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两岸,见《奥本海默》一面。我看到的是诺兰式的非线性叙事表达中不断地场景声画前置(以“不公平”的听证会为主线贯穿这位物理学家的人生经历,在自信、自负与自闭反复辩证自我的原子弹之父)看到的是场景与线索声效(爆炸)不断L式剪辑的惊悚式政治隐喻,同样,我回过头看到的,是一个坚定后却不断破碎的、自以为是的那个结局。
相对前作《信条》,诺兰这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决心抛弃自带矛盾的世界观设定,而将这种矛盾置于历史人物奥本海默之上,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用这个矛盾破开一个又一个我们自以为的真相。
片中大致出现了令我印象深刻的四次爆炸。爆炸的缘由或是找到自然元素的平衡状态寻求到了一种不平衡的结论进而验证出的结果(也就是表象上的原子弹爆炸及大气层破碎的场景)而另外的两次皆因奥本海默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失衡而不断破碎(初见的爱人离世、预见生死因果的欢呼集会、被“审问”时的情感失衡)正当我因为这些矛盾、这些失衡时而共情主人公本人时,我听到了来自奥本海默妻子的一句“这样的惩罚对你来说够了吗”(意思大致相同,将我拉回现实,诺兰似乎通过自己的影像给出这位反战人物一个新的身份,他通过听证会的失败证明了自我的悲情性,从而减少了历史批判的因果。通过对鞋贩上将的不断刺激造就了这场似乎“没有赢家”的战场。他真的不了解每一个人吗?他真的没有过那些行为吗?他真的是觉得手中沾满鲜血而不断反对氢弹计划吗?我想这些问题,都在每个人的心中有个别样的结果。
必须承认的是,这是诺兰展示给我们的奥本海默,无论他正史之中是何模样,在影响之中,我看到确实是一个被黑白和爆炸不断洗礼的物理学家、浪子和“政治家”,后者无论他是被动与否,他都无法逃脱这一昵称。
必须思索的是,这是诺兰想要我们看到的奥本海默还是原本的奥本海默本就有这些可能,在多种目的与结果论的辩证中,我们得到的是什么答案,那么这个答案又是否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该死 我刚好爱我的国家”
“这个可能正在发生”
那个无法避免战争却在尽力避免的反战代表
那个双手沾满鲜血却在尽力擦拭的战争原罪
也许
同样也是那个
只会在乎自己生前身后名的实在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