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读电影之前,现说说海外版本和内地版本的不同。几乎和之前预测的一样,乔和奥本的床戏部分,乔的裸露镜头大部份进行放大裁切处理,小部分被p上了裙子。放大裁切的镜头可以明显看的出分辨率变低,至于p上去的裙子由于是导演亲自监督制作,比《水形物语》里的小黑裙走心很多,裙子一次是暗黑色一次是黑色,并且有了衣褶和细节。这些修改对于观感影响是非常明显,两个刚刚云雨完了的情侣,男的还光这身子,镜头一转女人却穿着衣服,感觉很奇怪。另外第三场裸露镜头是奥本在原子能委员会审查现场,他和乔光着身子抱在一起,这是一场超现实的表现镜头,表示奥本在面对审查时被羞辱的尊严,算是审查戏的一个高潮,但是镜头被放大裁切只剩下奥本的后脑和乔的脸,完全看不出当时的环境,这对影片的理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另外就是关于“某某党”的名称,字幕全部译成了“美共”。
影片的结构非常明确,以两场审查作为开始,一场是关于奥本的原子能委员会的职务的安全性审查,一场是关于施特劳斯进入艾森豪威尔总统内阁的审查。从两场审查带出两个人的回忆,奥本的回忆是彩色画面,施特劳斯的回忆是黑白画面。 影片抛弃了以往名人传记片的套路,他不打算讲一个成功的励志故事,也不是讲一个宿命论之下天才的悲剧人生。影片是从“普罗米修斯”的受难开始回溯,他如何看破天机,盗得火种,接着开始反对自己的发明,并因此面对斯特劳斯的报复,最终得出结论“普罗米修斯”的受难是他自主的选择。因为他意识到他从物理世界盗得的火种,会杀死很多很多人,甚至毁灭世界。
斯特劳斯的视角代表了人类对于神的误解和嫉妒,或者可以说是反智的人面对真正精英时的自卑和狭隘。正如在影片的最后那位参议员助理对斯特劳斯说:他们(这里指的是奥本和爱因斯坦)也许没有讨论你,而是讨论一些更重要的事。这句对白换句大白话就是:“他们不是看不起你,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你的存在。”这一段是奥本海默的传记中没有的部分,是诺兰导演加上去的,这也就是诺兰导演对斯特劳斯这种人的个人看法。这样的人眼中只有利益,他判断别人没有出卖灵魂的原因,只是价格不合适,而这种人永远不会理解,一个人选择做一些事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做的事,是正确的。
由于奥本海默的独特的人生经历,他的传记片在内容上似乎很难取舍。想要说清楚他的人生两件大事:发明原子弹和原子能委员会的安全审查,就必须纵观他的一生,他的求学过程、他的兴趣爱好、他和他亲友的政治光谱等等等等。所以诺兰导演用了前一个半小时来交代奥本在曼哈顿计划之前的人生。所以前一个半小时影片叙事效率极高,交代了大量的背景信息,这有赖于导演强大的个人能力。例如奥本在剑桥时想要给他的老师在苹果里下毒和遇见物理学家波尔,以及波尔介绍他去哥廷根学习理论物理,这三件人生大事,导演用一场戏就交代的清清楚楚,而且丝毫不显仓促。
影片的镜头语言也是非常出色的,影片从审查开始带出奥本不算愉快的青年时代,此时的镜头语言多是大光圈特写镜头,用于表达青年奥本独在异乡的孤独、身为犹太人的不安全感和他脑子里的量子世界。随着奥本返回美国,渐渐成熟,并参与了曼哈顿计划,影片的景别渐渐开阔,光圈变小,镜头里的奥本也变得自信而从容。而当原子弹在广岛爆炸,一直到他被原子能委员会审查,奥本再次陷入深深的痛苦和自我怀疑,此时的镜头又回到了大光圈特写,而且比开头部分的景别更为贴近演员的面部,压迫感更为强烈。
影片的另一个亮点,是表现奥本心理的主观镜头和声音设计。例如奥本一个人做火车时,他的背景是不断震动的,表示他沉浸在脑中的量子世界,而有人打断他思考的时候背景的震动停止,表示他被拉回了现实世界。而当原子弹在广岛爆炸成功,人们向他祝贺时,影片做了消音处理,而消掉的只是人们的欢呼声,保留人们身体发出的摩擦声,而此时奥本看到的人群是核爆之后烧伤的样子,脚下是烧焦的黑色尸体。之后随着画面过度曝光,所有声音一下子爆发出来,这表示此时的奥本面对欢呼和荣誉,他已经无法融入,他意识到自己发明的炸弹杀死了好多好多人。
看到有些评论说,电影中用了那么多出色的女演员,但却没有一个精彩的女性角色。这一点我基本认同,但我也有一点不同的看法。奥本和他的妻子凯蒂在30到40年代作为左翼青年,是时代的最先锋。然而随着1939年苏联和纳粹德国瓜分波兰,左翼青年的理想幻灭。奥本选择回归了美国的民主传统,因此他最终被历史选中,成为了美国的“普罗米修斯”,而他的妻子凯蒂代表的美国左翼,渐渐被历史边缘化,最终被历史抛弃。
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奥本海默的一些遭遇,我既熟悉又陌生。他面对的审查仅仅是一次关于政府职位的安全审查,最坏的结果就是在政府失去职位和影响力。这在一个中国人的视角看来真的不算什么。但是整个审查的过程,又是那么熟悉,对奥本的那种被当众扒光衣服的感觉感同身受。
这部《奥本海默》放在诺兰的作品序列中不算最好的,论结构的复杂度和完成度不如《记忆碎片》《到梦空间》等作品。但它应该是最诺兰的一部作品,在奥本海默身上我看到诺兰的精神底色,那是一种美国传统的精英主义的精神气质,一种对于全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式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