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版本首发于b站,阅读文稿请往下↓
文/沐见汐
(未经许可,请勿随意搬运)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影评栏目“海边放映室”,我是在7月底看完本片的放映员沐见汐。在电影内地上映前夕,我们来无剧透地讲讲诺兰新片《奥本海默》。
作为世界级导演诺兰的第12部长片作品,在经历《信条》票房成绩惨淡的3年后,这部传记片《奥本海默》以1亿美金制作成本加另外1亿美金宣发在暑期档震撼问世。环球甚至“不讲武德”地签订了霸占北美IMAX银幕3周的协议,以保证观众们欣赏本片的最佳体验。
在本篇中,沐见汐将通过三个章节,三个数字,带大家了解必要的观前信息,不会涉及具体场景的剧透。同时我也将穿插讲述个人认为本片的优缺点,帮助大家合理管理预期,更加顺畅地理解影片。
说起20世纪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莫过于发生在1914和1939年的两次世界大战了,而后者的全面终结,与在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胖子”和“小男孩”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制造者,被称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也随之被推向了历史神坛。
而令诺兰感兴趣的不是他作为救世主的光辉,而是可能成为灭世者的诅咒。在曼哈顿计划初期,核物理学家、后来的“氢弹之父”泰勒通过计算得出,他们正在军方支持下研究和制造的原子弹,有极其微小的概率,会在引爆时点燃大气层,毁灭整个地球。可能性趋近于零,可一旦发生,一切都将归零。尽管如此,奥本海默还是坚持进行计划,并在1945年7月16日的“三位一体”爆炸实验(Trinity test)中按下了红色的启动键。
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
——奥本海默
这句话不仅是奥本海默的扪心自问,也是对后世正在观看影片的观众提出的叩问:奥本海默究竟是终结战争的英雄、还是制造惨剧的罪犯?从零开始的新型武器研发,是意气风发的科学家们在未知领域的锐意探索,还是科学被军事和政治裹挟着坠入的罪恶深渊?进一步,是自己多年的心血被验证成功、在学界名声大噪,也可能是微观下原子的连锁反应引发不可逆的灾难、文明到此结束;退一步,是Los Alamos建设和发现的一切被放弃、被掩盖,而自己依旧是那个写了黑洞论文但无法证明的“理论专家”——而此刻,你手握着红色按键,整个人类文明就在眼前,在空想和实际的0和1之间,你会怎么做呢?更令人费解的是,在影片情节之外,奥本海默本人还在对日本投掷原子弹的高层讨论中,坚定支持要投在城市里让人们知道核弹的可怕,而不是另一方案中提议的扔在日本附近海域里起威慑的效果。这一切,是科学家的天真还是自私,是对人类的绝望还是抱有希望,就有待观众们通过主演基里安·墨菲(Cillian Murphy)的演绎,走进奥本海默的内心了。
本片塑造了很多鲜明对比的角色和对抗性事件,最主要的莫过于主角罗伯特·奥本海默和配角刘易斯·施特劳斯的相爱相杀了。从剧本角度说,全片是围绕着两起听证会展开的,一是1954年针对奥本海默政治安全性的闭门听证会,它由一起举报引发,并对奥本海默本人、妻子凯瑟琳和一众参与曼哈顿计划的成员、长官等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问询和精神折磨;另一起是4年后的1959年,刘易斯·施特劳斯被提名商务部长时的公开听证会了,他在结束原子能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后谋求在政治上的进一步发展,却因与身为委员会顾问的奥本海默发生过多次冲突而成为了媒体报道的焦点。奥本海默的主线是彩色画面,被导演称作“Fission”裂变,因为原子弹的能量就是由核裂变产生的;施特劳斯的副线则是“Fusion”聚变,用黑白呈现,原因是在原子弹发明后,施特劳斯推动了以核聚变为基础的氢弹的问世。这两段时空交错叙事又是诺兰的拿手好戏,通过黑白画面的处理、事件在不同视点中的呈现、多次平行剪辑,让人物们交恶的过程和隐瞒的秘密一层层在观众眼前揭开,对真相的理解和评断也在结尾呼之欲出。
而暗藏在两位角色故事线幕后的历史背景,正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军事竞赛。美军启动曼哈顿计划的初衷,是要抢先纳粹德国,造出一种大规模伤害性的核武器。为此,他们动员了当时西方国家最优秀的一批科学家,并斥巨资在新墨西哥的沙漠中建造了一座小镇。而伴着希特勒自杀的消息,越来越多的项目成员开始质疑起了项目是否仍然必需,因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新生儿”拥有的巨大破坏力。另一面,则是苏联被不断探测到的试爆,这引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及危机意识,由此,核武器的军备竞赛,也从对抗纳粹德国,转变为对抗苏联。奥本海默因核心家庭成员曾加入共产党而一直受到严格的监视,而其影响并没有随着曼哈顿计划画上句号而休止。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的冷战爆发,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盛行,反共情绪空前高涨,奥本海默被指控为“潜在的通共分子”坠落神坛,这场欣然接受的听证会,其实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对他作为科学家、领导者、同僚、朋友、丈夫、情人、哥哥的、由政治到情感到人性的“审判”。
本片还展现了奥本海默身边的两位重要女性人物,艾米莉·布朗特(Emily Blunt)饰演的妻子凯瑟琳·奥本海默(Katherine Oppenheimer)和弗洛伦丝·皮尤(Florence Pugh)饰演的情人琼·塔特洛克(Jean Tatlock)。在这里沐见汐要承认,我其实对Jean这个人物没有太多连结,从她和奥本海默的互动来看,似乎两人并没有达到情感和生活上的和谐,更多地似乎是作为主角精神上的“障碍”和后续奥本海默夫妻关系的“对比”设计的。影片为人讨论的Jean的大尺度裸露戏份,其实并不为情色氛围服务,我只想说,放在全片看,这根本就不值得当做讨论的话题……相比之下,Katherine才是真正理解奥本海默的人。艾米莉的精彩戏份和表演非常值得大家的期待,这里就不作剧透了。
前面已经向大家介绍了本片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人物,下面我们就来聊聊技术。“实拍狂魔”诺兰这次依旧使用了IMAX摄影机完成了全部拍摄,并且还在胶片放映岌岌可危的当下研发了70mm黑白IMAX胶片。最终近3小时的成片用了1万7千多米的胶片,可谓是数字化时代下的一股泥石流。关于各种画幅的差异,已经有热心网友制作了对比图,大家可以看到IMAX呈现的信息明显是更多的。本片的最佳观看格式70mm胶片IMAX,全世界只有30家影院有此放映条件,且由于胶片电影的年产量可谓是凤毛麟角,不少北美影迷都反馈在观看胶片版时因技术问题而暂停播放的糟糕体验。
沐见汐这次去香港呢,其实是特别冲着全亚洲独家的35mm菲林版放映选择了百老汇电影中心。这个版本虽然是画面裁切最严重的,但鉴于本片使用了大量特写和近景来展现人物的内心戏,丢失一部分画面反而更加突出了这一摄影特色,营造了角色与观众间的暧昧氛围。Cillian美丽的蓝眼睛所表现的恍惚、迟疑和若有所思,对于观众们爱上角色,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有非常大的帮助。但与此同时,胶片本身的损伤,还有放映时略微的抖动,也会让挑剔的观众有些失望,所以它不见得是观看本片的优选,但对我而言是一种特别的体验。因为你可以从这些白色划痕中感受到,电影的每一帧都是切切实实存在的,电影本身从介质上就不可能做到完美,它是在某个时间点诞生,然后会经历漫长的时间,最终好的电影会被保留下来,会被精心修复,然后在某个时间点重新回到喜爱的观众身边。即便有很多电影人和技术人都在数字的领域运用智慧开疆扩土,观众们还是会为具有真实质感的东西买单。
当然啦,影片即将在内地上映,沐见汐肯定是推荐大家去IMAX影院享受1.43:1画幅带来的视觉震撼,诺兰团队用各种方法可视化了原子、分子和能量波,这些画面虽然很短暂,但是其中的美感会让你觉得,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它流淌在宏观的空气中、也存在于最微小的颗粒里。这里你听到的是本作我最喜欢的一段配乐《Quantum mechanics》,出现在奥本海默的第一堂课上,即便只有一位学生,他依旧滔滔不绝地阐述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小提琴如流水般的旋律让我“听”到了思维独有的理性之光。
《奥本海默》目前在IMDB和豆瓣的评分都是8.6,烂番茄93%新鲜度和91%的观众评分,沐见汐是打了5星满分,个人认为影片整体优于《敦刻尔克》,但肯定没有达到《星际穿越》的水准,谈不上反复刷的喜爱程度。它在叙事手法和音效配合上一如既往地做了加法,但影片的节奏与画面给到观众的情绪几乎是落落落落,加上历史事件自带的理解门槛,本片对大多数人来说绝非是“神作”。
本片由《American Prometheus》,中文译名《奥本海默传》改编而成,不过呢,如果你没有时间看近400页的原著的话,沐见汐更推荐大家补一补90分钟的纪录片《终结一切战争:奥本海默和原子弹》,甚至诺兰本人也在本片出镜了。纪录片清楚地将奥本海默的生平梳理了一遍,可以帮助你在看《奥本海默》时快速定位到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干系人,降低迷失在各种插叙中的困惑。
但即便是看了纪录片,诺兰对于真实的强迫症还会在另一点上挑战观众——那就是人物。和他另一部基于历史事件拍摄的《敦刻尔克》不同的是,本片的每个人物都是历史上查有此人的,并没有捏造、或者合成某个角色——这也意味着,光认识爱因斯坦和钢铁侠是远远不够的,大家必须记住围绕在奥本海默身边的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和名字,因为曼哈顿计划中的这些人物,或多或少都会在最后出现。沐见汐在第一遍观影时就因为对不上名字和脸,导致在结尾错失了很多反转的乐趣。
即使已经做了一定功课,沐见汐还是希望大家调整好对于走进影院看诺兰“大片”的预期。因为本片虽然是和“原子弹”相关的故事,但里面爆炸的画面和场景其实很少,冲着核爆特效的心理预期去的朋友们大概率是要扫兴而归了。更别提复现广岛长崎蘑菇云了,因为那根本就不是奥本海默的十字架(至少杜鲁门是这么认为的)。本作中也看不到《盗梦空间》的奇观、《敦刻尔克》的大场面、《信条》的高概念。这是一部人物传记片,却没有《至暗时刻》里激动人心的演讲,也没有《萨利机长》跌宕起伏的危机,更没有《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中聪明幽默缓解紧张气氛的配角,导演意图呈现的是一个历史人物、一个“伟人”在不同时期,意志的动摇和决心,他的事业与名望是他天才的成果,而背负的不幸与罪恶是他作为天才的诅咒。诺兰把这样一个严肃、甚至可以说很沉闷的主题搬上银幕,让观众们进入到奥本海默的主观视角,也提醒大家,这依旧是一场审判,一场跨越几十年的道德审判。在长达3小时的观影中,虽然全程毫无尿点,但沐见汐可以明显感受到厅内盘旋着一股低气压。
毋庸置疑本片已经提前加入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女配角和最佳摄影的奥斯卡豪华套餐,但我并不看好本片在大陆上映后的票房和口碑。不过呢,我也非常支持诺兰的理念,那就是把观众当成intelligent people有智慧的人,不要糊弄观众,给他们启示,留有讨论和遐想的空间。这样尊重观众的导演和编剧,才是商业电影往高处发展的推动者。
好啦,以上就是沐见汐对于《奥本海默》的一些观影感受,如果出现记忆偏差的话请大家友好指正和多多谅解。喜欢电影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我的豆瓣、b站主页,我是沐见汐,我们下一场放映再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