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约《黑暗骑士》到《星际穿越》这段时间是诺兰被抬上神坛的阶段。我看来《黑暗骑士》基本成就在于对上一个阶段蒂姆伯顿建立起来的表现主义哥特审美的迈克尔曼式的写实主义暴力审美的转化,这种转化就像喇叭裤到修身小脚裤的潮流变化一样,是种大众审美周而复始的循环(007系列从丹尼尔克雷格开始也经历了这种转变)。与其说是突破还不如说是种对潮流的顺应。
但《黑暗骑士》里诺兰被神话的的那个基点恰好是我不太以为然的点,即电车难题的段落,观影时我便有生硬的不适感,没想到这种“伪严肃”激起了大众高潮,成了诺兰造神的伊始。
到《星际穿越》诺兰甚至被捧成了可以超越本行,能横跨理论物理领域黑洞专家的不世出的天才。至此诺兰彻底成神,成了有接机有灯牌的爱豆。
加上对《信条》和《敦刻尔克》的失望,舆论越聒噪对《奥本海默》的期待就越低。
2、果然,降低期待是提高观影感受的不二法门,看下来觉得很不错,三个小时满满当当无尿点,不需要对历史和人物预习也能相对完整地理解故事,也能站在历史和人物处境的立场共情,这很难能…刚出影院的时候甚至在群里表达了“牛逼!社交网络普拉斯”的赞叹。
不过呢…反刍一夜,感受被拉回来了。
3、《奥本海默》在叙事上跟《社交网络》有个一样的叙事框架,都是以对主角的审问(听证会)为线索展开叙事的,作为人物传记,这是个相当有效的叙事导向,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容纳真实人物更多的时空及面相又能让观众始终保持注意力。
奥本甚至由此经营出了一个比社网更加纷繁复杂的故事面向(当然这也跟选题有关,原子弹当然比脸书有爆炸性,也更加显性地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奥本海默》让观众看到了从微观的心理侧写到宏观的人类历史,甚至进阶到更宏大的宇宙神学的普罗米修斯盗火迷思,至此故事都讲得游刃有余,引人入胜。
但回想一下就会发现,至“三位一体”成功爆炸,故事回到听证会才回到真正的故事主线,在又将近一个小时左右莎剧式的人物交锋才告结束。精彩依然精彩,但此段真正的作用其实就是揭示了真正的反派施特劳斯,关于核心人物的推进或许仅有爱因斯坦那句湖畔金句。
4、这个脸谱化的毫无魅力可言的反派甚至像来源于另一套语境的超英电影(但论魅力及人物塑造完成度施特劳斯远不如灭霸),既不复杂还具备黑白分明的低幼特征。
编剧里有个说法即“主角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反派的塑造”,《社交网络》到最后,反派从最初的爱德华多逐渐湮灭在扎克伯格自身神魔一体的人物复杂性上,而奥本海默则遭遇了一个真正想要害朕的刁民,只此而已。
那施特劳斯真正的作用就只能是完成诺兰痴迷的非线性叙事的棋子,负责层层剥离以后的那个要揭示的“答案”。
5、以前对诺兰的自以为然基于对他“伪严肃”的不屑,在我看来他影片的讨论只是他精致复杂叙事游戏的妆点,但还往往引起更加聒噪的自以为是的大众讨论。原因在于,他的写实感的世界观在于他刻意制造的复杂,这种复杂就像一副拼图游戏,到最后你能从中找到唯一且排他的正确答案,并深以为然地以为接触到了真相。
但,这只是个提供安全感的“答案”,离“真相”却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