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刻尔克》到《奥本海默》,诺兰似乎都在试图用不同的方式进入二十世纪重要的历史时刻。那为什么要不断地重申某些历史呢?

借用网友们的梗句“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以及朋友在看完电影后的吐槽:“很像啊,很像啊”。某些横向的、纵向的对比和关照,其实已经在大家观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显现出来了。

所谓“日光底下无新事”,技术方面,由于人工智能的急速发展,此时此刻也被许多学者称为“AI的奥本海默时刻”;战争方面,核威胁依旧是20世纪遗留给人类的最大问题(流浪地球2也略显乌托邦式地反应/解决了这个问题),谁都不能保证下一秒某位野心勃勃的政客不会按下按钮;政治方面,裹挟着保守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冲突也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

因此,若简单地将《奥本海默》的主题理解为“反战”,我们也可以在电影中找到技术研发和政治斗争这两条明显的叙事主线及其引发的许多反思:如何利用技术维持和平而非引发更大的冲突;如何控制政治权力不失控,避免极权化;乃至如何更好地通过政治体制保障学术研究的正当环境等等。

由于奥本海默本身卷入政坛比较深,诺兰这次花了大量笔墨谈及上世纪中叶的美国政治乃至世界政治,从杜鲁门到胡佛,从法西斯主义到麦卡锡主义,从西班牙内战到美共苏共……若要讲清楚这些历史背景,信息量之大、特殊名词之多,可谓棘手。我原本认为从前不曾涉猎相关题材的诺兰,处理起来难免别扭,但是看完之后还是直呼过瘾,一如既往的扎实的剧本和台词串联,竟然让碎片、交叉的剪辑也变得清晰充实。

而且别忘了,在《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当中,诺兰也曾刻画过一个“无政府化+极权主义”的哥谭市,并且也存在着“核威胁”,无疑象征着哥谭政治腐败以及韦恩集团技术爆炸带来的极端反噬。

若要反问是谁在制造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本片中,最具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疑是从无到有的核弹,而奥本海默便是那个表面的缔造者,也被喻为“盗火者”普罗米修斯,亲手制造出了自我毁灭的武器,从此高悬起了人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除了那颗真正爆炸的核弹,通过音效和光效,诺兰也在影片中巧妙地暗示了别的“核弹”:演讲场所民族情绪高涨的人群,“审讯室”里咄咄逼人的政客,都引爆了无形的“核弹”,其威力甚至不可通过数学估算,不能通过技术加以控制。所以谁是“盗火者”,可能在影片中还有更多的影射。

因而这部影片中诺兰突破性地抛出了很多现实的政治性(根子里是人文性)的表述:极权的一种形式便是本属于公众邻域的政治开始侵犯、压迫私人邻域,使得奥本海默“literally”赤裸出现在众人面前;《资本论》中某个句子的翻译差别,也隐约暗示了当时的美共和“欧共”的本质不同……

如果大家关注到了影片开头,对奥本海默知识背景一笔带过的片段,便可大致了解20世纪上半叶是怎样的思想文化氛围,正如奥本海默自己强调的“物理学正在发生变革,你怎么不关注其他方面的变革?”当时的巨变在文化方面(仅限影片中出现的)就有:斯特拉文斯基引发非议的舞曲《春之祭》在伦敦演奏,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之后又提到了荣格),T.S.艾略特的巨作《荒原》出版刷新了诗坛认知,以及影响了奥本海默的《资本论》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无不像某种“核弹”改变了整个世界,或者说至少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看法。

而集300年物理学知识积累的成果——核弹,就是在那个巨变的时代中一个最具象的代表,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政治的形态,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因而也最容易被影像化,且由点到面地触及到20世纪延续至今的更多问题。

所以,为什么要不断地重申20世纪的历史,或许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而更应该问,我们从20世纪的历史中吸取教训了吗?我们如何才能更深入地反思历史?又该如何叙述那段历史,站在谁的角度,以何种方式,何种立场?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如果社会仍旧处在一种“去历史化”的氛围中,那我们又该怎样认识当下,怎样设想未来?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