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说这部电影延续了诺兰一贯的风格,观影门槛较高,叙事多条线并行。

这部电影改编自2005年获得普利策奖的传记《美国普罗米修斯: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正如书名,奥本海默就像是普罗米修斯一样,为了美好的目的,带给人类力量,却再也无法控制它。

同传统的传记片不同,诺兰的这部《奥本海默》叙事三线并行,一条是奥本海默的学习、研究历程,一条是他接受审讯,还有一条则是属于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政客斯特劳斯的。三线交替出现,虽说之间差异非常明显,但还是容易给近年来的部分观众造成一定的混乱,造成观影门槛的提升。

这部电影观门槛较高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观众必须对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世界历史有基本的了解,至少得知道科学界的奥本海默,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费米等人,以及政治界的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埃德加胡佛,肯尼迪是谁,物理知识倒不算很困难,知道原子弹靠核裂变、氢弹靠核聚变就行。

奥本海默在成长的过程中,镜头反复呈现了他心中的幻象:微观粒子的碰撞,波的振动,最终化作现实,在链式反应中,爆发为冲上云霄的蘑菇云,酷爱实拍的诺兰倒没有真的使用原子弹,采用大量TNT展示了核试验成功的效果。


这位著名的“原子弹之父”并不是神,他极其明显地拥有着普通人的矛盾,既渴望着科学研究带来的成功,也同样悔恨于科研成果军事化之后带给世人的痛苦。他傲慢又谦卑,冷酷又多情,正直又邪恶……他跨越科学政治两个领域,实则表现出来的是二者不尽相同的观念。关于其他人物的塑造同样具有一种真实感,科学家阵营的人与以斯特劳斯为代表的政治家阵营,都具有自身的复杂情感,对权力的渴求,对他人的嫉妒,对正义的向往,对研究的热爱……他们不只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工具人。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部影片的配乐——或许也不值一提,看到是谁配的乐就能明白了。配乐戈兰松同诺兰早有合作,《信条》便是他的作品,其配乐同样是值得称道的。在这部电影中,配乐很好地展现了奥本海默内心的情感,体现他人生当中无数的纠结与彷徨。

“我将成为死神,世界的毁灭者。”奥本海默在目睹原子弹爆炸后引用了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当中的这句话,而在早先的计算中,曼哈顿计划的数学家曾一度猜测,原子弹的链式反应将永远不会停止,烧毁整个大气层,真正毁灭世界。虽然这件事情并没有真正发生,但原子弹依旧造成了无法停止的链式反应,无关科学,而是政治上的。二战结束后,美国与苏联因意识形态上不相容的差异开始冷战,展开了军备竞赛,争先恐后地制造毁灭性武器,核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在人类文明上空。

影片的结尾,引发斯特劳斯怀疑的湖畔对话终于揭晓了答案。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的对话,无关于斯特劳斯的政治观点,而仅仅在于两位科学家之间对未来命运的忠告。奥本海默此后的人生也印证了爱因斯坦对他的劝告,他成了科学的殉道者,又在没有威胁之后得以平反。

这是奥本海默,在科学与政治之间的抉择。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