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我看这部电影还是挺烧cpu的。我自认为冷战这段历史是我世界史中学的最熟的部分,并且之前因为感觉不会去看奥本海默而转读传记,也算对他本人有些了解,但我发现我所了解的内容,在三个小时的电影篇幅中只不过是凤毛麟角。

诺兰说看这部电影不需要做功课,我觉得他在放屁。首先整部电影的叙事方式是很复杂的,插叙、黑白彩色混杂,这导致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不仅一直在思考黑白与彩色的含义,也要去串联起被打乱的叙事顺序,但是接踵而至的画面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如果在看第一遍就尝试去深究情节以外的深意,很可能连时间轴都理不清楚,但好在我感觉只要顺着导演的思路走,了解奥本海默人生重大事件的内容并不困难。还有就是人物太多,并且外国人名还难记。这个“难记”不光是对于名字的记忆,更是对物理学家或片中的政治家的陌生。

所以在片中我留下了许多疑惑,比如说为什么劳伦斯对奥本海默参与政治事件如此反对?希瓦利尔事件指的是什么?以及最关键的,明明前期泰勒与奥本海默相处甚好,为何在听证会上背刺奥本海默,即使因为在原子弹与氢弹上的分歧也不该如此决绝吧?毕竟虽然奥本海默遭受施特劳斯的打压,但他当时在学术界依旧有很多人拥护,泰勒的背刺,无疑会为许多科学家不齿。

首先,奥本海默是个纯粹的人。很多评价说他矛盾复杂,但我觉得他很纯粹。

他是个聪明人,是天才,在各个领域,包括人情世故。他并非不懂政界的弯弯绕绕,这一点在他后来活跃在各种工会或发表各类演讲就足以证明;他也并非不懂人与人相处的潜规则,比如说不该当众毫无顾忌地把对方的错误观点驳斥批评。但他为什么依旧会选择去责怪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对量子力学的一知半解,他为什么会在杜鲁门面前袒露自己对于原子弹而感到罪孽深重?其实他对自己行为带来的结果非常清楚,他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为他不在乎,他要的是达到目的。指责教授是希望对方能对量子力学有真正深入的认识,向兴奋的杜鲁门浇一盆冷水也是希望他不要再一味追求比原子弹更强大的力量了。人们不懂他的尖锐刻薄,不懂他的不谙世事,总将其归结为伟大科学家的孤僻怪异,却不明白他本就只想单刀直入。这是他人格的魅力,难以包容一切错误荒谬,用最直白最具攻击性的语言去刺穿,以构建起他理想的未来。同时,这也是他人格的缺陷,加之麦卡锡主义的席卷,他的不加伪装以及强大的预见能力,将其推进了漩涡之中。

泰勒作为氢弹之父,在洛斯阿洛莫斯时已经表现出研发氢弹的倾向,但却遭到奥本海默无情的打击,说他的氢弹得用牛车拉。

在曼哈顿计划结束后,泰勒曾希望奥本海默能借助他的影响力让氢弹的研究继续在洛斯阿拉莫斯进行,但奥本海默一以贯之他的作风:打击一切异己想法。所以他毫不留情的拒绝了泰勒(这点没有在电影里表现)。当时的他尽管被原子弹之父的头衔所拥护,被感恩与荣耀所包围,但他的内心时刻因自己成为死神而挣扎。

诺兰在片中两次表现了这样的挣扎,是在人声鼎沸的大礼堂中突然乍现的白光,是众人剥落的皮肤,是将喝醉酒呕吐的伙伴联想到受核辐射影响的人。展现这些画面时背景音一片寂静,或许有奥本海默粗重的喘息声,这都与原子弹爆炸那刻的声浪效果所带来的冲击与振动形成对比。

奥本海默之后一直主张建造更小型轻便的原子弹,不再对原子弹的威力进行突破,更注重数量。这是他的退让。回到他同意曼哈顿计划的初衷,是希望原子弹能成为一个终点,二战的终点,武器的终点,但他却让更多人看到原子弹只是一个开始。所以他明白已经无法停止军备竞赛了,于是采用这种量变的方式来遏制军备竞赛的进一步扩大,以防氢弹的出现造成更大的威胁。

奥本海默的建议与后来美苏谈判的军备控制不谋而合,超级大国的对峙最后还是回到了相互牵制,双方本确实可以在研发出原子弹并进一步改进体积与数量后终止,直接开始军备控制,但是当时苏联已经在研发氢弹的道路上,美国感到强烈的危机感,双方的实力已经呈现不对等,这种时候终止氢弹研发确实不明智。(电影以外的内容)

这其实便是原子弹带来的“链式反应”。总体上能分为三方面:政治、环境、战争。再细分又能联系出奥本海默陷入的漩涡,核辐射的人类或如今的核废水,二战的终结与冷战的开始。

电影结尾处奥本海默默念着链式反应出神的眼神让我很震撼,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神性。

now I'm become the death,the destroyer of the world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