度。导演选择长镜头,我想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真实生活、传达出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内心所承受的痛苦和煎熬。在影片中,翠巧要去黄河边挑水,她总是先放下扁担、提起一只桶舀满水、接着提起另一只舀水。这样的动作,导演却用了三次。每一次,必定会有一段对黄河的特写镜头——黄河水流的迟缓而凝重,我们的心也随之一次次地往下沉,开始明白也许翠巧始终是没办法改变自己的悲剧命运了。


《黄土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生活在陕北的少女翠巧在延安干部顾青的影响下,为了逃离不幸的婚姻,追求自由和幸福,在一个大浪滔天的夜晚驾船出走,最后被吞没在滚滚的黄河水中。这是一个发生在黄土高原上的悲剧,恶劣的地理环境使这片土地贫瘠荒芜,使这里的人民落后愚昧,翠巧是这片古老土地上年青一代追求光明的殉道者。
这样的题材并不新鲜独特,情节也没有任何优势之处,但是,在陈凯歌手里,《黄土地》成为了一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一部作品——平心而论,那个时候的陈凯歌的确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因为,他是个电影诗人。陈凯歌从第五代导演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一种独特的气质:居高临下的大气,粗犷豪迈的阳刚之气。他用寓言一般的电影语言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这点在《黄土地》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譬如《黄土地》中一些场景的空间分布可以说非常极端,黄土成了主体,蓝天被推的很窄,而人物则被放置在画面的边缘上,两相对比之后人就显得极其渺小了。另外,我之前提到的空镜头中,对远景的刻画也可以体现出这个特点。
他的诗人气质还体现在色彩运用上。无垠的黄土、大红的花轿、黄褐色的黄河、洞房中红彤彤的一切……仅仅只是几种简单的色彩,黄土高原便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当然,不论从什么方面去分析,这部电影里最出彩的一场戏一定是腰鼓阵。没有任何铺垫,导演直接将镜头对准了延安的腰鼓队——一群充满热情、激情豪迈的男人们。白色的头巾,藏青色的棉袄,依然是陕北男人最平常的打扮;但是在红色腰鼓的映衬下,多了几分喜悦和畅快。当他们敲着腰鼓尽兴起舞时,天地为之震撼。导演很聪明的将摄影机放在了腰鼓阵中,随着他们的舞蹈,镜头中的天、地、山都在跳动,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被这份激情感染、打动。这是不同于翠巧她们所处的一个新世界,是翠巧们为之神往的地方。这样的场景既是为了让我们感动,又是在升华翠巧的悲剧命运,它告诉我们翠巧不会白白地死,她所追求的光明终会到来!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寻根文学”的特点是: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这刚好契合了第五代导演们的风格。
在这一时期,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是很纯粹的文化电影,像《黄土地》、《孩子王》、《边走边唱》,他一直试图通过自己的电影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进行反思。他的反思是全面而深刻的,因而更具批判性,也更凌厉。就像是在《黄土地》中,他利用土地、民俗与人物的命运,反思了中国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特性。到底是什么在阻碍我们民族向前发展,看了这部电影后,大家应该都会有所了解的。
他的电影充满了思辨色彩,他喜欢在传统的故事层面上加许多象征或隐喻。这些象征或隐喻都展示了“特定的时期历史的延续性和变革性,对民族生存方式的思索已经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上认识社会,理解人生,使其作品对现实的审视跃入较高的哲理层次”。就拿《黄土地》为例,在影片中,凝滞的黄河、人和山的对比象征着千百年来中国农民承受的苦难;翠巧家门上贴的那幅由圈圈构成的对联,则含蓄地表现了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人文阻碍。
暂且不说最后影片成功与否,他的这一举动使自己的电影来得更加深刻。应该说是那样的一个时代成就了他,他也成就了那个时代。近几年,陈导也拍了几部票房不错的电影,像《无极》、《梅兰芳》之类的,他本人出镜率很高,大家对他和他的电影也更加了解,然而我却觉得他在走下坡路,有种江郎才尽之感。他没了灵性,没了锐气,没了思辨力,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华丽——徒有其表而已。
所以,当我们从浮躁的、华而不实的大片中抽出身,再回过头来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这些电影人和电影作品时,会发现陈凯歌原来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怀念那个时候的他和他的文化电影。

黄土地(1984)

又名:深谷回声 / Yellow Earth

上映日期:1984(中国大陆) / 1985-08-10(洛迦诺电影节) / 1985-09-10(多伦多电影节)片长:89分钟

主演:薛白 王学圻 谭托 刘强 

导演:陈凯歌 编剧:张子良 Ziliang Zhang/柯兰 Lan Ke/陈凯歌 Kaige Chen

黄土地的影评

芋
芋 • 黄土地
绿鱼
绿鱼 • 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