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有失望。首先导演很会拍,视听语言出彩,不乏有陈凯歌《黄土地》的震撼感,然后画面构图、光影、色彩等等都美的像米勒的油画。然而仅仅是这样了。虽然农村拍的很真实,但是导演一直在展示“是什么”,没有更深层次的探讨“为什么”,这或许导致了故事的感染力不够,让人产生了一种匆匆罗列故事的感觉,进而不容易让观众走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两位主演台词是很少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主要要靠表演来诠释角色,表达情感,这很难,更何况大部分是业余演员,因此零星出现的台词就格外的显眼及重要,既要对味贴切,又要让人印象深刻,但有铁的一些台词不像是农民说的倒像是诗人说的。整体总是感觉欠那么一点火候,有铁、贵英以及乡村里的乡土气息略显扁平,用小津的话说就是“余味”不够。
我们经常会说第六代的导演们的作品关注的是“小人物”,这种小人物是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拍他们的电影天然的也会带有一种“苦难”的性质,但是我们细细的观察第六代导演们的优秀作品你会发现他们不仅仅是在单调的罗列小人物的“炮灰”一般的生活状态,他们是把小人物放在大的时代变迁中,表现他们的被裹挟被挤压,一种无奈与无力感油然而生,这中复杂的关系,以及小人物身处这个系统中的应对方式是可以引发观众思考其底层逻辑的,而不是无脑的同情或者战队。
我们观影被感动,不能仅仅停留在苦难的层面,苦难的东西太多了,拍了苦难就是好电影吗?苦难是表象,能不能透过苦难的表相看到苦难底层的逻辑和结构,被这底层的逻辑和结构感动,这才是作为观影者的进步,同时也是创作者所要追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