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犬的故事是电影最初的译名,小时候在央视电影频道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时候的译名,也是最贴近日文题目《ハチ公物語》的译名,那时还没有美版,忠犬八公物语这译名看起来像后来受美版影响改的。日版讲述八公的忠只是一个方面,它更是在用八公的视角去勾勒那一个时代的样子,在人情冷漠的背景之下,来自教授,菊三郎和站前小贩的那些温情就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有个很有趣的细节:虽然八公的故事就发生在日本,但恰恰美版讲述的故事比日版更贴近真实的版本。资料中真实的八公的故事,只提到了八公多年来在涩谷站的等待,但没有说八公一次次被抛弃最终流落街头的部分。但这不妨碍日版比美版精彩,相反,日版在真实版本基础上的“添油加醋”更能体现出编剧的用心,因为现实故事里还有这么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事实:
“1945年8月14日,八公铜像被铁道省滨松工机部溶解用于机车头的生产”。好一个“溶解用于机车头的生产”啊,一个小小的铜像能有多少金属,它就那么刚好在日本宣布投降的前一天被拿去“溶解”掉了。多么疯狂的一个时代,让我想起了五十年代的我们为了大炼钢铁也溶解了(此处省略一百字)。
在军国主义抬头的日本 ,八公铜像被溶解前一定少不了无情与嘲讽,“一条破狗而已,还立个铜像。。呵呵,拿去投入真正的工业生产吧。。挺好,早就觉得它碍眼了。。”这一点,很可能被敏锐的编剧捕捉到了。电影最后镜头慢慢拉远,八公在人来人往的雪地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没有一个人上前关心。
编剧和导演用了很多细节来刻画这种无情,比如站边小摊上,一位客人在读的报纸上写日本在奉天(沈阳)告捷,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是这些无情者茶余饭后的一针兴奋剂,只见他转头就嘲讽了八公。站边小摊的老板与其争吵最终大打出手。然后,这位站边小摊的老板就不见了踪影,影片没有交代原因,比如是被警察带走了还是被强行驱离了涩谷车站。
总之,八公在他生命的最后,环绕在他身边的是一个个匆匆路过的无情路人。教授离开了,忠义的菊三郎和不愿收留八公的无情妻子争吵后离世了,有情有义的站前小贩为了八公的尊严大打出手后也离开了。有情者相继离去,不胜唏嘘。
最后讲一个我没有搞懂的细节:影片里教授的女儿名字是上野千鹤子,刚巧日本有一位著名的学者也叫上野千鹤子,日本姓氏本就不容易重复,上野也不是一个大姓,这个同名同姓仅仅只是一个巧合吗?还是导演或者编剧和上野千鹤子有什么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