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结论:一部以为苦难代表着真实却充满想象的电影。
电影距离上映已经过去了很久,应该关注者无几,刚刚想到了这部电影,所以来斗胆谈谈。
当时在电影院看到前半部分时,我还挺喜欢,用一种脱离生活的诗意讲述人与土地的联结,因为它足够悬浮,所以能够很轻松地喜欢。
但是没想到后半部分情节急转直下。女主角突兀的死亡,男主角也算是呼应前面献血的情节,成为了农村被城市倾轧的象征。
导演在片子里创造了一个非常大的割裂。一方面在本片的艺术加工上,在呈现男主以及他的土地是戴着滤镜的,这是没有身处其中的人对于农村诗意的想象。而里面的配角都过于脸谱化,大多数都像长着獠牙的怪物。城市人,有钱但没有良心,毫无道德;农村邻里,懦弱、冷漠、自私,毫无人气。
但我本身不讨厌这种艺术加工,讨厌的是导演在艺术加工严重的同时,还希望用悲剧性结局来“讲述”真实,得出的结论是,男主好惨,农民好惨,人性真坏。可他明明没有对于更广大农民的悲悯,看看电影中其他农民的塑造就知道,却又要用单一角色的悲剧来唤起一点可怜的同情,这太文艺,太令人讨厌了。但正是这点文艺很能引发看客的情绪,以至于质疑的声音一律被批评为“不懂苦难”,这种对于穷人和苦难的想象其实也是一种俯视,只是为了满足自己高尚的同情心,现实要粗糙得多。
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对于女主角的处理,实在乏善可陈。女主的设定就想到了《算m》中的石珍珠相像得很难不觉得导演有借鉴的成分——先天残疾,结婚很晚,被家里人虐待。但用《算m》和这部片对比就太不公平了,虚构的生活在现实面前就像泡沫一样,就连痛苦也是虚浮的。
同时,我最最最最讨厌的一种戏剧结尾就是人物毫无预兆地突然死亡。因为这种结局太省力了,你不用费心的去安排他死亡之前的种种纠结,也不用去处理死亡结局对于人物的升华,并且还可以美其名曰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显然这部电影就是出于这种目的安排的,而男主的死亡呢?在结束生命以前又通过种种刻画丰富了人物。纵观全片,女主就是为男主而生的角色,但她原本可以更好的,可以与观众有更多的情感联系,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然后在爱里离开,但是她没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