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有铁像水,曹贵英像风。
说马有铁像水,因为就算是泥人还有个土性,马有铁是肉人,可是他不光没有血性,连土性都没有,甚至缺少某种正常人的性格特征。
水,依势而形。面对各种摆布,马有铁只是稍微抗争一下,稍微,就像水被倒进杯子里后轻微的晃动。
水往低处流。马有铁在整部电影里的困难也逐渐升级,最后渗进了土地中。
心如止水。马有铁吃不上鸡蛋,洗不上澡,居然把还迁的房子给了别人…我人傻了。但是显然马有铁不傻,他还能给纸箱子掏洞,哄人开心,编剧不想让他傻(观众不会跟一个傻子计较),可是显然也不想让他聪明(这样就弱化了淳朴),编剧的设定就是马有铁的脑袋空空洞洞,直到脱离人的特征。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刻画了一个守墓的老人,日本狗在城门无故让老人下跪,老人想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憋屈死了,老舍先生让老人用死来抗争;昨天很巧的看了游本昌先生演“济公”,第一集写济公年轻时避婚出家,父母思儿而死,妻子疯痴,家产被夺,济公于大风雨中恸哭而走…未成佛的“佛”身上的人性还未褪去,历经磨难才能修成正果。
然而这些磨难被编剧罩在马有铁的身上,他连应激反应都失去了吗?
人说“无风三尺浪”,马有铁简直是一潭死水。但即使是死水也有风拂过,曹贵英来了。
他们两个人的爱情让我觉得编剧不近人情,观众滥情。马有铁五十多,早过了不惑之年,也没少了诗情烂漫。曹贵英四十多岁,要不是体弱多病,早已出嫁,四十多年寄人篱下,病痛折磨,竟然演出了暴风雨后空气中夹带着泥土芬芳的感觉…
要是两人有感情恐怕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了吧。
真的会有感情吗?是对彼此的遭遇产生共鸣了?这倒是让我想起了马三立先生的相声,俩人比惨,苦中作乐,这样都比赋予两个人的关系以诗意来的很接地气一点吧。
曹贵英是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演员眼神流露更像文艺女青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这种又纯又哀的表现我更接受海清老师乘风归去。
导演在极短的时间里烧开了马有铁这锅水,往灶堂里吹贵英这股风助燃,烹进了各种苦调味,然后打漏了锅底意图让马有铁化成飞烟,最后整个房子烟雾弥漫灰尘刺鼻,导演隐入其中,眼中泪如雨下…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