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真的拍出了一部从他既往作品的阴影中脱胎换骨的电影吗?答案是否定的。看完《奥本海默》,我不由得肯定它是当下最为重要的电影之一,同时我也遗憾于诺兰自我风格的不断重复,他始终不能像那些古典大师一样轻车熟路地游刃于各种类型电影间,相反,无论是科幻、悬疑、战争还是传记,他的电影都被单一的电影技巧所束缚。
坐在影院看《奥本海默》就如同欣赏诺兰的前作《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一样,意味着你要接受长达3小时的信息轰炸和泛滥的配乐。片中那些快速而凌乱的剪辑宛如泰伦斯马力克,以意识流的影像去向观众叠加旅欧、核试验、原子特效、听证会以及施特劳斯的视角这些不同时空的叙事。而这些琐碎的、不搭边的、彩色与黑白的素材间实实在在缺少一种耦合性,不同于马力克影像的素材间具有的满溢屏幕的生命力和充沛和情感,诺兰这些素材之间的共同点也许只有——它们都是围绕奥本海默其人展开的。以诺兰在《信条》中所取得的惨败为例,过度炫技一定程度上会消解电影的情感流动,就如同《星际穿越》等电影中那些突如其来的、臃肿的煽情一样,毫无信服力。而《奥本海默》这些素材频繁和决绝的跳接,则容易引发为了非线性叙事而叙事的批评。
我选择“决绝”的措辞来形容《奥本海默》的剪辑,已足以表明我对诺兰这种“屡试不爽”的剪辑方法的审慎态度,而这种剪辑方法在《奥本海默》中被发挥到了极致,如此急促的剪辑,硬生生把一部传记片拍成三小时高潮迭起的警匪片的节奏。这最终形成我欣赏《奥本海默》的一个切入点——影像视觉上的开创性,有变数的影像总好过一潭死水,不是吗?
至于配乐,我始终觉得太过滥用了,通过这一点可以明显感受出诺兰没有一丝改变,结合片中部分素材重组的顺序,可以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诺兰想拍的是悬疑片,或者不如说诺兰依旧有意识整合素材,组成反转的桥段来营造落差。
走出影院时我只忘了我是抱以何种期待值来看诺兰的新作,也许它为困在国产影片泥淖中的我提供了一丝慰藉,诺兰的风格没有变,你也很难去说他相较于以往有什么进步,《奥本海默》依旧拥有既往诺兰电影的优点和缺点,只不过是一部激动人心的传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