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这部电影,几乎可以找到所有诺兰作品里鲜明的特点和风格,终于转正并表现极佳的爱莲墨菲,对于胶片的执着和场景搭建的精心,包括他一贯擅长的非单一平铺叙事的故事结构,以及带有一定戏剧性的悬念设计。

包括通过台词的信息量和变奏来试图塑造一种掌控时间分寸的临场感,除了这些熟悉的元素,也看到了诺兰想要讲好一个故事的诚意,比起《信条》的“投机取巧”,有现实这块厚重牢靠的基石,这次要显得更加的沉稳和内敛。

电影除了能有一个清晰的故事架构和脉络,可以更加亲民或者为观众提供更多解读的空间外,如何让一部脑补都会觉得枯燥乏味的传记片提供“情绪价值”,会要显得更加的难能可贵,也就是建立与观众的共情(鸣)意识。

胶片的质感,的确有种神奇的魔力,能拉近观众和角色之间的距离,比3D要来得更加的真切,具有一种贴切的年代感,令人信服。除了格外喧宾夺主的配乐,提醒可能脑容量有点跟不上飞速衔接的交谈信息量而导致昏昏欲睡的你和我之外,同时也将奥本海默的心理活动透过一种更为感性和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

视听方面诺兰的确花了不少心思,不仅跑到实地还原真实场景,并在视觉上利用了不少特写镜头,非常的耐人寻味,似乎无需多言便能切身感受到奥本海默内心的挣扎和矛盾。片中你来我往犹如机关枪一般的台词轰炸,一再想要击退我的观影欲望时,一些无声胜有声的特写镜头可以说抚平了我焦躁难耐的情绪。

另外爆炸的场景和一些抽象宏大的影像表达,的确是多年来难得在电影院收获到的珍贵体验,但总让我想到《2001太空漫游》,老实说虽然能感受到画面的逼真和美妙,但让不少人赞叹不已的无声场面并没有带给我特别大的震撼。

和《记忆碎片》打乱叙事结构的方法一样,黑白和彩色作为不同视角和立场的区分与对立,也为本应该是学院派小众化的传记片提供了更加多方位的切入点,这是一个看点,同时也更加深刻展现出了人性的多面与复杂。

本片看似信息量巨大,看到最后可能会名字错乱且各种脸盲,观众和片中的角色一起同步处于一种高压高频率的台词输出和接收互动中,诺兰有运用他一直擅长的技巧和能力,拉长时间线,试图探讨得更加深入,同时尽量显得简洁有力、干脆利落。本片长达三个小时,基本上没有一场废戏。

结合历史背景,关于他科学家的身份,关于他的政治立场,关于他“原子弹之父”的头衔,他稍显走过场般的情感生活,他内心的复杂波动,并透过他周遭的角色辅助,使奥本海默变得有血有肉,而奥叔扮演的杜鲁门一语破的,让无法面面俱到呈现的奥本海默,不再是一个缺陷,但或许会是本片的一个局限和遗憾。

而诺兰也站在历史的角度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提出了警醒和反思。科技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行进中,的确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例如改变了所有人生活方式的智能手机,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节约了成本的人工智能,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意料之外的可能,但随之也会夹杂着诸多的隐患和灾难。

利弊交织,人心难测,覆水难收,多多思虑,凡事都有两面性,历史总是惊人的重复上演,而人类在不断突破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重蹈覆辙。那个离我们看似遥远的“奥本海默时代”并未远去,而是一直都在同步行进。翻看时事,很难让人乐观,人类的存在是希望还是绝望,悲观点看这样的扪心自问或许真的会持续到需要真正直面毁灭的那一天。

欢迎关注 | 公众号:yuchishangjiu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