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军训的汇演表演,我匆忙的赶往离我50分钟地铁车程的万象城,去赴一场约,这是我和诺兰单方面的约定,始于我太想太想在影厅,在iMax影厅看一次诺兰的片子了,也是为困扰我自己,让自己内耗一段时间的经历有个交代。鉴于我几乎从没有过走进电影院去欣赏,学习一部能够载入史册的影片的经历,一部能把iMax厅1点场几乎坐满,一部能在没有彩蛋的前提下使得有一半的观众看完片尾流转过的人名公司再走的影片,使我意外,使我吃惊。
《奥本海默》是部好片子,他有这《星际穿越》的特点,平淡的,多角度的叙事,多了穿插着的叙述方式与用黑白镜头体现的不同立场的人物发生的故事。一开始我以为黑白是事件发生的时间不同,但看到最后会发觉,这一明一暗的镜头正是导演想体现出的一明一暗的人物立场下发生的事情(当然,和故事发生的时间也有关系,但个人认为或许不是关键)。
镜头是变换很快的,三小时的时长容得下长镜头与各种急促的短镜头的交换,每一个镜头其实都可以拿来多想,比如某些快速变化的镜头,仿佛高中阅读理解般,又仿佛此次军训的战场救护表演,或许单看还有点突兀,但是对于整体电影的表现,对于人物在某一时刻的思维的呈现,是至关重要的。
iMax厅给我的最深的印象其实并不是视觉的冲击感,期待已久的实拍爆炸镜头其实给我的冲击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或许这是真实的,人力能做到的,是看惯大片特效被养刁的我不习惯的,但我喜欢诺兰如此做,有才华的导演不需要以讨好观众的方式呈现一部片子,当然前提是也不能太标新立异……,画面的冲击感是足够的,许多场景的设计,人物的走位,表演都是极佳的(幸好没有给我魔改出个老黑来演白人形象),看着么一场全是影帝的表演真的太舒服了,三个小时并不漫长,以至于我第一次看了下手表时已经过去了2个小时,这是因为我没有提前看任何剧透,怀着纯粹的好奇与向往去看这部片子,以至于以为故事到了原子弹制造成功后就要到终点了。
最大的震撼给到音效,有iMax厅的加持,爆炸的震耳感,轰鸣的狂风席卷一切的声音是那么的震撼,也许是我坐第五排比较靠前的缘故,全场下来,我感觉跟随奥本海默的思绪经历了数次思想上的爆炸,压力上限上的爆炸,沉重的配乐给我的体验超越了许多电影里一些主题曲音乐带给我的舒畅感,这也是奥本海默的特色,它说是一部电影,或许像一部记录片,因为他没有那么多故事的高潮,原子弹的结局我们都了解,诺兰也并没有将它描写的更多的出彩,它说是一部纪录片,或许更像一部电影,因为他也有起承转合有高潮,尽管高潮未必是时间的高潮而是被推动的事件带给我们的关于个人的情绪上的高潮。
联想到了两个作品
1.《横空出世》
从本质上讲,《奥本海默》与《横空出世》的立场是一样的,都是要叙述原子弹的研发,以及科学家那段时期遭遇的艰难。但是区别还是很大的,《横空出世》更多的是更宏大的叙事,他里面没有太多的各种复杂情况的讽刺,似乎没有更多个人思想上的博弈,有的是家国情长,集体的力量,大国的齐心协力做好一件事的能力,而《奥本海默》似乎更加细化了个人的故事,全篇围绕奥本海默的经历而开展,很经典的带上了美国一贯的对社会,对政府,对当事人的反思。有种以小见大的感觉。两种视角,都可以拍的很好,并无孰优孰劣,但是只能说第一种剧情我更相信是我们本土拍出来的,第二种类型我更相信是美国拍出来的,毕竟我个人认为两个国家主流的偏好风格是这样分化的。
在此安利《横空出世》绝绝对对的很好的片子。
2.《哥本哈根》
上学期遗憾没看成翔宇剧社的《哥本哈根》,因此当时花了几个晚上狂补了国话版本的,那部话剧给我的印象很深,以至于当时连续几天的动态都是围绕着人物的台词引发的自己的思考,所以当我看到剧中每次提到哥本哈根,每次出现服务纳粹方面的科学家海森堡都会忍不住多联想。历史或许是简单的,任后人打扮的,或许是复杂的,做出一件事有时需要头脑冲动,有时需要权衡各种利弊。我没法判断海森堡究竟是犯了错误才导致原子弹制造失败还是真的内心有一丝不安而放弃了原子弹事业,我都不知道,但是历史的结局是我们知道的,这并不像博弈论里最终呈现的可以彼此沟通的结果一般,双方都不制造出来,而是美国方面知道德国方面走错路后,不选择彼此共同的最大价值,而是加速制造实现的彼此未必最大,但美国高收益,德国高亏损的方式。也是,在彼此不能沟通的前提下,博弈论的结果也昭示了注定会有一方先做出史上威力最大的武器并将他掷下使用。虽然本片并没有过多涉及德国方面的制造进程,但是有《哥本哈根》作补充,会使观影体验更佳。
故事中的人物
故事中出场的人物相当的多,重要的人物也是相当的多,我将浅浅分析下奥本海默。这部电影的一大特点便是从各个角度描述了被后人称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的复杂的每一面,对待不同人,一个人可以有很多面,而如此多面合在一起便不再存在简单的人,不再存在单纯的好人与坏人,人性是复杂的。奥本海默在剧中念到的那段梵文:“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这句仿佛神灵的话语却是在奥本海默和琼赤裸全身时说出,便也能体现一个人的多面性,他既享受人之常情,又坐拥神的力量。同时,电影没有将他神话,他的一切缺点(偷朋友的妻子,傲慢自大)都暴露出来,他曾看不上的大卫·希尔,却是在最后力挽狂澜拯救他的人。
他有着决定的聪明,缜密的规划,自由的天性,但也有这方方面面的缺点,毕竟这不是真神,他终究还是一个人。
奥本海默数次与爱因斯坦的对话,每次都充满辩证性,第一次劝说如果计算结果真的是会存在毁灭世界的可能,要通知纳粹避免人类文明毁灭,第二次以一个被祖国抛弃的人的视角告诉奥本海默,当你的祖国不爱你的时候你应该离开,第三次,便是:“我们确实毁灭了世界。”每句话都充满着辩证,充满着无奈。奥本海默虽然创造了原子弹,终止了二战,但它开启了新一轮的冷战,开启了一种新的战争秩序,这种战争秩序是他所抵触的,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世界人民生活在提心吊胆与军备竞赛中的景象,但如果不做出这个选择,二战的炮火还会持续,美国本土士兵还会有很大的伤亡,这种情况下做出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世界,我们的现在对他们而言是未来,正如剧中所说,政府需要科学家称为预言家,并且不能有错误,他们的部分预言在我们现在看来或许是错误的,幼稚的,可是在一切都未知的当时,谁又能准确的判断出未来的走向呢?当一名科学家拥有了与他的心智或是冷静程度或者是判断力,仁慈无法匹配的大杀器的时候,便会出现奥本海默如此,只好做出原子弹,但却无法掌握后续chain reaction 带来的影响,也正有了杜鲁门抱着期待与奥本海默谈话,却没两句便判断他是个爱哭鬼而驱赶他离开,也正有了自己的狂妄自大或是目中无人带来的小人对他的刁难与构陷,可又也因为他的直言不讳,能够吸引一帮纯粹的人拥护保护他。
电影的最后爱因斯坦对他说:“有一天,当他们对你的惩罚足够多时,他们会给你提供鲑鱼和土豆沙拉,发表演讲,给你一枚奖章,请记住,这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他们。”这或许是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西方解读。当然了,我们总是在更高维的空间被人操纵。
这部电影给我的价值远超过我付出的通勤时间,他未必那么像其他商业电影一样有很爽的剧情,有庞大的想象空间所提供的充实的震撼场面或是刺激的剧情走向,《奥本海默》就是一部披着电影外衣的纪录片,但它是完成度那么高的记录片,设计那么用心的记录片,台词那么精彩的记录片,演技那么精湛的纪录片,场面那么考究的记录片,以至于当原子弹试爆时那全场寂静的片刻时,我化为了死神,成为了世界的毁灭者,这一刻的寂静,伴随着片刻后轰鸣的响声与被音浪震动的座椅,让我获得了奇怪的宁静,我的思绪顺着声音经历了从那时起一直演化了78年而来的如今,如今望向这位78年前的普罗米修斯此时沉静的目光,而五味杂陈。
2022年12月16日,美国能源部部长詹妮弗·葛兰霍姆下令撤销1954年吊销罗伯特·奥本海默安全许可的决定。
你看,什么样的人物,都不过是历史可以玩弄的小配角,即使玩弄他们的,是粉墨登场的小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