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观影记录
这是一部非常“满”的电影,成长跨度、故事内容、配乐、剪辑和讲述技巧,三个小时都塞得满满当当,不留缝隙,整个观影过程无暇休息。但虽然满,观影体验是非常流畅和紧凑的。
几个观影感受关键词:
痛苦主题?
有人说这电影主题是表达奥本海默的痛苦,不认同,反而认为电影是为了揭穿这点。
奥本海默的痛苦,从原子弹爆炸后到见杜鲁门发表演讲达到高潮,杜鲁门说没有人在意谁制造了这玩意儿,人们只在意谁决定扔的,这个人是我而不是你。这句话让奥本海默哑口无言。但原子弹炸了日本后,还用了差不多1个小时的篇幅讲述两场审判,这显然不是为了表达奥本海默的痛苦,反而在审判中借审判员和施特劳斯的拷问以及凯蒂的吐槽才是主题——虽然奥本海默时时刻刻表达着痛苦,“扮演布道者”,但他可能更享受成为原子弹之神,即使知道原子弹会炸死22万人,让他重回洛斯阿拉莫斯,他还是会继续推进研发原子弹。
所以整部电影里,奥本海默对情人、对家庭、对孩子、对朋友都极其不负责任(对情人始乱终弃、对爱人多次出轨、对家庭不闻不问、对朋友直接出卖),但他对原子弹的研发,却异常执着,直至成功。他参与了讨论原子弹的投放讨论,他给出支持和反对的声音,但却不表达自己的坚定立场。他有痛苦吗,肯定有。他的痛苦足以压倒他对成就的欲望吗,显然不够。
电影用了两种色调,彩色是奥本海默想要让世人看到的奥本海默,黑白的施特劳斯嘴中的奥本海默可能才是真实的奥本海默——一个有点伪善的奥本海默。前面2小时对于奥本海默种种痛苦的刻画,并不是单纯为了让观众感受奥本海默的痛苦,而是为了呼应最后被揭穿的真相,前面表现得有多痛苦,后面就有多拧巴。
这才是电影真正表达的。
链式反应
这是关于奥本海默的成就,也是关于他人生的关键词。电影一开始奥本海默跟爱因斯坦的他俩就担心搞原子弹会点燃大气层毁掉全世界,他们发现原子弹威力的关键点也是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会极大放大中子撞击的威力。
原子弹的原理大致如此,奥本海默的人生也是如此。电影内核故事大致有三幕,第一幕是青年奥本海默的成长,展现了他的跳脱与野心;第二幕制造原子弹和由此引起的反思和痛苦;第三幕晚年奥本海默受到审判和质疑。第一幕故事造就了第二幕故事的成就,同时也造就了第三幕故事的批判。
他给老师的苹果注射毒药,搞情妇,搞人妻,作为“出世”的科学家却又老想着“入世”的事情,资助欧洲犹太人,跟美共藕断丝连,这些故事也像链式反应,对导师的愤怒、对情妇送花的固执、对朋友亲人的盲目信任、对施特劳斯的无力和无视、对妻儿的不闻不问(奥本海默夫妇几乎没有管住过儿子的哭声)、对间谍的幼稚处理(告密),对氢弹无礼的否认(电影里氢弹之父泰勒挺委屈),这些故事看起来好像都是片段的,但是每个故事都是展现奥本海默性格的一个中子,他们串在一起像一个链条,每个故事散发出来的人性能量都随机引爆另一个故事,最终将他推向大审判,并且在大审判的一片刺目白光中完成了对奥本海默这个人的“原子弹”大爆炸。
就像他后面见到爱因斯坦说的“你问我会不会点燃大气层毁灭世界,我们已经毁灭了”。原子弹没有引爆大气层,但好像又已经毁灭了世界。
宏大叙事和大炮打蚊子
大时代背景的故事,好拍也难拍。说好拍在于,时代本身风云激荡,好故事特别多,稍稍挖掘就能成为经典。尤其是像《国王的演讲》、《为奴十二年》、《绿皮书》这种,细处着眼,但故事背景和主题宏大的电影,学院派尤其喜欢。
但诺兰好似对宏大叙事不感兴趣,更喜欢讨论真正的个体命运,在这点上《奥本海默》和《敦刻尔克》有点像,恰恰和学院派的喜好相反,这两个故事都是着眼处宏大,但故事内核却很小。和很多人的希望看到这部电影讲述新物理大爆发时代风云科学家思想碰撞、二战背景局势波云诡谲不同,《奥本海默》真的只是讲奥本海默这个人的,他的矛盾人性,复杂人生。诺兰没有把太多篇幅放在展现原子弹制造过程中科学家如何碰撞、与德国苏联间谍如何拉扯、原子弹投在日本如何的爆炸奇观上(这些视角很容易营造史诗感),他更多讲了这些大事件背后的奥本海默纠结的琐事。但诺兰的技法又是如此华丽且娴熟,复杂的叙事线、流畅的剪辑,厚重的配乐,一套华丽技法用在一个宏大背景小内核故事中,很容易让人有“大炮打蚊子”的感觉,这估计就是奥斯卡习惯性忽略他的原因。
这其实是个讲述技巧的问题,“以小见大”,给更多留白,让人回味,更容易让给观众以设计精巧回味无穷的感觉,而一上来背景基调起得很高拔高预期,却只讲了个精致小品,免不了让一部分人大呼上当很不过瘾——这点上,诺兰倒是跟我们的宣传部门有点像。
所以诺兰纯虚构的故事一般都评价很高,但有现实背景联想的故事,总有一些诟病,但相比《敦刻尔克》,《奥本海默》后半段审判讨论,在思考高度上其实已经算平衡的很不错了。
总体来说,《奥本海默》是一部相当优秀的作品,很诺兰(多线叙事的结构),但又有点不那么诺兰(电影讨论的现实人物的命运与思想的主题,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电影。墙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