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既纯粹又复杂。复杂的是人心;纯粹的,也是人心。
会看这个电影真的是纯纯的巧合,因为以往的我,完全不会去看类似纪录片和人物传记一类,但是在挑电影的时候,正好看到了简介里的这么一句话:
他为了拯救这个世界,必须先毁灭他。
莫名的,就被打动了。我想,这应该是一部有些思想深度的电影吧。
但是看到网上“清一色”的好评时,我又觉得,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一样那么好?于是,带着批判的目的,去看了。看的过程中,每十分钟都在试图挑刺,可是又好像挑不出什么毛病。就像是一个必然的、已知结局的故事,被一群平凡的人,演绎出了不平凡。站在不同的角度,这部片子又好像能被赋予一些不同的意义,例如影视创作手法,科学探索精神,知识本身的普及,人性的思考等……
因为打动我的,正是简介中引发的、对人性的思考。所以这篇评价主要站在人性的角度。
正文涉及剧透,介意的伙伴勿看
准备去看的伙伴,建议先浅了解一下二战时期的重大事件时间线,要不然可能会觉得整部电影有些混乱不知所云,不过不了解的话,影响也不到,到最后半小时的时候,整条逻辑就会变得非常清晰。
剧透提醒
剧透提醒
剧透提醒
电影以“审讯”开头,制造了“该不该给罗伯特·J·奥本海默”续签安全许可的矛盾点,并由这个矛盾点,抛出了另一个“悬疑”点:是谁,主导了这次针对奥本海默的“审讯”?
电影在铺垫阶段交代了奥本海默和施劳斯的矛盾、和爱因斯坦的矛盾、和泰勒的矛盾、和博登的矛盾、和几乎所有有交集的人的矛盾。50分钟时,“正式”进入研发原子弹项目的回忆。然后原子弹试验成功,美国政府接手项目,把故事主人公踢出局。主人公短暂的“辉煌”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接受“审讯”,也就是电影的引子和线,最后30分钟,幕后黑手浮出水面,最后的最后,主人公的变化,呼应了开头。
一,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自己,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有更大的格局。
开头时,施劳斯在接受审讯时,他说:“我更好奇罗伯特和爱因斯坦在湖边说了什么。”
快结尾时,施劳斯跟他的参谋说:“当时,爱因斯坦甚至都没有看我,我怀疑是因为罗伯特说了我什么。”
投票结果出来后,施劳斯的参谋说:“或许他们都没有在讨论你,而是讨论一些更重要的事。”
结尾时,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的对话被完整的放了出来,奥本海默对爱因斯坦说:“你还记得我们当时关于如果无法停止链式反应,会毁灭世界的猜想吗?我想,我们真的毁灭了世界。”
我个人觉得,施劳斯之所以会偏执的认为,爱因斯坦是因为奥本海默说了些什么,才不拿正眼瞧自己,是因为他骨子里的自卑。因为他是卖鞋出身,面对奥本海默时,他还曾强调自己“卖鞋,但不卑微”。于是,一个偏执的政客的形象出现了。他骨子里的自卑让他觉得,即使他有了这么高的地位,有了这多多的财富,可是又有什么用,依然有人瞧不起他。或者说,他偏执的认为,所有的人都瞧不起他。于是他设局否定其他人,想打击奥本海默的骄傲。“审讯”不是为了审讯,而是为了“denying”,但最后,被“deny”的,依然是自己。从施劳斯身上我想到,当一个人否决自己的时候,他眼中看到的,或许只有自己,当他试图通过打压别人来或许自我认同的时候,或许他能够得到的,只有更多的否定。
所以,坦然接受曾经的自己,无论曾经的自己有多么不堪。因为相对于整个宇宙来说,你所受过的磨难也好,折磨也罢,不过就是一个光点,最终都会被吸入黑洞,消失不见,留不下一丝痕迹。真正在意你的,只有你自己,和你以为地其他人对你的在意。
心胸和思路放的更开阔一些,你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二,我们都以为自己是执剑的人,可实际都只是被执的剑。
炸弹在长岛爆炸后,罗伯特的心情很复杂,他去见总统的时候说:“觉得自己的双手沾满了鲜血。”
总统拿出了白手绢,晃了晃,说到:“你认为大家会在乎是谁造出来的炸弹吗?大家只会在意是谁扔的。”
罗伯特出了办公室的门后,总统对身边的人说到:“我以后,再也不想看见crying baby。”
炸弹投放后,很长一段时间,罗伯特都很消沉,甚至在很多场景中,人群的喧闹声、欢呼声、他人的争吵声、自己的心跳声,最后都会被影片演绎成有节奏的拟反应堆爆照前的“咚咚咚”的声音。直到听到了总统的话,背景音乐的节奏开始变化,有很长的时间,罗伯特没有听到那种可怕的反应堆的拟声。
他认为,是自己发明了原子弹,成为了罪人。在发射成功后的发言时,在人们簇拥着他的时候,他看到的是有人在角落哭泣;当人们的掌声疯狂想起的时候,他听到的是炸弹爆炸的震耳欲聋;当人们站着欢笑的时候,他看到自己的脚从黑色的废墟中抬起;当人们呐喊着胜利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一张张被核辐射过后的脸……
或许他以为,他才是执剑的人。可他,只是发明了工具,总统才是执剑的人。我不禁想,在战争中,我们作为平民,真的会唾弃武器本身吗?或者,我们会唾弃提出大胆方案的人吗?还是,会唾弃使用了那个方案的决策人?或许,我们谁也不会唾弃,又或许,我们会唾弃所有的人。可没有人,是“主动的”想做那些事情的吧?我们以为我们是执剑的人,可实际上,都是被情绪控制着,或恐惧、或虚荣控制着,走到那个地步的吧。我们,都以为在整个事件中,自己才是核心,比如罗伯特以为是自己导致了初恋琼的死亡,是自己导致了长岛惨案;再比如总统安慰罗伯特时的,是自己的决策造成的伤亡。可实际上,驱动我们做出当下决策的,难道不是当时的情绪吗?
驱动罗伯特的,是犹太人对纳粹骨子里的害怕和厌恶;驱动总统的,是他日本领土的渴望;驱动施劳斯的,是他骨子里自卑;……我们,不过都是被情绪驱动着的剑,罢了。
我不想说一些控制情绪,保持情绪稳定的陈词滥调。其实,我们只需要认清,驱动我们的是情绪,是经历过的事情shape过的思维,而不是我们自己本身。想通当时的情绪陷阱,在以后处理问题的时候,把他避免掉就可以了。只不过,能力和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做错了事情的影响更大,所以他们需要handle的愧疚和悔恨,或许更多吧。
三,科学和人的道德感,应该是相辅相成着平衡的发展,任何一方面打破了平衡,提前发展了,都将毁灭世界。
泰勒算出的猜想:“如果反应无线循环下去,这个炸弹将有可能燃烧大气层。”
罗伯特拿着这个猜想,找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说:“这是你的责任。”
罗伯特拿着这个猜想,找了一个教授朋友,请求他多算几次,那个朋友说:“这种可能性几乎为0。”
等待发射原子弹的时候,罗伯特和少将的谈话时,少将说:“如果可以,我希望是0,而不是near zero。”
炸弹在长岛投放后,小镇里的大兵们欢呼着,科学家们沉默着。
在他准备离开研发小镇的时候,他的演讲中说到:“我希望当后人提起这个小镇的时候,是自豪,而不是诅咒。”
电影结尾时,罗伯特和爱因斯坦再次谈话,提到了那个泰勒的猜想,他说:“现在,我怀疑我们真的毁灭了世界。”
第一次爱因斯坦和罗伯特谈话的时候,他们所指的是物理意义上的,让整个世界化成灰。可再次谈到这个猜想的时候,他们所指的,就从物理层面变成了“精神”层面。
科学发展的初衷,是为了为自己提供更好的生活。可如果在发展科技前我们没有守住自己的一些底线或者没有一些基本的“道德感”,我们就有可能仗着强势欺辱别人。就好像,日本和德国发起战争,当美国有了自卫能力后,又想摧毁日本,甚至打倒苏联(电影里暗示的),下一步,争霸世界(也是电影里暗示的)。如果在科技的发展超出了我们的道德认知太多,就会让人变得疯狂。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罗伯特开始反对继续研究氢弹。因为他造原子弹的时候,对科学的渴求极大的超限了他的“道德”。在听到同事劝他别研究了的时候,他还反向劝服同事继续研究。可当他真的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会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样的影响的时候,他的道德层面的认知逐渐追了上来,于是他想“停下来”,不再继续研究。
我们无法想象,如果当时他选择了继续,用他的才华真的研究出来了氢弹,按照当时总统的疯狂,会不会干翻整个世界。也无法想象,现在会不会还有这么多独立的国家。但是,他的道德感让他停止了继续研究炸弹,所以,现在这世界上依然还有几百个独立国家。
反过来,如果道德感过于的超出了对科学的渴求,如果他们在泰勒猜想的时候就决定停止研究,这世界上或许依然没有原子弹,或许在2023的今天,二战也依然没有结束。
所以,科技和一些道德认知,应该是相辅相成着提高的。二者并不相斥,而是用一种动态的平衡,让世界发展的更好。
整部电影看下来,其实还有一些对婚姻的感触,比如罗伯特-凯蒂-琼的三角关系;和一些对友情的感触,比如上将、施劳斯、泰勒在接受“审讯”时对罗伯特的评价;一些对“人性善良”的思考,比如最后反水证明一切都是施劳斯报复的那位证人;等等等等……
很多的剧情设计,都让我有极强的分享欲。篇幅原因,就选择了上面三点,我觉得最最最能丰富我精神力量的点分享出来。希望可以为大家理解这个电影,多提供一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