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奥本海默》之前,我先被影视飓风团队主创与诺兰导演的一次 “technical”的对谈吸引了。视频一开始就是影视飓风团队为诺兰导演送上的见面礼:一个影片拍摄场景的微缩模型。随着镜头拉近、变换,诺兰导演阐述着自己在制作上选择的技巧和技术难关,以及他希望如何通过镜头让观众感受到主角的内心世界。不断穿插着的拍摄团队的花絮以及电影的片段让我产生了观影的兴趣。不过我不懂摄影,更不是技术咖,我更多是好奇:这样一部倾心制作的国际影片,到底是怎么讲故事的。
Ps:在观影之前,不建议看过多的剧透和影评;带着一张白纸进去,看它能浸染出什么样的色彩 =)
巨幕呈现的《奥本海默》带给我的震撼远超乎我的想象。漫长的三个小时并没让我枯燥乏味,我仿佛真的被代入到那个年代,成为了奥本海默身边一个透明的看客,随着他一起经历了那些难忘的时刻。
1. 叙事
影片做了很精彩的叙事,但不仅仅局限于叙事,它有更大的野心。
在叙事上,影片很流畅地使用倒叙、插叙、顺序来讲述不同时间段的故事,并且让观众能很好地区分。记得在看《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时候,其中的叙事会让我觉得很混乱,分不清哪一段是现在,哪一段是过去,全靠看剧情来推测…..而当我理解了这段剧情是回忆之后,电影可能就又跳回到主线,观感非常不好。
而《奥本海默》在这方面的处理就显得非常流畅。影片以现在的时空为引入的主线,通过奥本海默的自述来回忆他的生平故事,又利用黑白的画面来对同一时空内的不同空间进行区分,让观众知道此时此刻在同时发生着什么。(黑白的镜头应该有很多内涵,不过目前还不太理解,需要看更多导演的阐述或专业影评)在这样的叙事框架下,影片呈现出来的就像是一本连贯流畅的人物传记,串联起过去现在与未来,而不是零碎的回忆录。
2. 意识
诺兰在采访中说,电影的镜头大多采用人物近景,目的是让观众有代入感。当你在巨幕上注视着奥本海默的双眼时,仿佛能看到他脑海中的故事。
影片中不断穿插的浩瀚的宇宙、运动和碰撞的粒子、抖动的光波、以及奥本海默的双眼,不断透露着他内心深处的世界:对物理学的热爱、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对神秘宇宙的追问……仿佛这就是他生来的使命。他“高傲”却不狂妄自大,他只做真理的信徒。
电影的很多处配乐也恰到好处。比如越发急促的鼓点营造出一种紧张、对抗的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下,奥本海默眼神越发迷离飘忽,急促的鼓点戛然而止,整个影院一片沉寂。随之而来的是一片耀眼的白色光芒和刺耳的鸣声,奥本海默的脸在色差对比下逐渐灰暗。它眼神呆滞、不知所措,内心迷茫和挣扎在此时此刻极致彰显。
3. 张力
对于苯智性恋来说,这部影片可以被纳入人生信条。看到一些影评在批判电影的专业性,认为专业知识的含量太少,没有展现制造原子弹的困难。但我个人认为,这恰恰也是这部电影的魅力之处。
观影者想看的是一个故事,而单纯的理性讲不出好故事。对99.9%连物理学的大门都没正式跨入的观众来说,讲了多少公式、有多少技术含量根本不重要(没人能记住),或者说对我们而言都是一样的。无论你用了三个定理还是八个定理还是三百个定理,我感受到的都会是:看不懂,奥本海默不愧是天才。
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在讲技术的同时又让科学带给人的陌生感降到了最低,你清晰的知道他们口中的各种原理你永远无法搞懂,但仍然沉浸在其中,这就是讲故事。在这里,讲原理并非是让别人理解这个原理,而是凸显人物的魅力。我看到的是无数科学家的学术热情,是一颗颗为了探寻真理的纯粹的心,是思维之间在不停的碰撞。
就在这么一场场学术辩论和激情澎湃的课堂里,很难不让人爱上奥本海默。
——————(O_o)——————
anyway,这部电影绝对可以纳入苯人年度top3电影,不后悔为它献上微薄票房。说实话,它比我看过的一些top250影视更精彩,且值得反复琢磨和回味。感谢演员们的演绎和诠释,让人看到这么多魅力又性感的学者。里面还看到了一些很熟悉的面孔,比如《波西米亚狂想曲》里面的主唱,看的时候害怕他下一秒就要拿起麦克开唱哈哈哈哈哈,总之就是全明星阵容看的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