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没记住,他们就死了。那么浅的水都没人去救她,被嫌弃的生命如同草芥般。
(其实按理说:这类电影并非我心头之好,我更喜欢那种宏大叙述、壮大瑰丽的场景和历史感。但总体看下来其实还好,有句话说得很好“没有入世,何谈出世?”真正的了解应该是“已是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 一开始我是看了几篇解说感觉有点兴趣就去看电影的、说实话这类极似“纪录片”的电影解说基本就能讲得好详细了,但看了电影跟着去走去体验是不一样的、可能这就是经历的可贵:不然又怎么会存在“永远没有真正感同身受”的控诉呢?旁观者的角度跟当局者是不同的。……它给我的感觉像一位还小却经历了很多但因为没人教它就靠自己摸索出来的一套对世界认识的悲观视角。……它在这个社会它正在感受/触摸着那些本不该由它这个年纪接受的东西,它冷漠地跟我诉说着、没有控诉所举一些皆为控诉:这个世界对它的压迫告诉它“世界本就如此刺骨冰凉”,但是它又怀着希望认真走着。可真是个口是心非的孩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开始马有铁(老四)跟曹贵英被他们哥哥嫂嫂凑倒一起。
〈因为看的是电影,没有解说纯记录片式的对于人物关系+剧情走向会有一点模糊,可也正因是视野观看所以感觉/视觉体验、感受场景环境增添人物印象是非常不错的。看完小说再看电影可能感触会更深些?…但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挺明确的,这些关系只是细节类的玩意、不知也无妨。〉
后边呢,因老四是🐼血、而张有福正需此类稀有血型献血,这两位一生一直被嫌弃被忽视且被迫的凑在一起夫妻才如此“幸运”地得到大家的重视。(被迫凑数想来发生在任人身上都不会开心的,因为不由自己掌控的命运会有一种渺小无奈的宿命感存在。那种深知一切又无法改变而且还不敢控诉的感觉就如同:等待被宰杀的羔羊般。被宰的羔羊尚且还能得到屠夫怜悯愧疚的祈祷呢,而他们只能睁着眼睛瞧着看着自己被扒皮抽骨地折磨却还活着。)隐入尘烟里的人是冷漠的,是残忍的。夫妻俩开始是不想献血的、您知道的:老四怕🏥,既然连医院都怕又怎么可能不怕扎针抽血呢!?…而且他们有关抽血的内容都是跟医生讲悄悄话不告诉他们夫妻俩的😅,被扎针的人连知道具体内容的权利都没有。。。像《活着》里福贵的儿子为了救镇长夫人一下就被拉起抽干血死了呗,合着隔这唱哪出呢…一开始老四要买长衣服给贵英因为这样可以遮住屁股不让人笑话让她有自尊,对方因为有求于老四就帮忙买了送给他了、是的送了就送了才80块买的,然后还以这要挟人去献血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嘛,后边又有哪一件帮他们俩的捏?记得后边记粮价时:老四说是衣服钱是借的从粮价里边扣就行、他们还真就扣去了连句说辞都不留。。。嗯,自私确实都被凑齐了。
(说实话,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很累的,但一步步的退让只能换来对方的得寸进尺。比如家里人的冷眼,没有电视去嫂子那边看被嫌弃;当然这没什么,因为对方也没做错什么,是对方的私物即使是家人但被拒也正常。可某些暗地搞小动作从中谋利的人就很恶心了啊,况且对方还帮过你哩?商人心态再怎么也是该停停的。……其实也有因为是艺术所以有过分添加的层面,但不能否认确实有这种情况存在的!这类影片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是揭露是告诉我们社会有这么个事存在、希望得到我们的关注。所以展现最糟糕的情况也没啥?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尽量学习,比如他们俩身上可贵的品质:相互慰藉扶持、虽然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却仍坚持地把路走下去。最开始让我感动的是他们身上那份纯粹/纯朴,其实他们还像小孩子一样对冰凉的世界怀着希望。)
让大家唤起感伤/遗憾印象的场景太多啦,比如:最初耷拉脸的结婚照,好心反被利用,贵英的尿失禁都是在受压迫感到不舒服出现的,贵英颤抖的手和贵英的病、环境不好的时候没病等环境变好了突然就病了,那么浅的水大家都在旁边都看到了却没人救她,老四放驴走的时候驴回头等好久都没走而老四一走刚建起的房子就被家人为了拆迁款拆除了,“人不如畜生有情、命不如钱财值钱”。
(我一直认为过于功利化是一个贬义词,但总有人将它当成为自私辩解的说辞。我是有看到一条评论写得很好:他们污染了爱情却说没有世间没有真情,他们为一点利益而变得毫无人性却说没有世间没有温暖。……“指责总是很容易”,在自己立场对他人的事不加以思索而进行斥责总是很轻松;因为这“完全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而且还有可能为自己谋利”何乐不为呢?如:三体中程心的自我辩解真是一绝、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我们总有一天要跳出自己狭隘的视野,不应该只停留在自己身上;不是说就一定要将人类看扁、被迫投入虚无的怀抱,而是那些“执我”容易反噬局限住自己;况且不正确/盲目的认识可能会把自我推入一个残酷冷漠的境地、在那不相信任何事任何人陷入一切都是阴谋诡计和狡诈算计的被害幻想中,这时就可有能会落入盲目执着变强为它而不择手段并无视法律等公共契约的执念中被迷雾困扰迷惑认知←讲得比较中二一点,就是修仙中的入魔/着相了。……当然不是说“仇恨”就不好,仇恨这种执念力量能给人带来强劲的行动力+无比坚定的精神意志,这是从好处/价值方面说的。但它本质是情感上头,这时可能会因对事情认知不清晰而陷入极端的境地,导致整个人背弃初心走向一条自己曾厌弃的道路。~靠情绪力量捷径带来的行动力可是有很大副作用的哦←不然为啥修魔时阶级升得快的同时还伴随着危险捏?)
最后,其实我还蛮喜欢be结局的,也许可能骂作者安排剧情的狗血,但其实:不是正因为遗憾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会珍惜嘛?要说里边最好的就是他俩的纯粹啦〈比如:1.为麦子除草时贵英不小心把麦苗铲了下来,老四说麦子像人一样都有各自的命数嘞既然都割了就扔给其他麦子当肥料吧、但是贵英又种了回去。…这不就含着希望嘛?2.还有他们俩都给过那位认为麦子苦的人送馍馍3.怕燕子因人类拆迁而受无辜伤害便去赶走正要下宝宝的燕子。〉话说,理想主义者!真的我哭死。面对冷漠的现实但却怀着热情去拥抱的意志很感人的好不好。后边都死了可以是衬托“冷漠的现实”,但也可以是上帝视角的让我们学会珍惜。(生命的渺小跟死亡的恐惧亘古不变的话题嘛,俩凑一起直接呼吁出人生意义的追寻啦。(*´I`*)像西西弗神话加缪认为的认清荒诞的方法不是沉溺/感受,而是反角度的反抗:人生的意义在于反抗荒诞。认清生活后去拥抱生活,这就是面对真实又是面对现实。)
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
补充:
……又看下影评,在同行衬托下此类影片确实算好的了。然后大家又说脱离真正的农村生活,确实,在恶劣的环境下大多人的良心都湮灭了;而且在魔幻现实中,女大学生被拐卖进穷苦山村卖给老汉锁起来生八个孩子的事又缕见不鲜、大家对房子里🐘被忽现的态度愤愤不满而又出来此类赞扬农民朴素纯粹的影片自然心生反感。不过再怎么说,脱离愤懑角度去看此类影片之时,此部电影确实比同行不知好上多少,对于文艺片来说现实确实被美化更理想化了;怎么说呢?虽然大多数农民都像大家说的那样会打老婆、态度恶劣啥的,毕竟认识不足又受压迫从而带来的心理障碍+认知缺陷都是很明显的;不过虽然现实大多没有但不代表就真的没有、艺术多是美化/理想化的,而且在苦难中纯粹更能让我们唤起生命的纯洁干净感、而非单纯是愤懑与失落的情绪同情,相比于单纯为生气而生气将对不作为的愤怒发泄在一切与它有关的事物上、客观理性地看待这部作品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肯定要允许批评与对立的存在,有人选择反抗、有人选择面对它的真实,这很正常、毕竟凡事皆有对立的两面;双方我都能理解,但我更站这部影片真正的意义,而不是单纯的因愤怒就全盘抹杀与否定、如果是这样那跟文革时期贴大字报与买办也没什么不同了不是吗?所以我还是站在赞美的角度。)
……然后还想补充下,其实看到贵英被嫌弃以及夫妻俩被暗地剥削都蛮伤心的。让我想起在三体中一直感触最深的那句话“不要返航,这里不是家!”,被世界嫌弃抛弃的感觉是非常难受的;特别是最后那么多人看着贵英掉入这么浅的水中都没人就救她;或许吧?唯有死亡/逝去才能唤起人的良知与珍惜,过于纯粹的人是不容于世的、这也是美好落逝的可惜感/一种空镜。
(说实话,虽然世间丑恶皆多、但应该赞扬的并非丑恶;世界需要歌颂美好、向往美好,唯有如此才能将社会氛围导入一个好的风向,这也就为什么艺术如此理想化的原因;但歌颂与封禁一码归一码←人还是要首先认识恶才能识得善的换句话说就是“不知恶怎知善?”,不能一味的封禁、单纯的歌颂,这俩类无论是哪一个走向极端化带来伤害的都是不可磨灭的;首先一味地封禁会让人不知道什么是恶?而人这种好奇心极强的动物就会主动探索,如果再加上没有正确的引导之下就很有可能扭曲走向违法之路,所以相比于单纯封禁、“引导更为重要,不然也是“治标不治本”;另外,若在封禁的前提下一味的歌颂就很有可能会引起人的反感,比如“房子里的🐘你看不见却叫我盲目地向善叫受你们的压迫!?”这样就会像前段时间的“二舅事件”一样引发人们的反感;正确的做法应是把房间里的🐘先解决付起责任心给群众安全感,然后正确地“引导群众、既不盲目歌颂也不单纯封禁尽量调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这样才能让群众安心也能正确地引导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