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部电影的动力是因为我的外公,他曾经是核九院的工程师。

“我们当时就在青海,趴在那个坡上,戴着电焊眼镜,看着那个巨大的蘑菇云。”

小时候,我总是和外公一起玩;他是一个像老小孩一样的老头子,而我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小孩儿。我有一次问他“外公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呀?”他给我看了以前的旧纪念章,面带骄傲地说“我以前是造原子弹的”。他和我讲了在青海的工作多么辛苦,一年可能都回不了一次家,也不能跟家里透露做的什么工作。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描述原子弹爆炸的眼神,那个眼神,好像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神明降临人间。

外公在疫情放开没多久后去世了,我也再没有办法问他那样的景象是如何。所以这次我去看《奥本海默》,一开始是对完全实景拍摄的原子弹爆炸场面产生了兴趣。

但是,真正看了电影之后,这部电影使我对外公的过去,以及他们那一代的过去,产生了更深刻的反思。

1. 关于电影表现手法

《奥本海默》是一部叙述方式非常简洁,且视听效果有点难以描述的人物传记,我认为它可能会开创一种新的电影风格。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好的电影就是要给观众讲好一个好看的故事;而这部电影一反常态,用了非常反直觉的剪辑手法。剧烈得像精神污染一样的现代音乐和意识流的画面时不时地蹦出来,我猜音乐制作人一定听过潘德列夫斯基的《广岛受难者的挽歌》而且从中获得了灵感。

看的时候避免不了感觉到有点乱,因为导演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手法,其中明线暗线交织,

一个是J·罗伯特·奥本海默的正方视角:裂变,以彩色的画面呈现;

一个是刘易斯·施特劳斯的反方视角:聚变,以黑白画面呈现。

其中主要需要了解的几个场景:

①奥本海默的个人历史,以及重点描写的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进行的“三位一体实验”。

②对奥本海默进行的不公开听证会

③施特劳斯入选内阁的听证会

以及次要一点的圆桌会议等等事件。

比较建议观影之前可以了解一下大概的时间线和人物,剧透也不要紧,毕竟观影过程中,感受比剧情更重要,提前理清思路,可以有一个比较好的观影体验。

2.这一代人可能会理解的战后反思

一般来说,反战电影通常会通过战争残酷的场面,妻离子散的痛苦,身体伤痛,没有人性的屠杀等来叙述战争的恐怖,但电影《奥本海默》里的剧情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及冷战期间。

冷战其实也没有离我们多远,就在1960s,中国完成了“两弹一星”计划。就在不久前,日本发生的核泄漏事故,向外海排出核废水也被我们所关注,许多人为日本政府所做出的不负责行为而感到愤怒。而我认为这些正在发生的事,和这部电影里的故事很像:这不就是正在发生着的时代吗?一个由毁灭性的武器创造的和平时代。

但要说和平吗?我们这个时代并没有多少和平的种子。民族主义的声音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我们责怪日本排出核废水,但当时日本的情况,没有联合国,也没有任何国家插手帮助(反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联合国提供了诸多援助)。日本政府会忌惮他国的帮助另有所图,而其他国家也认为处理核灾难,是日本自己的事情。

我也还记得,当中国准备在台湾附近进行军事演习的那晚,很多人谣传中国要攻打台湾。我的室友像凑热闹一样一起欢呼,我虽明白,以中国的政策,不可能攻打台湾,但那晚也是在悲伤、战栗和恐惧中度过的。

仿佛那些反战电影,那些对战争的记录,大家看看过也就过去了。当灾难和战争发生在他国头上的时候,我们还是把它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我们都是渴望对他者的暴力的。

奥本·海默曾写过一首诗:

“黎明赋予我们欲望,

而暗弱的晨曦却背叛了我们。

当天空中那一缕藏红,

渐渐褪去直到灰暗,

当日光沦为一片贫瘠,

当烈焰将我们摇醒,

我们发现,

每个人都身处自己孤独的监狱里,

而交流的渴望变得既珍贵,又渺茫。”

我想诺兰导演一定想通过这部电影警醒这一代人。他作为一个53岁的人,不再沉湎于浪漫主义、诗歌、特效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抗争的故事。这时他和晚年的奥本·海默教授有同一个愿望,就是想让世人知晓和警醒何为真正的战争。他拍了这部电影,将“生活中的战争”向大家展示,而不只是那两颗原子弹在日本国土上展现的恐怖。

那两颗原子弹——像小孩子碾死虫子一般——被戏谑性地丢在他们的国土上,仿佛就是想给苏联看一下这核弹的威力有多大,而不是叫日本军队投降,毕竟日本本土已经在上一轮轰炸中全面溃败了,就为了对盟军官兵生命的保护,这两颗核弹真的有必要吗?

而生活中的战争也是戏谑性的,或许我伤害你,我痛击你,只是因为爱因斯坦不和我说话,只是因为你反对了我罢了。美国的麦卡锡主义、欧洲的纳粹主义、苏联的大清洗、中国的(算了为了过审还是不说了),它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都是如此无聊,如此可笑的,

暴行的借口。

看到了这些之后,为什么还是没有真正的反思呢?为什么大家还想继续看到这样的暴行发生在这个世界上呢?看完电影,我的心情非常沉重。

“链式反应,理应在核爆的刹那间结束,
但它从未结束。
它将永远进行下去,
直至人类毁灭在眼前的利益之中…”

3.原子弹带来的代际创伤

如开头所言,我的外公参加过“两弹一星”计划,我曾经非常为这件家族荣誉而感到骄傲。但是,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打消了我之前的骄傲。

因为制造核弹是国家机密,这些家庭要搬离他们的故土,跑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定居,又或者是妻子要看着自己的丈夫去参加“秘密工作”,一去便不复返。

“两弹一星”计划的研制时间是14年。我的外公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很快被招募进入了这个项目。他后来娶了妻子,但完全不关心,也无法关心妻子与女儿的生活。在这个项目里,不能透露自己任何工作的内容,一年只能回家一次。他还和邓小平写信,希望在项目的尾声阶段可以增加同志们返乡探亲的时间。

看完这部电影,我开始认为,这个项目给我的家族带来的不只是荣誉,还有代际创伤。

外公就像一个生而为了国家工作的人,他似乎根本不该组成这个家庭。我的外婆,我的母亲,这辈子都因为这个男人的缺席,变得过度劳碌,总是在抱怨。我的母亲生下了我之后,对我无法真心地爱,生下我就把我交给老家的人。三岁之后到上海与父母一起居住之后,我们也矛盾不断,总有争吵和打骂,有时我会想自己为什么要被生下来。

所以当我看到凯蒂无法照顾两个孩子,驱车把他们交给谢瓦里埃的时候,我感觉那个时刻仿佛看到了我们家庭的影子,感觉非常痛心。

就如这个电影所说,这些为国家奉献了那么多年的科学家,最终的科研成果往往是由军事部门来控制,真正的金钱和荣誉也往往是由政治军事部门享有。

就像我外公的晚年生活十分孤独,他一个人住在浙江的小县城,离群索居,自得其乐。他离世之后也没有留下多少遗产,最后享有的,或许只有“身份”,留给我家的代际创伤,以及被大家都已经遗忘了的“荣誉”罢了。

4.与奥本海默的共鸣

在观影后,我在豆瓣小组以及其他平台看到了奥本海默本人的故事,感到非常有兴趣。

我读过《资优儿童》这本书,电影刚开场的时候,就认识到奥本海默是个典型的gifted person。他对环境高度敏感、高傲、奇特、脆弱、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美学,思考又深刻又快速。再加上他的富商家庭背景,他获得了很多教育资源,但是却并不以此为傲,反而感到担忧,多虑,在青春期,他和父母写信说“自己养成了一个令人不快的自我。”在上中学的时候,他遭到了同学的霸凌,得上了抑郁症。我们也能从一开始奥本海默想对导师下毒这段,看出他大学时期神经质、抑郁、痛苦的影子。

“三一实验”成功以后,艾森豪威尔、施特劳斯等人对奥本海默做的那些不公正审判,我觉得和他在学校里经受的霸凌行为,也并无大差别。只是这种霸凌上升到了国家层面,上升到了意识形态层面,但我认为这种伤害的动机,和霸凌一个学校里的同学,并无什么差别。J·罗伯特·奥本海默深谙人性的这些相同的恶毒之处,但也最终发现了原子弹并不能阻止人们互相残杀。大概出于这些经历,他在晚年时期变得更加悲悯而慈祥,即使他这一生受到的迫害使他对人性始终抱有悲观的态度。

“We knew the world would not be the same. A few people laughed, a few people cried, most people were silent. I remembered the line from the Hindu, scripture, the Bhagavad-Gita. Vishnu is trying to persuade the Prince, that he should do his duty, and to impress him, takes on his multi-armed form, and says, 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 I suppose we all thought that, one way or another.”

在电影的最后,我感觉和他产生了深刻的共鸣。或许有着同样是被不公正对待过的经历和对道德的思考;或许是在实践中我总是嗅到太多的绝望。在最后的最后,我流着泪祈祷:

希望世界和平。

———————————————

ps:电影里的爱因斯坦拍得实在太可爱了吧,拯救了整个电影的沉重氛围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