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刷随想,12700字,12段
《奥本海默》虽然依旧打破时间线叙事,但影片三幕割裂还是非常明显,且存在明确的类型划分,其实可以把三幕拆开作为三部曲看待,和诺兰的黑暗骑士三部曲一一对应。
第一部到约45分钟马特达蒙出场为止,《侠影之谜》,是传记电影,粗略讲述人物前史,英雄起源。
第二部分到约2小时核爆为止,《黑暗骑士》,是劫盗电影或超英电影,聚齐英雄,打倒外敌,完成任务。
第三部分,约最后一小时,《黑暗骑士崛起》,是政治惊悚电影,黑暗骑士拯救了哥谭却被当作凶手,遭到审判清算,众叛亲离,地下反派露出真身,英雄最终陨落。
据说因为胶片放映最多只能放180分钟,所以本片时长才为180分钟。受限于此,显然第一部分起源只能极力压缩,时间线最早从剑桥时期自闭抑郁的奥本海默开始,年龄跨度大,但化妆表演都非常出色毫无违和感。随后立即转场到哥廷根时期,配合音乐一段蒙太奇介绍了奥本海默的兴趣生活,再迅速转场到莱顿时期,到这段结束只用了15分钟,观影前我也只把原著读到这,仅为40章中的前5章,还不包括穿插的两场听证会内容。
随后是伯克利时期,与“美共”的接触,与两个女主的相识,截止到45分钟马特达蒙出场,都是零星的碎片前史。这相当于诺兰把《侠影之谜》重拍了一个缩略版,其实有些像这几年常有的超英重启,已经被观众熟悉的故事避免花时间再详细讲述,所以只用蜻蜓点水的方式快速走一遍,但毕竟不是蜘蛛侠蝙蝠侠一样知名的故事,所以这第一部分的节奏是受到一些争议的,被很多观众认为没有深入人物,看了这45分钟也没能了解奥本海默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无法与之共情。对我而言这部分处理也是篇幅受限,又不能完全舍弃厚重的原著,最终呈现出的效果较为平庸,但作为一部电影的第一幕铺垫又是可以接受的。
如此压缩之下,还是专门拍了奥本海默给苹果下毒的往事,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且现实里被发现了险些被退学。电影省略了后续,集中在奥本海默的主观感受,显然毒苹果就对应后面的原子弹,没太细想一气呵成推动出的结果,奥本海默也因此被噩梦困扰,匆忙想去挽回。毒苹果是一个非常好的意向,有些奇怪的是在后面几次被负罪感困扰闪回的画面里好像再也没有出现过。
45分钟时马特达蒙饰演的格罗夫斯中将登场,终于进入了曼哈顿计划的正题。据说马特达蒙接到诺兰电话饰演这个角色的时候非常惊讶,我看了他的表演也非常惊讶。这个角色第一场戏与奥本海默的交锋就非常幽默有喜感,如果让我事先想象曼哈顿计划的军方负责人,一定不是这样的。因为原著还没读到这部分,不知道这个将军原型是否性格就是如此,但我表示怀疑。在我头脑中出现的是《降临》中福里斯特·惠特克饰演的将军,同样与专家合作面对一个关乎人类存亡的重大任务,后者明显更加严肃写实,同时也在很克制的处理中描绘出了军方人士和专家主角惺惺相惜的跨界友谊。
当然《奥本海默》是时长3小时的文戏,在2023年大投资拍这样的一部电影本身就很有风险了,加入一些幽默元素调剂也不奇怪,全片很大部分轻松搞笑的戏份都由马特达蒙担当了,这种处理可以理解,但很多人说诺兰是当代库布里克,我想库布里克大概是不会这么干的。保留第一印象,读完原著再下定论。
二人一拍即合,明确了第二部分曼哈顿计划的目标,开始召集科学家,这段非常像盗梦空间,也像超级英雄片的英雄集结,这种有意无意的相似性也有背后的原因所在,其实近年大火的超英漫画故事,很多就来源于二战期间对抗纳粹的故事,如著名的曼哈顿博士就因曼哈顿计划命名,而科学家对于现实世界就是近乎超级英雄般的存在,给了那个时代的创作者很多灵感。诺兰除了黑暗骑士三部曲以外,其实也是《钢铁之躯》和《正义联盟》的监制,而英雄集结的模式也正是脱胎于这种传统劫盗电影的集结,套路而有效。
接下来就是全明星轮番出场的时间,诺兰也深知3小时文戏对普罗大众的不友好,用这种方式为观众大大提升了观影乐趣。上图可见,《奥本海默》大多选择了长相很有辨识度的演员,尤其是科学家们的角色,很多演员不算大牌,观众可能叫不上名字,但是近年因为超英电影或美剧而被大量观众脸熟,减少了脸盲的可能,选角在这方面绝对用了心思。而对于中国观众如果不熟悉演员甚至脸盲的话,一定会错过一些信息量,也会损失很多导演在卡司上刻意安排的乐趣。
虽然诺兰来华宣传时说不用做任何功课,但很明显这就是安排好的提问,有门槛就会劝退,无门槛才能让观众买票。而且我想也没有多少导演会公开说需要做什么功课才能看自己拍的传记片,这就是对自己拍摄电影的否认和打脸。最近常常看到诺兰说的这段话被大肆引用夸张宣传,除了作为宣传的一环外,我看这只是对于诺兰祛魅化普及的另一个极端,如此强调不用做任何功课的人高傲而不自知,难道真的认为走进电影院的中国百姓都对美国那个时期的人物和环境烂熟于心?国内影院的普遍反应是,观众看到爱因斯坦出场会笑,台词提到肯尼迪时会笑,而对于其他人物出场都没有这么大的反应,已经说明问题。海外观众比起美国观众看本片天然吃亏很多,对不同领域的知识储备也因人而异,观众完全不需要为事先做功课这件事感到任何羞愧,这是为了从同一部电影中收获更多理解更多而最基本的,电影的本质不是娱乐产品,从来都是需要学习的。而让更多人有兴趣去了解银幕上180分钟之外的故事,我想也是诺兰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之一。
另外本片的众星云集还被众多观众诟病为建核大业,但很多真实事件改编的国产主旋律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特征,每个人名时间地点事件都要上文本提示来介绍一下,特别蠢,这是电影和宣传片的区别。《奥本海默》除了开场有和《敦刻尔克》一样的小标题提示后就再无文本画面,再观众友好也不至于沦落到大业系列的地步。若是严肃地从主旋律角度把《奥本海默》和那部电影对比一定是失了智,但在星光熠熠找乐子这方面确实能看到很多相似性,但需要强调的是《奥本海默》能聚集如此强大的阵容,甚至很多演员自降薪酬也要加入,靠的是诺兰作为超级导演强大的号召力,以及这些演员对参与作者性商业佳作的积极性,从这一动机上就是和我们熟知的主旋律电影完全不同的。
再接选角,海森堡的演员,选择了扎克施耐德与网飞开始合作的《活死人军团》中的德国帅哥,大烂片但收视率超高,也是观众的熟面孔,还为这个角色开了个外传《神偷军团》,除此之外该演员的代表作不太多,演技也不出彩,在超豪华阵容中饰演海森堡,一出场就知道海森堡并非本片重点了。
影片中段关于原子弹研发的重重困难并没有太多笔墨,尤其在珀尔到了美国后简单一提就仿佛已经胜券在握只等时间,哥本哈根会议作为彩蛋般一句台词带过,更大的篇幅留给了核爆之前的氛围铺垫。
海森堡角度的故事也非常值得一写,若是电影的侧重点放在奥本海默和海森堡的双雄对决,按诺兰的风格也一定会精彩,两个犹太人选择了不同的阵营本身就大有文章可做,其实《进击的巨人》精彩的设置就脱胎于此。
当然本片是根据《奥本海默传》改编,原著本就集中在美国这一侧视角,有意无意也成了类似《敦刻尔克》的处理,外敌遁形,直观的挫折都来自于自身,对麦卡锡主义的反思控诉才是关键。
当年《敦刻尔克》和《至暗时刻》同年上映,巧合地成为同一时间两个视角的姊妹篇,互相补充互相成就,如果今年也有一部讲述海森堡的电影就好了。如今独特的《奥本海默》一出,短时间内这个题材怕是没有人敢去碰了。
在与海森堡简短的对话中,奥本海默提及对新墨西哥州峡谷的向往,被海森堡嘲讽为牛仔。事实上奥本海默年轻时在学校被霸凌排挤,夏天到新墨西哥州骑马登山,才摆脱了抑郁的情况,所以他一直钟爱这里,还租下了一片农场,一有机会就重返。
奥本海默与弟弟弗兰克和劳伦斯在洛斯阿拉莫斯附近野营那晚,在星空下对劳伦斯说那是他在全世界最喜欢的地方。后来他被选任为核试验负责人,决定曼哈顿计划试验地设立在地广人稀的新墨西哥州顺理成章,梦想成真,但也成了一把双刃剑,都是命运使然。与杜鲁门对话时,他说要把洛斯阿拉莫斯还给印第安人,可见他曾经最喜欢的地方在他心中已经变了味道,令人心痛。
片中马特达蒙下令为奥本海默在洛斯阿拉莫斯建立一个小镇,越快越好,戏外诺兰也下令从零建造了这个片场,且拍摄只用了50多天,与片内的剧情不谋而合。诺兰把自己代入奥本海默并非无道理,当导演负责一个拍摄项目,和片内奥本海默负责科研项目是很类似的,也都要对外保密。而看过《芭比》之后再看这场戏,简直就是一群男人建了个Mojo Dojo Casa House.
奥本海默与妻子凯蒂相遇的那场戏,艾米丽布朗特故作一脸崇拜地说:“你能给我解释解释量子力学吗?”我看的时候还以为是高级黑,嘲讽奥本海默直男不懂交际,还一本正经解释下去,结果好像并不是,俩人就这么聊下去了还很投机,这竟是个认真的对话。确实如此的话,又正中《芭比》的讽刺,紧接着凯蒂受邀与来看奥本海默骑马的雄姿,二人也借此陷入爱河,光速结婚,所以本片又是一部字面意义上的男人与马,芭比海默诚不我欺,怀疑剧组之间也安插了间谍,精准打击。再次遗憾内地观众无法双片连看,不然直接对比实在太有梗了。
除了上述众星云集的阵容轮番出场带来惊喜外,本片还有三个大彩蛋,即三位奥斯卡影帝的客串,宣传期都藏着,《星际穿越》这么玩过一次,这回更是重量级。诺兰借卡司调动观众情绪的意图从此看更为明显,让观众看这部3小时的电影就像游戏闯关一样,到一定时间就会收获一个彩蛋奖励。
第一个影帝,拉米·马雷克饰希尔,严格来说不算被藏的卡司,临近上映的预告中在画面边缘出现过一瞬间侧脸,看一遍基本注意不到,当然一暂停的话一下就能认出来,他也是同样长相辨识度很高的演员之一。因为主演美剧火的,电影代表作不多,相对咖位较小,排在第一个。另外他拿下影帝的获奖感言,在当年的芒果tv直播也遭遇了如今《奥本海默》一样被剪刀手的命运。
希尔片中第一次出场,被奥本海默粗暴夺过笔扔进兜里,第二次出场,被奥本海默粗暴把笔和本甩到地上,看了一眼也没有道歉。两次镜头都专门给了希尔惊讶的反应,角色非常小,必定有反转,毕竟影帝不会只来演这么一个角色,古天乐也不会在邱礼涛的电影里只演路人流浪汉。这两场戏展现了奥本海默在交际上的性格缺陷,又给到影帝两次反应镜头,很明显是留伏笔,暗示后面奥本海默会因为他无礼的行为被作证反噬,然而这是诺兰的电影,会在此基础上再反转一次,最后揭晓原来希尔是诺兰的迷弟,反转留给了施特劳斯,他就是开场就提到却一直藏到最后来作证针对斯特劳斯的科学家。当然奥本海默也确实因为粗暴无礼不善交际受到了惩罚,才有了施特劳斯这条线。现实中施特劳斯被拉下马并非因为希尔,审委会这场戏是诺兰虚构加上的,所以希尔出场三次这一条为反转出现的暗线就特别诺兰,非常刻意非常套路,同时也影响了施特劳斯线最后的处理,后文再叙。
另外,观影后才反应过来,除了这是纯男人戏外,更是纯白人戏,上图中的黑人似乎已经是本片戏份最多黑人,甚至有两句台词,多少年没有见过这种电影了,现在也就诺兰敢这么拍,与近年奥斯卡的趋势勇敢逆行。虽说本片演员表现都很出色,依电影类型质量和影响力也是诺兰最接近提名的一次,但这种情况很难说,明年的奥斯卡提名也将因此徒增悬念。
电影中段,第二个隐藏影帝,卡西·阿弗莱克侧后方背影出场,设置了很久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政治惊悚氛围拉满。因为演员声音辨识度很高,这就是故意编排的延迟惊喜,信息量已经给出,先认出声音的坐在影院先惊喜,后一批看到演员正脸再惊喜,调动观众情绪的技巧非常娴熟,而不认识演员的就错失惊喜。
奥本海默第一次从侧后方看向他的角度,和后面在听证会上坐在沙发看他的角度是一样的,还是政治惊悚拍法,造成细思极恐的后怕效果,再反转当年是马特·达蒙帮忙解决了这个角色,转到了中将的人物塑造上。
卡西·阿弗莱克凭借《海边的曼彻斯特》拿下影帝时,正值在metoo运动中面临两项性侵指控,也是充满争议,颁奖嘉宾影后布丽·拉尔森拒绝为其鼓掌。这条旧闻和同期的《芭比》放在一起看也有意思了,恰巧就把这样一个演员藏起来,对于有的观众或许是惊喜,对于有的观众或许是偷袭。
第三个影帝,最大的惊喜加里奥德曼作为杜鲁门登场。这场著名会面短短几分钟也是拍得惊悚十足,奥本海默说手上沾满鲜血时配乐是滴血的声音,奥德曼抽出纸巾的反应应该是虚构的设计,非常有创意,压迫感十足。镜头特写在被怼愣了的奥本海默脸上,他突然一转头,镜头一切国务卿一脸假笑已经站在了面前,典型的恐怖片拍法。书中奥本海默也在这次见面后一蹶不振,重回童年被霸凌排挤的蜷缩状态。
有趣的是除了与诺兰合作的黑暗骑士三部曲之外,奥德曼远在成名前还出演过《刺杀肯尼迪》,一部超过180分钟,真正纯对话还高潮迭起的电影,是诺兰拍摄《奥本海默》前的重要参考之一。而奥德曼的奥斯卡影帝,就是凭借在上述《敦刻尔克》的姊妹篇《至暗时刻》中出演丘吉尔拿下的,可见选角非常顺拐,一个人就能开起波茨坦会议。
奥本海默余生并没对发明原子弹道歉,但在如与杜鲁门的对话中,我们很明显知道他对两次核爆的歉疚。影片中并未直接展现任何核爆广岛长崎的画面,但用两次伪核爆间接表现了奥本海默受到这两次核爆的影响。
第一次是在体育馆的庆功演说,奥本海默被眼前癫狂的听众淹没,很像前几天躲都躲不过的一些短视频内容。这场戏的声音效果处理很棒,只保留椅子地板尖笑等刺耳的声音,之前屡次闪回出现的踩踏阴影也终于揭晓,奥本海默进入恍惚状态,现场被核爆的白光照耀,幻觉中他看到第一排的女子化身核爆受害者,演员正是诺兰的女儿,在这种状态下,他说出了希望轰炸的是德国这样的话。
这是诺兰第一次用第一人称写剧本,选择了自己的女儿出演这样的角色,以这种方式自我代入试图与奥本海默感同身受。诺兰用超现实的拍法把这段奥本海默的发言如此模糊处理,仿佛他只是说出人们期待的话来迎合听众,而非他心中真实所想,可以看出诺兰对奥本海默很大程度的同情和理解。而在影片中,奥本海默在这次发言的场面也成为了梦魇一直追随着他。
第二次是在影片最后的一连串高潮中,面对杰森克拉克的问责,奥本海默的脑海中又出现了听众跺脚踩踏的画面,配乐声越来越大,模拟核爆的白光再现,一场纯文戏以这样的处理推向高潮。这一场戏没有前一场那么有特色,前一场视为广岛,那么这一场就是长崎,拍的就是两枚原子弹炸在了奥本海默的心中,辐射久久不能散去。片中有一场戏,奥本海默面对广岛长崎的现场照片无法直视,我们只能看到奥本海默的反应,他不想直面,但是也无法躲避,他希望原子弹研发成功,成为受到众人追捧的云子弹之父,但也无法接受原子弹大规模杀伤的现实,留下一生的阴影。他的性格注定不会站出来道歉,但是会躲在房间里缩成一团,就像在剑桥的时期一样,是给苹果下毒后自己付出的代价。
这两场伪核爆戏,和被删减的审讯室激情戏,是本片最具特色的政治惊悚元素。经典的政治惊悚片有很多,《奥本海默》在很多方面都不见得更突出,但就凭这三场戏,原子弹之父的身份和为此受到的审判两大主题完美结合,是其他电影中见不到的特色,未来注定是诺兰留下的重要财富。
为保证观影时的新鲜感只在8个月前看过第一版预告,了解到影片分为彩色和黑白的画面,结合奥本海默的故事,想当然认定是类似《记忆碎片》的结构:彩色画面讲述核爆前的合力研发,黑白画面表现战后大审判的恐惧压迫,实际并非如此。彩色画面是奥本海默视角,黑白画面是施特劳斯视角,竟与诺兰最标志性的时间元素完全无关,开场后有短暂的惊讶与不适应。
但即便是适应之后,至今也不能完全理解,既然本片一开始就分黑白两个视角,那就是开宗明义双雄模式,但这本身其实是否有必要。此前拍过的《魔道争锋》和《黑暗骑士》,双雄相对戏份都比较平均,两边有来有回,而这次似乎是想用施特劳斯来代表麦卡锡主义,但最后施特劳斯被完全相同的方式扳倒,这种镜像处理本身就消极了这一层象征意义,转而变成了私人恩怨,格局小了很多,而且反派最后一部分的表现实在大跌眼镜。
影片前面各种遮遮掩掩,到最后半小时,已经兜了几个大圈才终于揭露施特劳斯是幕后黑手,然而只要为本片稍作一点点功课也知道他是反派了,大部分观众就是带着这个预期来看的,所以这个最大反转对于这些观众基本是失效的。
但相对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一反转完全靠的是施特劳斯口头自曝。奥本海默和施特劳斯一明一暗,也就是没有直接冲突,这一点也和双视角的安排有些不合,但还是要想办法给施特劳斯一个高潮,这就带来了最大的槽点。本片角色几乎全是真实历史人物,只有一个例外就是阿尔登·埃伦瑞奇(年轻版汉索罗)饰演的施特劳斯的幕僚,这一角色就是为了最后施特劳斯自曝的高潮而存在,几乎就是施特劳斯讲故事的对象,其实也就是观众。这种方式有效但是特别土,还是诺兰的老毛病,太想着为观众解释剧情,和《星际穿越》里几个拯救人类命运的精英都到了太空了结果开始展示笔穿纸互相解释什么叫虫洞一样,完全是败笔。
更何况施特劳斯刚刚气势汹汹揭露自己忍辱负重多年的复仇大计,好像电影里没过几分钟就被希尔当众揭露,节奏处理上也有问题,所以前一场真是为了自曝而自曝,再不曝就接不上后面的反转了。这一系列操作和奥本海默根本就没关系,而施特劳斯的最后一场戏是被自己的幕僚怼,这样一部全员真实历史大人物的电影里,反派男二号最后的高潮是和一个虚构的人物起冲突,实在无力吐槽,我看黑暗骑士里的反派是假小丑,这施特劳斯才是真小丑。
如果说本片重点还是放在奥本海默身上,那就干脆不要搞这个黑白双视角了,而且施特劳斯在集中讲述核爆前30分钟几乎就没有出现,显得前后很割裂。在我看来,加入这条黑白线,还是诺兰任性地为了玩他的绝活多线性叙事平行剪辑。虽然RDJ的表演很出色,最后一大段多重反转因为优秀的视听加成所以看得也很燃,但细想的话还是难免失望,完全成了跑题的爽剧。现在这种呈现,最好的几场政治惊悚的戏,反而和反派无关,麦卡锡主义和私人恩怨从结合到被拆散,主题也就散了。如果就按时间来分割,核爆前为彩色,核爆后为黑白,把审判作为第二条线,不知是否也可以成为一种解法。
第一处小黑裙,本来是中景或近景的床戏,被改成怼脸大特写,琼的头部诡异跟拍,在IMAX大银幕观感一言难尽,一秒出戏。奥本海默在年轻时没有女人缘,非常不善交际,而且因此自卑,还嫉妒好友,多次起了冲突,这在电影中省略了,然而从这场戏的女上位姿势其实也能大致表现奥本海默在男女关系中的被动,后面笨拙的送花也是承接于此的后续表现。这场戏的重点在于一边性交一边读“如今我已成为死神,世界的毁灭者。”这句话再次出现就是在核爆成功之后。在听说了本片诺兰一改风格拍了R级床戏后,就知道肯定是核爆和性高潮放在一起,结果是通过这句著名的话来串联,原始的冲动,武器与欲望,毁灭与追悔,而删除欲望的剪刀手,正和诺兰要表达的内容相反。
第二处小黑裙,奥本海默在审讯室被提及与党员身份的琼私会,闪回到被跟踪到酒店的奥本海默和琼坐在椅子裸体相望,彼时奥本海默深知因为时局敏感被众人盯着,前面还自认差点被人套话,所以在这次冒险的酒店私会,二人脱光衣服表明身上没有窃听,是谍战片中非常常见的桥段,可见二人表面坦诚相见实则隔阂严重缺失信任,很奇怪地明明裸体本应亲密的二人,却相隔一段距离坐在椅子上非常严肃,也是因为如此。而二人讨论的内容正是奥本海默因为琼身份敏感以后不会再和她见面,间接导致她随后的自杀。所以这一段的裸露非常重要,被p上了小黑裙完全扭曲了意思。那些说这一段小黑裙p得太好了,不说都看不出来的人,请问你们看到男主并不甚美观地突然全裸出镜,而女主却穿着如此浮夸的衣服坐在那里,不觉得突兀吗?意识不到此处有需要男女主都出演裸戏来建立的表达被阉割了吗?还有吹捧内地版p得好比印度版精致多了的,我看印度版那件衣服更像室内偷情穿的性感睡衣,至少放在房间里穿没那么出戏。
第三处,最严重的删减,闪回结束回到审讯室,奥本海默也突然赤身裸体,意为他毫无隐私毫无尊严,众目睽睽广天化日被扒光,正是施特劳斯说的“谁会想为自己的一生辩解?”紧接着裸体的琼也出现在奥本海默身上,内地版背面镜头被删除,正面镜头修改构图,琼被推到了画面最右侧,身体跑到了银幕外,非常诡异的构图,我在350平米的IMAX观看,都只有这一幕需要把头转一下,还奇怪这构图是有什么深意,是不是这个角度在模仿她自杀时趴在浴缸边建立恐怖效果?结果不是,就是电影被修改了,原版构图琼就在画面正中间。
这一场戏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主角突然赤身裸体被众人注视+床戏,看得一激灵,和体育馆演讲一样,恐怖片中的白日恐惧,而琼的演员Pugh代表作就是白日恐怖片《仲夏夜惊魂》,同一导演前作《遗传厄运》男主也客串了本片,是属于一看到他出场都会吓一跳的程度。大胆联想一下,不知诺兰在本片拍摄惊悚桥段是否有参考这两部电影,并且直接为此选角。这场戏直接把奥本海默被监视被质询到床事都摆到台面上的狼狈用画面表现出来,非常直白大胆,那么多优秀的政治惊悚片,好像也没见过真把这种戏拍出来的,这就是最特色的东西,然内地观众不配看。对了,本片在法国是全年龄段观众都可观看的。
三场裸戏都是有相对应的表达在的,一场比一场重要,诺兰此前几乎没拍过床戏,更没拍过裸戏,这次自我突破,宁愿让电影分到R级损失大量票房也要这么拍。上一部《信条》亏损,这次拍摄3小时文戏本来就有很大票房风险,还为这一点点床戏拍成R级,如今《奥本海默》的票房成功,也是在R级的基础上,竟然成为全球历史票房第二的R级电影,请问这几分钟的床戏有没有必要还有比诺兰自己更清楚的吗?
内地版如此扭曲表达,打的就是内地观众的脸,奇怪的是这次出现大批观众义正严辞“删减根本不影响”,“为裸而裸毫无意义”,甚至嘲讽去港澳观影的观众“就是为了看那两块肉”。你要说这些删了根本不影响理解剧情,那我觉得把全片配乐都去掉了更不影响理解剧情。娄烨刚说中国的观众是二流观众,看不到应该看到的内容,可这群人根本就是三流观众,床戏这么基本的表意都不懂却自信发言,就当它们从小都是偷着看的没讨论过吧,那么观影水平之低且不论,但铁剪刀都阉到自己身上还要直呼牛逼叫好,真是丢人现眼,恶心至极。
可别说什么很多国家都删减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方面与印度马来西亚中东国家比较,而且这些国家三场戏的删改方式都与内地版是不同的。也别说诺兰也同意删改,对于人家来说,有的观众是观众,有的观众只能叫票房,物尽其用能赚钱为什么不同意呢?反正完整的表达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看不到的很可能就像现在的情况一样,看到了也不懂,正所谓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嘛。
说完画面删改,翻译上的删改也必须提。画面的删改毕竟因为明显,很多人这次都知道了,但是暗戳戳在翻译上做删改更恶心,有时候直接扭曲原意,这是引进片一直存在的问题。
本片因为对话多语速快,注意到有很多地方竟然就不翻译直接略过去了,还真不是什么敏感的内容,好像就是翻译犯懒感觉省略一点也没事,看个电影处处残缺,怎能不愤怒?
爱因斯坦给奥本海默递演算纸,说“这是你的,不是我的”,当然浅台词“这事是你的责任,不是我的”,结果翻译就把这浅台词翻译出来了。不懂该翻译的没有,在这倒想起给自己加戏,还有鸟尽弓藏,翻译也致敬诺兰在这调动观众情绪呢。
上述算水平问题的话,那“美共”就是“恶意翻译”了。很多海外看过的观众都在想这电影怎么引进啊,环球大道首映礼后真相大白,原来只要移花接木自动填充一般把所有“共”翻译成“美共”就行了。
本片几乎没怎么真正提到“美共”,最后凯蒂反击审问的高光时刻,杰森克拉克问道:“你认为苏共和共有区别吗?”“难道有两种共吗,知识分子共和普通共?”结果被凯蒂无情嘲讽,审委会后排的老人也发声支持,表示这种问题太过离谱。
饰演那位老人的演员也出演了《切尔诺贝利》,在其中短暂的表演非常精彩,一场演讲,侃侃而谈忽悠当地居民不要担心辐射,大局为重相信上面,后面自己灰溜溜乘上大巴撤离了辐射区,这一场政治惊悚戏拍得可比《奥本海默》的文戏好多了,咱内地观众也更能感同身受。诺兰逛碟店的那个宣传里提到自己观看过《切尔诺贝利》,或许这也是个有意为之的精妙选角。《切尔诺贝利》在imdb电视剧排名第5,目前在本网站不登录账号的话还是搜不出来的。
很遗憾,看来内地的观众们都是“普通共”,负责审片的才是“知识分子共”,精心挑选了能保护我们心灵的翻译,片内叫“美共”,片外应该叫“中笑”。
钳形攻势,红军蓝军兵分两路从两个方向夹击收束到中心,诺兰在《信条》中将时间的概念融合其中,因嘴炮解释含量过高,有失水准,但绝非毫无收获,并隐蔽地运用到了本片中。
奥本海默和施特劳斯在不同的时间线面对审判,在电影中同步平行剪辑在一起。施特劳斯安排奥本海默的审判时说“谁愿意为自己的一生辩护”,施特劳斯受审时被幕僚说“谁愿意为自己的一生辩护”;施特劳斯安排奥本海默的审判时说“不负责定罪,只负责否认”,施特劳斯意识到自己也被审委会偷袭时恍然大悟,“他们不负责定罪,只负责否认”。诺兰式的工整,让二人互为镜像,一个向前一步步走入陷阱,一个向后意识到自己早已掉入陷阱,正如钳形攻势一般,从不同的方向分别讲述故事,并在影片的最后合一,让观众组完最后一块拼图。
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的对话就是这个钳形攻势的汇聚点,是二人镜像的镜面。一路完成建核大业的奥本海默走到了这个因为小小误会形成的汇聚点,从这个汇聚点开始,施特劳斯心生恨意,安排了后面的计谋,毁了奥本海默,也最终反噬毁了自己。
电影的结尾,奥本海默在与爱因斯坦对话后盯着水池;电影的开场,奥本海默盯着剑桥大学门口的积水。前后两次奥本海默想到的东西不同了,此时水池的涟漪在他的眼中变成了核战争的沙盘,一场对话让他意识到自己摧毁了世界,经过这一刻,他的世界也将要被摧毁。
诺兰会选取这个对话作为故事的镜面,或许也是来源于《哥本哈根》的灵感。《哥本哈根》中,导致珀尔和海森堡决裂的见面几经复盘,但世人终究无法知道他们的对话内容。这一话剧的结构就致敬了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一次次的复盘看似接近真相,但终究无法还原真相。珀尔与海森堡的对话成了未解之谜,而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的对话成了这部电影一开始就设下的谜题。
不同的是诺兰的电影总会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施特劳斯纠结于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的对话真相却不得,自己的偏执最终造成了二人的毁灭。最后观众知道了真相,这与施特劳斯根本无关,科学家有更重要的事讨论,这或许就是对麦卡锡主义最大的嘲讽了,正所谓“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音乐逐渐上扬,情绪一直往上推,背景里模糊的施特劳斯还在倒计时一般慢慢接近那个改变他们一切的时刻,又是惊悚片的拍法,但最后镜头再也没有给回到他,因为他不再重要。开场时面对奥本海默的特写,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结尾时再次面对他的特写,观众进入了他的脑海,在幻想中他成为了死神,世界的终结者。
影片结束。
全片都是诺兰前作的影子,每一部的特色之处都被他放进了这部电影,真正意义上的集大成之作。
专门选了早上9点的场次图个清静,商场还没开门,只能通过一条脏兮兮的通道找进影院,大厅里早早散落了不少人在等待,这在工作日的早上非常少见,人群画像和刻板印象中的不太一样,是很多样的,而且可见紧张与期待,不少人都在交谈又要看诺兰的电影了,好怕这次又看不懂怎么办。
取票时发现排着很多高中生,往影厅走时两个高中生跑过身边,好像生怕错过电影的开场,边跑还边紧张着互相嘱咐对方黑白两条线的含义,看来也没少做功课,生怕小伙伴看不懂。坐在我前排又是两个高中生,环球的厂标一出来就激动地说哇不愧是诺兰,非常有趣,看到RDJ出场又激动地拍拍朋友说这是钢铁侠。大概他们也不是很能理解故事,中途不时拿起了手机,但是知道把亮度调到最低,抖音时代长大的人,受到的诱惑更多,但还是比起很多成年人有素质得多。
今年在影院看了接近150部电影,考虑到内地影院环境,对这场的氛围也算是满意了,难得几次消音时全场都很安静,这么多人或朝圣或跟风或打卡,也都因为一个原因聚在一起看向一个方向,总归是一件挺感动的事,经过这个混乱的暑期档,久违地感受到了影院的魅力,最后和几个也是独自前来的观众无视清洁工安静地把演职表看完,我很享受这一刻的心照不宣。
继《敦刻尔克》之后,诺兰的电影又一次被拖到了开学档,又值演员协会罢工,依然坚持只身来华宣传给足了面子,而单凭一个导演就带来这么大的号召力,本身就是难得一见的盛况。《奥本海默》制作上的一切都指向影院专属,如果不是在影院观看的话,不知道多少人能一次看完这部电影,而这部电影都不在影院看的话,那什么电影又有必要在影院看呢?3年前诺兰带着《信条》试图在全世界影院都最艰难的时期站出来,结果以失败告终,这次重振旗鼓创造了突破性的成绩,无论你喜欢诺兰的电影与否,都无法否认他对影院的重要性。
第二天我才意识到,我所在的城市有独特的召集日,一个罪恶的发明,即8月31日约等于开学的第一天,上映日8月30日很可能是学生看到《奥本海默》唯一的机会,所以那天才遇到了那么多的学生。不知现在的环境,向家长请假是否容易,总之他们把暑假的最后一天贡献给了电影院,收获了一部难得正常的电影。想到他们我又想起了自己,在校的时光仿佛用电影上映日辅助记忆才能明晰,那时每个周末都对电影院充满了向往,初中时看《盗梦空间》,高中时看《星际穿越》,有着这样的好电影一部部培养,才慢慢爱上了电影,成为了影迷,愿他们也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