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能,他们是在讨论更重要的事,而不是在讨论你”,个人的成长和人类的发现一样,都是在去中心化中不断迭代发展的。当我们逐渐长大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无足轻重得就像人类在宇宙中一样。什么是我们的立足点呢?“我思故我在”——智慧。
什么时候人才是长大呢?这里借用一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当把自己说过的话当成自变量,视为一种脉冲信号,讲对方的反馈(response)视为响应函数,依据预判的响应函数去调整自己的信号,在博弈中寻找一种均衡。如果康德从19世纪跳到现在,一定会告诉我们人是工具,不是目的。或许可以从1-2个世纪后调来一个通过图灵测试的AI,他(它?)会告诉我们,首先是工具,然后变成目的,因为宇宙中生存是第一法则。
什么时候人类走向成熟?也许从远古时期人猿第一次抬头看向星空的时候就已经给出了答案,也许再过千万年(其实这种表述也是一种中心化的表述,可能千万年也不过一瞬)也给不出一个答案。但是,不管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进化,还是莱姆所说的复杂不等于进化,思想上去中心化的趋势一直存在。从孤岛到地理大发现,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发现银河系不过是三十亿尘埃之一,人类不得不承认并亲自证明自身的普通。费米悖论真的存在吗?还是仅仅是因为人类只是蚂蚁,微观的我们组成了更加宏观意义上的复杂性生命体,他们的对话是身为蚂蚁的我们所理解不了的,只能观测到一次次彗星划过、一颗颗超新星爆发、一个个星云形成….那是存在的证明。
我们化自身为原点,以演绎思维为坐标去归纳理解世间万物,这是进化的馈赠,也是自我囚禁的牢笼,想要跳出牢笼,就必须付出代价。认识到人类在宇宙中的永恒孤独,意识到所处的危险环境和危机感,才是驱使人类不断探索进步的动力(eg:犹太民族)。毕竟,群星不会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