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前有我那富二代舍友穿袜子要迪奥的香水用来装X,后有商业片蜂群式的“肆虐”,在这短短两个月里,我已经不知道看到了多少公众号,官方号挂肉般的宣传。
因此,作为一个酷爱商业片的电影小白来说,这仿佛是个福音哦......
大错特错,这种感觉就像是小时候你妈妈给你喂蜂蜜,第一口很甜,第二口上瘾,第三口腻了,第四口就吐了一样,大量的商业片的涌入在我目不暇接的同时也让我产生了短期的商业片ptsd,我甚至更愿意花点钱去重温一遍《重庆森林》,所以,自从看完《孤注一掷》后,我再也不想踏入影院半步。
但好奇心还是驱使了我于今日去看《奥本海默》,作为大师级导演诺兰的第十三部电影(啊,第十三部电影,不是啥好数字哦)我当然还是会去送上一张电影票,比起诺兰的《奥本海默》,其实我更愿意看像《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这种场面视觉片,我可不想花三个小时看一部《社交网络》。
可出乎我意料的是这部影片虽然大量的文戏对话,但却能强烈的使观众代入进去,完全不是大卫·芬奇那一套的背本式对话,就这些文戏的处理我就不得不佩服一下诺兰导演的实力了...
《奥本海默》里文戏与大多数商业片采取了同样的手法,音乐与人物说话情绪相辅相成,但诺兰导演巧妙的将文戏在剪辑方面玩出了花样,我不仅要音乐配合,还要快切,看似大量的文本对话,可画面却十分迅速,简单的正反打切的果断,快切更是配合音乐起伏卡点配合,使得影片的情绪输出十分强烈。
在影片音乐选取方面,其实多用了小提琴去带动节奏感,小提琴的古典主义韵律配合现代商业片式的剪辑手段使得影片呈现内容丰富有力,对于我来说,足矣,这也是《社交网络》,《亚历山大大帝》这类传记片文戏单一令人深感无趣的致命因素之一,所以说在这三个小时之中是不会感到任何无聊甚至犯困的。
既然已经提到了影片的画面剪辑配合音乐,那就好好聊聊诺兰导演对于《奥本海默》画面与衔接的处理了,影片的画面处理上是显而易见的,黑白与彩色,前者是诺兰对于本次电影特别使用的70mm imax黑白胶片机,后者则是基于故事需要或是人物情绪的调色,前者放开不谈,光是后者诺兰就绝对是玩出了传记片不同的花样。
大多数传记片对于人物情绪的刻画往往以写实为主,毕竟即是传记,那就不得不去考虑其本质上的历史性以及真实还原性,比如说在《十月的天空》里,男主对于研发人造卫星受到不同质疑时,影片采用的则是演员表演配合音乐来表现,往往镜头处理方面喜欢利用中景的方式来框住人物,目的是让演员在动作上符合表情,表情衬托情绪,从而加深观众对于人物塑造的认知,在《社交网络》中表现扎克·伯格备受质疑时则是通过镜头左右微晃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慌张,配合快速而过的台词使观影者感到焦灼与紧张,而这些传记片都有一个共同刻画人物的标准——场面调度决定人物情绪,因为镜头就是告诉观众目的的唯一语言。
这一点固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包括悬疑大师希区柯克也曾用他电影独创的变焦方式使其电影别具特色,声名大噪,不过诺兰导演可是出了名的不走寻常路,他在对于人物内心情绪的刻画上则是利用了画外音,闪回和转场三种方式,音,画,剪都占一边,那人物的情绪一定会被表现得巨大化,所以在影片中对于奥本海默的拍摄往往就是一个中近景,让我们看见基里安·墨菲那双疲惫有神的眼睛,看见那张散发着男性荷尔蒙却又有丝忧郁的脸,一般对于这种中近景人脸拍摄多数电影会采用阴阳脸或是顶光来表现,毕竟灯光同样衬托情绪,可诺兰却在此基础上消去了一切本该出现的声音,例如人们的鼓掌,人们的呐喊与欢呼,加入了有递进感的音效,影片中听到最多的便是整齐划一的跺脚声,声音越来越大,配合主角此时的处境显得其内心的不安,紧张,还有就是逐渐增强的气流声,模拟原子弹即将引爆,象征性的说明奥本海默内心的情绪逐渐逼近临界点,这是声音烘托,其次闪回的画面,在影片后期多次闪出刺眼白光切人物蜡像面,象征性表现奥本海默对于研究出原子弹的愧疚和不安,他将自己比喻成了战争的罪人,那个死神,用此画面来增强这种情绪。
而对于剪,我是一直觉得诺兰导演有借鉴到温子仁恐怖片的拍摄手法的,尤其是在奥本海默对于日本投放原子弹一事后的演讲,消除一切画外音,从人物正脸快速配合高强度爆炸声切到人物侧后方,有人抓住了他,这种手法不禁使人一颤,如果是像我一样在杜比全声影院,可能感觉更强烈,而这点其实可以过度解读一番,在影片初期奥本海默与琼床戏时就提到过梵文里的一句话,其意思就是“你就是死神”,这里的死神一直伴随影片进程,包括原子弹试爆成功时那产生的巨大能量后的画面,如同地狱一般,这时也提到了那句话,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诺兰导演用了一种恐怖片经典拍摄手法呈现奥本海默内心,地狱即是恐怖的,无辜的亡魂也是,强烈的表达手法让观众更能感受到奥本海默内心的无比忏悔。
所以,在人物情绪上诺兰导演真正意义上使一部真实性为主的传记片有了魔幻现实主义,但又不娇作,反而让观众惊喜万分。
好,现在就该提提影片的重中之重了,最明显的黑白画面,当然,先排除影片内容创作不谈,诺兰导演此次就是在突破自己电影匠人的创新,众所周知,诺兰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个依然利用胶片机拍摄的导演,所以本作也不例外了,不过这一次他运用了70mm imax的大画幅,如此一来,电影所呈现的艺术效果就更加明显了,那黑白色的画面又是何故,其实我们注意到,影片中有黑白必见施特劳斯,个人见解,其实不是为了彰显年代感,而是凸显政界的黑暗,侧面告诉观众科学与政治的相牵连,直到施特劳斯被拒起,画面回归彩色,我认为其实是《教父》里的那句话“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一千人里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对此的见解仅此而已。
相比于对画面颜色的关注,我其实更关注本作的蒙太奇手法运用,不同的时间线相互插叙,这种插叙式蒙太奇使得影片多了几分思考程度,但这并不是程耳《无名》那种无病呻吟,单纯炫技,诺兰导演的时间穿插的可谓完全服务于故事吸引力,影片开始通过镜头告诉观众奥本海默正受到制裁,设置了片头悬念,为什么人家给你研究了原子弹,你还要搞人家呢,那就得先利用倒叙手段娓娓道来了,不过中途依然会插叙回来,目的是解释说明,就这么简单,有点类似《看不见的客人》那种叙事目的,但不同的是影片可不仅仅是ABAB式穿插,它加入了施特劳斯的时间线,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有了故事空间感,其次是交融了施特劳斯的过去线,可以说明,一部传记片不仅仅可以靠人物成长道来,还能通过未来评析和成长故事对应他方看法,这点其实让我想到了《长安三万里》,同样的ABACBABC的方式,看似混乱,实则平凑起来完美无瑕。
嗯,电影中隐喻蒙太奇则多的数不过来,最明显的其实就是那些忽然穿插的实体效果的空镜头,倘若一一解读,那可够费手指头的,有些东西,可意会不言传,可能这也是电影艺术中蒙太奇所要传递的意义吧。
最后,杜比的视效感觉真的很棒,美中不足在于未能享受到imax巨幕,毕竟诺兰导演仅批了全球三十家影院,诺兰还是那个诺兰,电影工匠精神尚存的这样一位导演,就是这样,才能造就这样一部艺术气息与工匠精神并存的传记电影。
晚上十点散了场,三个小时眨眼过去,50块钱,值了,以上仅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要喷也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