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和朋友的聊天记录,其实从前年11月开始,我们就开始期待着诺兰这部最新的传记电影《奥本海默》公映;到今年七月初为止,读完一整本传记的朋友还认为这部电影必不可能在大陆上映,没想到就在我仍身处西宁时,就传来了《奥本海默》大陆定档的好消息——时隔3年,大陆的观众终于能够又在银幕里与诺兰导演见面

抱着诺兰的电影必须得看,必须得在电影院看,必须用IMAX看的心态,我在IMAX影院二刷了《奥本海默》之后作此文章,大多是看完之后的即兴感想,更多的细节、隐藏的内核还需要去多看几遍甚至看完所有访谈和那本传记才能完全领悟,此次只对当下的主观感受和诺兰导演其人的表达做出适当解读。

需要作出声明的是,我非常喜欢诺兰导演,尽管他一直被诟病“过誉”,但震耳欲聋的音效、充满技巧的剪辑、富有文学性的剧本就是让诺兰稳坐第一商业片导演的宝座,这一套逻辑在撼天动地的影院里就是很受用,人们就是会因为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名字给电影做了背书而走入影院。
我也不例外,在面对如此令人享受的视听体验时,理性其实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就算对那段历史一窍不通的朋友也可以因为极致的视听感受而为之震撼。

01 超现实主义

其实看着他们在华盛顿讨论选定投放原子弹的城市时我就想起了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很难说左岸派的思潮到底有没有影响诺兰,奥本海默几次超现实主义的镜头都与《广岛之恋》开头那两具抱在一起的经受原子弹爆炸烟尘洗礼的躯体的一幕十分相像,这次二刷我努力让自己从电影里抽离出来去注意那几个超现实主义镜头,一次是奥本海默被扒光了坐在听证会上,一次是接受众人鼓掌时第一枚原子弹此刻才真正到达奥本海默眼前,一次是竭力阻止氢弹开发却注定无法成功时看到的桌面上的积水,一次是和那位告发他的空军初次见面时对方提及自己在飞机上看见英国导弹的经历(此时奥本海默仿佛自身也坐在那架飞机里,同时结尾处的闪回也再次给到了这个镜头),还有一次是在罗杰·罗博向他打机关枪一样提问时第二枚原子弹投掷到了奥本海默的脑中。
《广岛之恋》 男主和女主在原子弹爆炸的粉末中赤裸相拥实际上他们并未经历核爆,一种超现实的表现手法
其实如果这样盘算起来,片子里最大的超现实主义是诺兰缔造的那个大气层被烧毁的地球,然而如果按照超现实主义是对现实的影射来看,从德国人发现原子可以被分割的那一刻开始,地球毁灭就已经处于倒计时中了。

02 造梦的帮手

演员的表演方面,墨菲克制的演技让奥本海默从意气风发跋扈自得的不可一世到后期诚惶诚恐精神恍惚的身不由己仿佛在观众大脑里演了一遍,三个小时内你绝对会相信基里安·墨菲就是奥本海默本人,尤其是IMAX屏幕下你与墨菲十几米高的脸、五米多高的眼睛对视,那一刻所有人都走进了奥本海默的心里。
诺兰在这部片子里多用长焦镜头,将人和环境做显著分割,既体现奥本海默与普通人的格格不入,也体现他在政治压迫的惊悚下内心认知与现实世界的剥离。同时多采用特写,马特·达蒙、小罗伯特·唐尼的脸在这种特写镜头下特别生动,连带着他们的立场和内心里的想法都一并从银幕里延伸了出来。
弗洛西斯·皮尤演得很好,尤其她性感的嗓音和微微丰韵的身材在床戏那段把性张力拉满了。我对她印象最深刻的角色其实是《仲夏夜惊魂》里那个胆战心惊的女主,两次表演是截然不同的角色,但是都被她消化得很好。
弗洛伦斯·皮尤在《仲夏夜惊魂》里
发现了吗,奥本海默的三个情人,琼、凯蒂、鲁斯与他的对话都是始于知识性问答,但同时诺兰把台词写得既富有科学常识的趣味性又充满挑逗意味,加以摄影机的调度和灯光的辅佐以及演员充足的眼神戏,奥本海默里的情感充沛到不需要任何表达情绪的用词就能从银幕里直接流淌出来。
加里·奥德曼饰演的杜鲁门总统特别好,尤其是对比起之前演的丘吉尔首相,他懂得如何展示历史重要人物typical但极具个人特色的一面;卡西·阿弗莱克也仅仅是作为审问罗伯特的军官出场了几分钟,但他标志性略带沙哑的嗓音和不动声色却似乎将你吃干抹净的眼神已足以证明他的绝佳演技。然而唐尼的演技似乎陷入了一套程式化的自我标准,说实话我不太认同这部片子里没有钢铁侠的影子,他带着微微颤抖的嗓音锱铢必较说话的样子很有钢铁侠训诫的感觉(导致一度有些出戏)。
几位配角不用多提,无一例外演得都十分出彩,在当今好莱坞里谁还能凭借一己之力将如此杰出的男演员汇集到一部电影里,甚至只是出场几分钟呢?除了诺兰我很难再想出其他名字。
不说谁知道他是《黑暗骑士崛起》里照看姥爷的医生

03 诺兰的“介入”

在所有的角色中,我最想聊的是凯蒂这个角色。艾米丽·布朗特饰演的凯蒂成为了罗伯特漂泊一生的时候为数不多的寄托,无论是从精神层面还是家庭层面,这个智慧的女人给了罗伯特太多别人无法给予她的东西。
尤其是最后的庭审戏,伶牙俐齿了一辈子的奥本海默面对政治高压和奸人陷害根本无从还击,但他这位机敏聪慧的妻子贡献了本片对那位传奇审问官罗杰·罗博的最漂亮的反击台词,那几句16、17、18年的反复更改简直让这位女人在一众老白男的注目下变得璀璨,即使是罗博也无法不顺应她的节奏,甚至得到了其中一位记录员的认可。我最近一次看这种一个女人面对一群男人唇枪舌战的对峙画面还是莎朗·斯通饰演的《本能》,但那是靠莎朗·斯通的性魅力实现的,诺兰选择了一个英国绅士的方式,用单纯的大脑和唇齿就足以让人感到女性的魅力。
沙朗·斯通在《本能》里
罗伯特和凯蒂的关系多少有点隐射诺兰现实中和他妻子的关系,诺兰作为一个从来不使用电子设备的人,他的妻子为他提供了一切与外界沟通的帮助,同时帮助他制片和宣发,想来诺兰对于他妻子的依赖应该跟罗伯特对于凯蒂的依赖差不多吧。从采访里诺兰说如果以后有人要来演自己的传记电影,他一定会让基里安·墨菲来演自己,也可以侧面印证这是一部诺兰把自身经历处境融入到主角身上的电影了。
也真因为如此,奥本海默这部电影有了无与伦比的作者性,不仅仅是因为开场就交代中场故事、古典乐电子乐和环境声的完美融合、双线叙事交叉剪辑、下一个镜头给予上一个镜头台词的回应(这一点还值得好好分析,诺兰说过他拍电影是回应式拍法,即配乐和镜头都是和上一场戏进行一问一答),更因为诺兰本身的经历和情感已经融入奥本海默这个人当中,他的野心、焦虑、才华都能够在诺兰本人身上得到一一印证,所以这部电影才在如此精工巧匠的同时又饱含情感。

04 群体性无意识带给我们什么

看完片子,还有一点想法是体制和权力的确会放大矛盾。奥本海默只是单纯对知识感兴趣、只是想保护帮自己照看孩子的朋友就被政客添油加醋地指摘,让我想起《婚姻故事》里明明是温馨的一起装儿童座椅的画面后面能在离婚官司的法庭上被当作是父亲对孩子安全不负责任的证据,以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对小四父亲的压迫把一个教育孩子为人处事的父亲变成了一个冷漠麻木、胆战心惊的台湾中年男人。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处于政治惊恐中的父亲和小四
在民意四起、群体性意见盖过一切、看不见的大手笼罩下,个体是失去声音、被异化的,只可惜奥本海默以为单靠知识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知识的诅咒不仅体现在他造成了让数万无辜生命牺牲上,还体现在了普罗米修斯无法挣脱锁链、驱赶啄食他内脏的秃鹰上。

其实诺兰是有讨论核武器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普罗米修斯究竟是救世主还是灭世恶霸的野心的,但正如他最擅长表现人物一样,这部奥本海默无论是诺兰的有意无意,其人本身所带的悲剧色彩和天才传奇背后的焦虑迷茫苦痛才是真正传达给观众、并带有雷霆万钧的力量的。

你要知道,一枚原子弹爆炸在银幕上的呈现固然让人印象深刻,然而与爱因斯坦交谈过后奥本海默内心和头脑里无数颗原子弹穿越天际的镜头更加令人为之震颤。

05 一些闲谈

其实说《奥本海默》有观影门槛吗?有肯定是一定的,至少比同档期的《芭比》《封神:朝歌风云》具有门槛,3小时的时长、涉及物理学、政治、法律的硬核对话、密集出现的人物都让这部电影注定成为了一部不会那么轻松的电影,但我还是想对部分女生说:男的都能在观影结束之后自信地说“这部是昆汀导演的,很厉害”这种话,你们不要说自己看不懂,是你们自己放弃了看懂的权力。

我很难想象我还会看多少遍奥本海默,今年的院线最佳显然已经被锁定了,那种坐在IMAX银幕前被电影吞噬的感觉一年能体会几次呢?那种每个镜头每个音符每句台词都踩在大脑皮层里的感觉除了诺兰当今世界还能有几位导演带给你呢?虽然两次参加的都是观影团活动,但是因为也有路人加入,所以还是会看到屏摄的现象,在此继续呼吁:

不要屏摄、不要屏摄、不要屏摄

点开微博,奥本海默的词条几乎全是屏摄的内容。诺兰前几年因为华纳决定流媒体和院线同时放映新片而与华纳高层决裂,所以这部《奥本海默》的片头能看见环球影业的标志——诺兰的新股东。这个如此传统的、认为电影最好的欣赏方式是在电影院里的导演如果本人知道,《奥本海默》在中文互联网上以此种方式大范围传播,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