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内心的挣扎拉扯是电影最明显的刻画,复杂的政治斗争也完全摆到了台面上说。这里就说一些我get到的比较偏的点。
1 京都没能成为投放原子弹的目标城市,甚至仅仅可能只是因为一个美国军官“我和我的爱人曾在那里度过蜜月”而产生的情愫,单单一个高层人物内心的一点点波澜,就把一座城市几十万人的死亡转移到了另外一座城市几十万人的身上,改写了几十万人的命运。全人类的命运可能都只是掌握在这金字塔最尖端那一点点人的手上的感觉,真的很微妙。
2 人类的感情真的复杂微妙。氢弹领头人对于奥本海默的质疑是完全符合逻辑的。你表现的如此坚定,去实施了原子弹的研发,并且取得成功,这是你的事业。而当我要完成我的事业时,甚至可以说是我生命存在意义的氢弹研发事业,你却百般阻拦,你让我如何不愤怒,不质疑,我真的看不懂,读不透你奥本所思所想。你热爱的和平,不过是你已经功成名就后为自己身上披上的光环,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独角戏罢了。因为你倘若真的如此害怕世界被毁灭,那个研发出原子弹的人,就不可能是你。(这是从他的视角看待的奥本海默)
3 在麦卡锡主义盛行下对奥本海默进行政治迫害的领导,也是全片唯一一个能和“反派”这个设定沾上边的人物。他的愤怒,并非完全是心胸狭窄。是他,在奥本海默功成名就后把他请来成为他原子能机构的领导,让他一脚踏入了政客们的圈子。在他看来,奥本海默后来辐射全国的政治影响力,是由他的一份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他觉得,就算你奥本海默不对我感恩戴德,也总不至于把我自己变的像小丑一样吧。然而直爽的奥本一次又一次踩在他的痛点上,甚至成为他晋升之路的绊脚石,他对权力的偏执自然扭曲了他对奥本的看法。“奥本海默内心的道德谴责不过是他自己给自己的王冠镶上的点缀,是他的逢场作戏。”抛开电影去看这段历史,有没有可能,他的看法是对的?诺兰的人物传记,主角自然是要拥有伟人的灵魂,可是当我们抛开这些设定去去窥探人物幽深复杂的内心,有没有那么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他说的是真的?
这部电影值得思量的点太密集。总而言之,诺兰用宏大叙事的手法,去撰写了一部关于历史,关于人性,关于政治,关于一切与人类有关的事物都仿佛能在其中探寻到一些踪迹的一本哲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