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返老还童比,社交网络的客观性和简洁度大为提升。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整个故事离人物传记的距离很大。我不知道全片究竟是想表达一个成功者的失败之处还是一个失败者的成功之处。没女人爱,没朋友说话,没伙伴放心,他需要的是一间办公室,一群埋头苦干到连门铃都置若罔闻的工作者,还有他最爱的——电脑、网络、代码、FACEBOOK. 是人都会觉得这样的人不是孤独死了么?可就是这么孤独的人,人家还成了身价过250亿的大富翁,即便是上个法院赔个几千万或者几个亿的也不过像是抽掉几百cc的血,抽不死人。

Mark接到那对双胞胎禁止令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们这么做根本不是为了钱,只是因为失去了上天的宠爱”。其实到最后爱德华多起诉的原因也是一样的,他不是为了那个从34.3%骤降到0.3%的股份,而是实在想不通凭什么半年的时间就让自己这个“开国元勋”变成了那么不重要的角色、难道因为半年在纽约忙自己的事儿就该被加州的你们遗忘?现在你们做出这么赤裸裸的事要把我T掉,也就是说之前投下的19000美元是在利用我?你根本就没把我当过朋友?想到这里爱德华多的结就已经解开了。

他代表着全片所说的一类人——尴尬的生活者,终日周旋在亲情爱情友情之间,对老爹的钱、女友的胸罩大小、和朋友牛B的技术津津乐道,可是无论是老爹、女友、朋友,其实一个也不了解,只有他自己心中知道自己是被动的、懦弱的。看到一张禁止令,害怕了,想想朋友,算了,挺一下;看到自己很讨厌的人在自己赞助的办公室里悠哉悠哉地指手画脚,冻结掉资金账户,想想朋友,算了,挺一下;被小气的女人缠到受不了,竟然还帮着买了围巾,直到被朋友召唤了一下才下定决心甩了她;徘徊了那么久之后,结果竟然自己被耍到无极限,没办法了,上法院吧。

那对双胞胎是一样的道理,其中脾气比较冲的那个是为了财,脾气比较温的那个是想表现得绅士。196cm,100kg.运动员,帅哥。可他们还是缺成就感。第二名意味着最后一名这种大道理他们也知道,不过又有谁不知道呢?与其有等待着别人邮件的这份耐心,不能干点更有意义的事?与其生别人的气考虑怎么制裁别人不会反思一下自己还真是很欠缺创造力?6500的赔偿金不会令他们感到欢快、就连第一名也很难令他们感到欢快。因为他们真正需求的是优越感是得到的快感而不是单纯的荣耀。这就是当下社会活动者的代表,市井之徒。这类人可能家里有极有财富的老爹老娘撑腰但终有一日这些人会从市井的最高层坠落到最底层,总之他们不可能突破“市井”这个瓶颈。自己或许有想法有抱负又不足够坚定。底气百分百,行动不足。

至于主角Mark,我想大卫芬奇并没有刻意指责或是表扬的意图。因为无论是去指责或者表扬他都太过困难。全世界也很难有第二人能成为Mark这样的人,也很难有人愿意成为那样的人。无论在法庭还是日常生活,瞧他的眼神是清一色的淡漠,那是一种中了毒的眼神,那是一种中了毒还是可以不断强调着自己没有中毒的眼神。这眼神倘若要认真地注视一个人,那将是全部的忧愤和信托。倘若轻盈地压低眼皮,立即流露出杀伤力无比强大的藐视;倘若是在观察着外面是不是在下雨,那只能说明你对他来说就是个屁。他做的一切都很潇洒坦荡,灵感乍现的时候他可以用冲刺跑的速度回宿舍,即便是把女友贬低到一无是处也丝毫不介意凑到女友面前挨批。除了肖恩对爱德华多行使的语言冷暴力之外,Mark没有一次觉得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故障,觉得哪里出了错。这里至少可以为Mark证明一件事,无论如何他还是拿爱德华多当朋友的。只不过他的这种坦荡进化到了狂热的偏执和极端。不过所谓极端,也不过都是世人自己去定义的。对于Mark,兴许他觉得自己做出来的事就是恰如其分。这种执着又有什么对错呢。

倒是大卫芬奇,总喜欢记录那些超乎寻常的存在或非存在,从中挖掘出人类无穷的新意。新意是什么呢?Mark Zuckburg这个人本身就是个新意。在FACEBOOK诞生的那些岁月里,FACEBOOK就可以算是全世界最大的新意,今天的新意在哪里呢?或许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另一个国度的某一间宿舍的电脑里上演着,但我们确定,那不再是FACEBOOK.这里我不得不说中国人实在太喜欢抄袭了,腾讯的我就不说什么了(大家懂的),校内(人人这个新名字实在SB)压根儿是搬FACEBOOK的,最叫人气得屁颠儿的就是那么多用校内的竟然还不知道它的老祖宗其实叫做FACEBOOK. 我们今天真的不大害怕缺少FACEBOOK这样的东西,可是我真的很怕我们缺少Mark这样的人。哪怕他就是个贱人,就是个大傻X.可我觉得这个世界需要这样的傻X. 文化不仅在于过去,还在于现在和将来,我们今天还可以说几千年前孔子留下了什么,还可以说在不久的几年前出过这样一个叫做Mark的年轻的亿万富翁,那么几百年以后当我们的子子孙孙为我们盖棺定论的时候,我们能给他们留下什么。他们会怎么评价我们呢?我们有责任证明,我们不是很废的一代。

如果非要将人与Asshole进行定性的比较,那我会把影片最后那句改成,No one is an asshole but everyone tried hard to be.只不过这句话在不同程度的人身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结果。让我最欣赏的是大卫芬奇把时代的复杂性渲染得很好。就好像上世纪前半叶还在为逆走的时钟叹为观止一样,我们今天徜徉的迪斯科的炫目灯光下,徜徉在强大的网络里,徜徉在疯狂的追求和一本正经的控诉中。我也说不出这好还是不好,反正这就是一个时代必须发出来的光,必须令每个人都可见的样子。唯一的期望的只能落在人身上了。反正人做的一切终究也该是为了成全自己。

最后拿creep的歌词激励激励自己。

But I'm a creep, I'm a weirdo.   
 
What the hell am I doing here?   
  
I don't belong here.   

I don't care if it hurts,   
 
I want to have control.   
  
I want a perfect body,   
  
I want a perfect soul.   
  
I want you to notice,   

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2010)

又名:社群网战(台) / Facebook的故事 / 脸书狂潮 / 该页无法显示(豆友译名)

上映日期:2010-09-24(纽约电影节) / 2010-10-01(美国)片长:120分钟

主演:杰西·艾森伯格 安德鲁·加菲尔德 贾斯汀·汀布莱克 鲁妮·玛 

导演:大卫·芬奇 编剧:阿伦·索尔金 Aaron Sorkin/本·麦兹里奇 Ben Mezrich

社交网络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