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魔豆酱影评(个人微信公众号)2023-09-08 15:02发表于北京
千呼万唤,诺兰新作《奥本海默》终于在7.21全球上映后,于8.30号登陆中国院线。虽然是以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研制成功为主要背景,但是总体来说并不是观众传统认知上的视觉性质(不管是实景还是特效制作)的大片,与以往观众较为熟悉的诺兰的《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相比,视觉效果比例的呈现还是有很大差别。
想看什么核爆大场面的观众基本可以对这一点放低期待,因为毫不夸张地说,全篇99%的镜头都是大段大段人物间的对话,叙事基本靠对话进行推进。而且多数都是中景、近景以及脸部大特写的镜头,且出场人物众多,几乎到了目不暇接的地步。所以很容易理解影片拍摄进程中会不断加入新角色新演员的这一情况,包括奥斯卡影帝拉米.马雷克(饰演大卫.希尔)也是后期才进组的。
虽然我是从7.21全球公映前就开始搜集相关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周边资料,但是影片开始前还是有些紧张,担心遗漏或是不解一些重要的影片信息。 但是在观影之后,纵观全片,其实掌握好三个方面的信息,还是可以对影片的框架结构及想要传达的核心价值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
第一个是影片开头的字幕信息提到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从众神那里偷取火种,带给人类,这让他受到惩罚,宙斯命他在高加索山脉的荒原上受罚,并派一只老鹰定期啄食他的肝脏”。 而奥本海默本人其实就是现实版的普罗米修斯,他是殉道者,同时也是毁灭者,这种在道德层面的人物困境贯穿了影片的始终。
第二个是奥本海默在接受采访时,回忆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后自述的一句话“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出自他非常喜欢的梵文著作《薄伽梵歌》。
第三个就是诺兰拍摄《奥本海默》的动机,是他在了解到执行“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们和相关高层,在决定按下核爆试验按钮的时刻明确知道,这里面产生出的核链式反应可能会有失控的情况,(这个核链式反应在影片的中段会多次提到,一定要记住)最严重的情形就是点燃大气,进而毁灭整个地球,虽然这个概率在影片中提到的概率是接近于0,但是不等于没有。明知可能会有不可挽回的严重局面,为何最后还是按下了三位一体核试验的按钮。
这里面的主要人物的动机是什么,后续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可以说都是以这个事件作为一个探求答案的影片核心。
潘多拉效应会不会真的出现,这也是一个精彩的悬疑点。
而我这次就是从导演的动机视角出发,试着去解读一下,这部注定不会被一些观众喜欢的新作品。既然是全篇都是99%的对话推进,那自然少不了去着重解读关键人物,我们就从人物入手。 首先就要好好分析一下事件的中心人物,也就是我们的男主奥本海默。
影片的的叙事结构,看过的观众应该都是非常明白的,就是诺兰惯用的非线性叙事,影片主要以两个视角带入,分别是彩色镜头视角的奥本海默本人,另一条就是以刘易斯.斯特劳斯的黑白镜头视角。 分别以两场听证会带入非线性的叙事内容,分别是上个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盛行之下,对于奥本海默本人的秘密听证会,另一个是刘易斯.斯特劳斯的内阁职位(商务部长)的听证会。
在每个视角正式带入的前一部分的镜头内,我们会发现在奥本海默镜头的角落出现的单词是FISSION(核)裂变---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铀核或钚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而斯特劳斯镜头的角落出现的单词是FUSION(核)聚变--核聚变,即轻原子核(例如氘和氚)结合成较重原子核(例如氦)时放出巨大能量。
而实际上裂变FISSION是属于原子弹爆炸机理,而氢弹则是利用核裂变装置爆炸能量引发的自持聚变FUSION反应。 可以说FISSION代表了原子弹试验成功之前,奥本海默经历的主要历程,而FUSION则代表了之后关于“氢弹是否投入研究”的利益相关事件。
这两个词其实是有暗喻的成分在这里。千万不要忽略掉这两个重要的细节提示信息,这两个单词的寓意恰恰涵盖了奥本海默是怎么样由国际威望极高的“原子弹之父”逐渐走向一个社会性死亡的过程。
01:FISSION(裂变)
001: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1904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家境殷实的富二代,自小接受的都是典型的欧洲式的家庭教育,可以说是天资卓越、涉猎广泛、语言天赋也极强,电影中奥本海默在荷兰的大学讲课时,用六周时间就可以熟练应用荷兰语讲授量子物理就可见一斑(当然也有展现他自傲炫技的成分)。、
当然就像在曼哈顿计划启动的关键时刻,奥本海默与马特.达蒙饰演的陆军上校格罗夫斯的对话里提及的一样,这些“优秀”的品质,只是当时圈内公认精英的入门标准,除此之外,奥本海默性格中的傲慢、自负,以及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甚至是花心的部分,也是他性格复杂的重要部分。
天生的性格特质,加上人生各个阶段重要事件的影响,使得奥本海默自身就处于一个不断Fission(裂变)的过程,裂变出的部分不断地碰撞,最终影响了他的整个人生。
影片最开始的镜头就是在雨中低头观察雨滴的奥本海默,雨滴其实是个象征性的主观视角镜头(精神世界),你可以将它比作物理世界中无尽的量子(裂变)世界,这是前期奥本海默非常痴迷的研究领域,也可以看作是奥本海默本人在思索中不断裂变的人生。
这个镜头其实是为带入影片奠定了一个基调。
影片的前四分之一通过奥本海默的秘密听证会,倒叙引出了他曾经在欧洲求学的经历,这里面其实是花了不少笔墨去刻画的。而这些也不单单只是为了告诉观众,他都在哪些大学求学、学到了什么、遇到什么人,当然这些也都是需要交代的情况。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段经历,交代了很多奥本海默本人的一些非常复杂的性格特质,以及他渴望获得成功和认可的现实困境。
这段经历的展现,除了常规的写实镜头,更多的就是用非现实主义的蒙太奇镜头展现了奥本海默的精神世界,他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存在,他的世界观,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为影片后续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打下了一个比较坚实的观众基础。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当时负面情绪引出的一个极端事件就是---毒苹果事件
奥本海默本身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但是当时在剑桥求学时候,却是在一个实验物理为主的实验室。动手能力不强的他,在实验物理方面的短板日益突出,使得精神压力与日俱增,与剑桥导师的矛盾也达到了最高点,而后就有了毒苹果事件。虽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但终究东窗事发,需要他强制接受心理治疗。从这件事可以想象出,在精英遍地的学术环境中,他面对失败的心理处理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这件事情也展现了他敏感、脆弱的一面。
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渴望获得认可和成功是他早年求学阶段一个重要的心理诉求,也是一种欲望的展现。
影片有一个段落是奥本海默在博物馆看展览,在一幅画面前驻足停留,久久凝视。这幅画就是毕加索在1937年创作的 《Woman sitting with crossed arms》,画面的主人公是毕加索的第二任情人Marie-Therese Walter。
这幅画出现的节点,正处于奥本海默本人在欧洲前期的一个艰难过渡的时刻,之前因为巨大的压力,而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精神问题(抑郁症倾向)的困扰,而这幅画关于人物面部的构成,几乎暗示了奥本海默“纠结拧巴”与被世界撕扯的一生。 影片前一个小时的展示,向观众传达出了奥本海默的一个大致的形象,这是认识他的一个基础过程。
除了对中心人物进行刻画,作为侧面支撑叙事的人物也是必不可少的。对奥本海默本人的形象建立提供了一种侧写展示,对分析奥本海默复杂的性格特质起到了关键作用。
002:女性人物
第一个就是奥本海默铭心刻骨的情人琼·塔特洛克
琼是美国公认的共产主义分子,在政治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她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真实的政治立场。而当时奥本海默本人也是深受共产主义的影响,他的弟弟和弟媳都是共产主义人士,他本人也积极接触工会,了解相关的社会活动,可以说是和美共走的非常近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科学界人士,但是他本人始终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同路人”,并没有正式加入美共组织。
我们知道诺兰本人的片子基本都是以男性角色或者视角去展开,很少有以女性角色为重点去展开,更不要说是有什么突出的情欲镜头,但是本片中恰恰有两处镜头,是以这样的方式展开,并且男女主角就是奥本海默本人和琼.塔特洛克。
而且这也并不是单纯为了展示奥本海默丰富的情史,恰恰这段重头的情欲戏引出了后来让奥本海默被世人皆知的那段话。
这句话是出现在,两人第一次结合时,当时的画面构图是,琼位于构图的上方,奥本海默位于构图下方,从构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女性角色为主导的时刻,而琼此时手握着奥本海默的毕生所爱《薄伽梵歌》,在琼命令的语气下,读出了那句“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其实这个镜头主要暗示的含义就是,琼象征了奥本海默心底里最强烈的欲望,那就是深藏的巨大的成就动机,正是内心欲望的趋势,使得自己一步步朝着事业的巅峰迈进,最终成就了现实版的普罗米修斯。 虽然这段戏的安排在部分观众口中是存在争议的,但是确实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第一次看到奥本海默通过这种客观实体的形式去直视自己内心的欲望。
但是面对真实欲望的奥本海默,绝大多数时刻又是半遮半掩,犹豫不前的,就像琼最后一次与他见面,发出求助的暗示,但是不知道是出于自保还是其他,最终还是被奥本海默拒绝了,琼在不久后迎来了人生的死亡,这也让奥本海默本人愧疚不已,几近崩溃。
另外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就是艾丽米.布朗特饰演的奥本海默的妻子凯瑟琳.奥本海默,这个角色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她作为科学家、作为妻子同样为当时的曼哈顿计划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当时很多加入曼哈顿计划的家庭中,很多女性也都是在学术领域内很有声望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凯瑟琳的身上有很多是奥本海默本人及其欠缺的性格闪光点。
很多的重要时刻,都是凯瑟琳陪伴他、鼓励他去艰难度过的。
首先就是加入项目前期对于奥本海默本人的暗示与鼓励 This is your moment. 这是属于你的时刻 他们是夫妻,也是最懂对方的亲密伙伴。
然后就是项目中期,琼的死亡后,突然深陷崩溃与矛盾的奥本海默,也是妻子鼓励了他,重新振作。
听证会,在近乎羞辱性的审问过程中,是凯瑟琳呵斥奥本海默应该勇敢地还击,并在家中明确指出幕后黑手就是斯特劳斯本人,并一语中的地指出了要害事件(同位素出口事件)。
还有一点要为她鼓掌起立的就是,她始终没有原谅那些伤害过丈夫的人,拒绝和当年落井下石的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握手言和,即使只是表面应付,她都坚决拒绝。 这个角色,至少是从女性视角出发与我产生情感共鸣最多的角色,出场不多,但是都在很多关键的节点给了奥本海默关键的心理支撑,尤其是后期职业生涯最危险的阶段,丈夫面临着近乎羞辱般的问询过程时,依然能以逻辑严谨和铿锵有力的言语面对各方压力,是一个比男性更为坚强的角色。 虽然诺兰电影中的女性角色通常拍不出最具魅力的部分,但是我觉得这次艾米丽.布朗特的角色还是给到了很多不错的角度去呈现,加上本人就是非常具有魅力的演员,希望艾米丽.布朗特在职业生涯中也能收获一座小金人,因为她真的值得。
003:男性人物
男性角色方面,虽然出场的科学家和政界人物像数星星一样,我这里只谈几个重要的出场人物。
首先就是马特.达蒙试验的格罗夫斯上校,正是这个人在奥本海默政治立场不明的情况下,力排众议,从众多科学大拿中选定了曼哈顿项目的负责人奥本海默。并在项目执行期间对于奥本海默没有停止的监控和安全调查,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可以说没有格罗夫斯,就没有奥本海默在项目中的顺利进行,也就没有整个计划的最终成功。
奥本海默对于曼哈顿计划了如指掌,并在宴会上仔细观察核心人物格罗夫斯,其实是对加入计划充满自信与期待的。
但是依然改不了自己傲娇的个性,进而展开了两人“针锋相对”、“相互试探”的一场精彩的高手间的对话。
奥本海默明知格罗夫斯来学校找他的目的,还故意问“曼哈顿计划”具体指哪一个,而格罗夫斯作为军人也是不绕弯子,直接戳破他明知故问的真相。
对话基本以正反打镜头为主,我觉得是一次信息量极高的谈话 能从他们的对话中,看到很多外界对于奥本海默本人的印象和评价,是一场侧面描写最多的树立人物形象的对话。
奥:我认为第一个问题是获取足够多的铀矿石。
格:我第一天上任就买好了,1200吨。
奥:加工呢
格:刚刚在田纳西州橡树岭破土动工,我现在需要一个项目总监。
奥:紧接着我的名字就出现了(非常自信得意的表情)。
格:不 ,尽管你把量子物理学带到了美国,但是我很好奇。
奥:你发现什么了。
格:你是一个半吊子、好色之徒、还是个疑似共产主义分子。
奥:我是新政民主党人。
格:我是说疑似,情绪不稳定、戏剧化、自负、神经质
奥:难道就没有优点吗,即使说他并不聪明(感觉更得意了)
格:但是在你的圈子里,优秀是理所当然的,唯一为你说过好话的就是理查德.托曼,托曼认为你是个正直的人
奥:你在这里,我感觉你也没有太多信任感
格:我不相信任何事物
奥:为什么你没得过诺贝尔 格:为什么你不是将军
奥:他们正在努力将我打造成这样的人
格:那也许我也有这样的机会和运气
奥:制造炸弹就能得诺贝尔奖吗
格:我将诺贝尔奖视为炸药
至此前期试探性对话基本结束,双方算是对彼此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接触,而合作意向也基本达成。
而奥本海默也是不不负众望,调度了多个跨学科领域的精英,组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强大的支持体系,推动了这个可能是21世纪最具变革的科学进程,奥本海默可以说是当时乃至整个世纪最强的项目总监,可见格罗夫斯还是眼光狠辣而独到的,奥本海默也可以说是当时综合能力(多学科涉猎广泛)最强的科学家。
影片中也提到了格罗夫斯在麻省理工的工科背景,当然这个项目能够成功,除了他和奥本海默彼此的推进外,他和奥本海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足够强大的野心,这里面背景知识可能还涵盖了陆军和空军的资源斗争史,所以就这点来说,他和格罗夫斯是惺惺相惜、相互扶持、共同前进的,可以说是同道中人,化学反应相当成功的合作者。
还有一个角色就是奥本海默的挚友,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得主,核磁共振之父伊西多·艾萨克·拉比,他在这种巨大声望的项目吸引力之下,始终保持着一个清醒的态度,他和奥本海默的老师尼尔斯.玻尔(与爱因斯坦齐名)一样都拒绝了正式加入项目的邀请,只是作为一个项目支持者参与周边工作。
我们也是从拉比的口中第一次听到了,作为科学家对于该项目未来实际应用的担忧,他不希望物理学将来会应用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还是给奥本海默提了两点关键性的建议
他首先说了第二件事是任命霍姆斯.贝特负责理论部门,当奥本海默不解地问他 那第一件事呢(最重要的事情),拉比语重心长且略带鄙视地对他说,第一件事就是脱掉你那件可笑的制服。
及时点醒了身穿军服,有些浮夸膨胀的奥本海默及时回归自己。在巨大的欲望和荣誉面前,他和玻尔始终都是清醒的,不纠结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忠于自己的理想。
最后我想提一个奥本海默之外最重要的男性角色就是由汤姆.康迪饰演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其实是量子力学的开创者,他打开了这项大门,才有后来更为深入的研究。爱因斯坦在影片中的出现,并不是简单展现了一个时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的形象,他在影片中重要的三次出场,都是在奥本海默处在一个重大抉择的困境中,而爱因斯坦则起到了一个点醒梦中人(奥本海默)的引领者的作用。
第一次 是开头不久以斯特劳斯为视角的展开,在开场第10分钟时候斯特劳斯回忆1947年建立原子能委员会之后,邀请奥本海默加入担任顾问的情形。关于这委员会的背景,是 1946年,美国出台原子能法案,同时,成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AEC),掌管美国所有的核生产设备、核反应堆、相关技术资讯及研究结果。所以说这个协会不仅是有一定的科研管理的成分,更重要的是具备了一定的商业属性,这也让核能的研究日趋利益化,渐渐背离了科研的初衷。 这场戏的主要场景对话发生在斯特劳斯与奥本海默之间,但是切到远景一个清晰的镜头给到了湖边正在投掷石子的爱因斯坦。
而后奥本海默离开斯特劳斯,走到爱因斯坦那里。
不知道说了什么,谈话结束时,斯特劳斯走过去和爱因斯坦打招呼,对方只是冷冷走过,并未理会,而这也成了斯特劳斯的一个心结,也是影片开头设置的一个悬念。
第二次 就是奥本海默在发现了核链式反应后,来找爱因斯坦寻求帮助,爱因斯坦并没有接受(原因是数学和奥本海默一样在圈子里是比较差的),进而帮他找到了一个更为合适的人选。
正是这场戏,重点引出了三位一体核试验前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出现毁灭世界的连锁反应,就是点燃大气,毁灭地球。
接下来就是关乎世界存亡的一段对话
奥本海默问他,如果事实是灾难性质的呢
爱因斯坦只是淡定有力地回答他:那就停下来,并与纳粹分享你的发现,确保你们都不会毁灭世界。
最后把核链式反应的报告还给奥本海默,告诉他,这是你的,不是我的。 科学真的应该是纯粹的。
最后一次出现,同样是1947年斯特劳斯在普林斯顿邀请奥本海默加入原子能会员会,只不过,这次是彩色的以奥本海默展开的视角进行,也为我们揭开了始终让斯特劳斯困惑的那个谜团 ,为何爱因斯坦没有理会他而是径直走开。
爱因斯坦帽子被风吹落,奥本海默过来帮其捡起。 爱因斯坦评价奥本海默:The man of the moment, 提到了奥本海默曾经为他举办了一个招待会,并颁发了一个奖给他,但实际上是那个奖并不适合他,而是更适合或者说为了他们自己,奥本海默没有否认这点。
紧接着爱因斯坦说:现在轮到你们自己来处理成就所带来的后果了。这个成就和后果我相信很多观众在影片的最后已经非常清晰和明了了。
接着说出了可以说是警示预言一般的一段话:有一天,当他们觉得你的惩罚够了,就会端上鲑鱼和土豆沙拉,给你一枚奖章,告诉你一切都被原谅了,但这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他们。”(上图是1963年,约翰逊总统为奥本海默颁发费米奖)
所以科学在复杂的政治面前多数还是为了利益而被利用。
爱因斯坦这句话其实是在暗示原子能委员会可能会是一个将核武器最大利益化的机构。其实真正的核武器扩散才刚刚开始,而现在委员会需要奥本海默这样一个有着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去“推进”更深层次的利益研究,例如后面讨论到的更大威力的氢弹计划。
而且当初奥本海默加入原子能委员会时,也曾天真的以为靠着自己的影响力就可以阻止一些不良的核武器推进计划,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
斯特劳斯本质上是个商人,而科学家研究核武器的目的肯定还是为了寻求更深层次的科学进步,所以斯特劳斯会迎接来爱因斯坦的“漠视”也就找到了原因。
这是一个前辈的清醒和警示,你觉得他可能落伍了,但实际上他们永远在科学的探求上保持着最理性的态度。
补充一点背景知识是,爱因斯坦在去世前一年,写过:“我一生中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那就是签署了那封要求罗斯福总统研制核武器的信。但是犯这个错误是有原因的——德国人研制核武器的危险是存在的。” 爱因斯坦一直呼吁结束军备比赛,与奥本海默在后面的原子能委员会中,对于反对氢弹研发的看发其实是一样的 ,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希望能用最大的力量去控制这种危险的递进,因为科学的初衷,永远不是为了去毁灭人类。 所以爱因斯坦角色的设置,其实是诺兰隐藏在叙事结构中(融合两个视角)的完美闭合结构的彩蛋。以一个视角的疑问展开,另一个视角的答案结束。是需要结合整个故事内容去理解的,这个我认为是一个特别精彩的结构设置,起到了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
004:关键事件--三位一体核武器实验
三位一体核试验前其实还有两个关键事件,也是我们分析核试验动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个就是希特勒自杀后 ,对于继续研制核武器目的的合理性的讨论。
关于这个因素,奥本海默本人是这样解释的:
"德国的确投降了,但是日本还没有。我们是理论学者,我们想象一个未来,但是这种想象令我们感到恐惧,他们不会害怕它知道他们理解它,但是使用之前他们不会理解它,当全世界了解到洛斯阿拉莫斯的可怕秘密时,我们在这里的工作将确保人类拥有从未见过的和平,以国际和平为基础的和平"。
所以通过奥本海默这段话,我们也得到了一个结论,就是他本人其实还是很渴望这个项目能得到更近一步的应用。
第二个就是,恰恰在这个时候,近一步对日本用核武器打击的行动基本已经提上了日程,政府高层邀请奥本海默参与投弹计划的讨论,此时大卫.希尔和利奥·西拉德正在积极组织游说政府不要将核武器应用于二战结束的进程中,并积极邀请科学家们在请愿书签字,这其中就包括准备前往日本投弹决策会议的奥本海默。但是最终还是被他当场拒绝了,并敷衍地表示只是因为参与了工作来到这里,自己并没有决定权 。
由此也可以推断,奥本海默心中此时的野心已经达到了顶峰。
除此之外,3年、4000多人、20亿美金的投入。。。
随即就是“三位一体”试验的开始
可以说这个节点是奥本海默最紧张的时刻,而试验开始前爆发的恶劣天气,也不是导演刻意为了制造困难而为之,据说当天真的就是这样,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随着远处蘑菇云的升起,我们渐渐听到了奥本海默逐渐松弛的呼吸声,他知道,在这一刻,他成功了,达成了多年努力的心愿。
同时伴随着那一刻心间的旁白
“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最终实验成功,奥本海默成为了改变二战进程的男人(注意奥本海默本人后面的美国国旗,影片中也有关于他热爱国家的台词提示,除了成就动机驱使之外,他也是个热爱国家的人)。
但是随之而来的并不是荣耀之下巨大的喜悦,影片前期铺垫的出的奥本海默的精神世界的撕扯,也在后面原子弹在日本爆破后,通过一段非现实蒙太奇的呈现,将奥本海默内心“道德困境”与“现实荣耀”的撕扯拉至顶峰。
在这个核试验的推进过程中,除了有政府和军方的推动,还有很大层面是靠着奥本海默本人超出常人的野心和执行力,本来就非常削瘦的他,更是在三年的项目中瘦了十几斤。但同时他也是矛盾的,短暂的胜利之后,是无尽的纠结与思索。他改变了世界,但是很显然,他并没有准备好接受这一切
02:FUSION(聚变)
关于Fusion线索中,其中一个关键的影响人物就是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刘易斯.斯特劳斯。一个在两人初次见面,被奥本海默脱口而出形容为“卑微的鞋贩”出身的野心勃勃的政客,这看似是奥本海默无数次中傲慢自负的、口无遮拦的其中一次,但恰恰是这次,点燃了自己迎接职业生涯终点的导火索。
我在一刷的时候还无法理解当时斯特劳斯的心情,但是二刷后,突然在奥本海默脱口而出“卑微的鞋匠”后,理解了斯特劳斯动机的一面,虽然不全是因为这次祸从口出,但是斯特劳斯也只是代表了试图推翻奥本海默的一股力量,当时8000多页的材料中,可能也有不少奥本海默本人职业生涯中得罪过的同行或是有过接触的人士。
奥本海默的生涯下坡路就是通过这样的聚变而慢慢成形。
以斯特劳斯为视角出现的情节中,其中重要的一个场景就是原子能委员会的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戏份中火力几乎全部集中在奥本海默本人的痛点。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发现克劳斯·富克斯的苏联间谍身份,但是其在奥本海默带领的曼哈顿计划中,参与了很多重要节点的研发,事实上,1949年9月美国国家安全局成功地破译了苏联驻纽约情报机构的一些电报,其中提到了克劳斯·福克斯是苏联情报部门的间谍。克劳斯·福克斯认罪后被判处14年监禁。当地媒体称其为“最危险的世纪间谍”。美国科学家们估计,克劳斯·福克斯的情报使苏联得以大大缩短了原子武器研制时间,并在氢弹的研制方面超过了美国。
当年在曼哈顿项目上安全审查方面的失误,加上自身不断为反对氢弹投入研发而努力,使得奥本海默可能是“间谍”身份的窘况愈发明显。
最终,他也没能成功制止氢弹计划,而自己也逐渐陷入更深的政治泥潭。
聚变效应逐渐达到顶峰
斯特劳斯这次这个角色出彩的地方在于,在奥本海默这个绝对的大男主的前提下,斯特劳斯这个角色并不是扁平化的,一味地去展现出利益驱使的一面。相反的,由于是鞋贩出身,与家境殷实、天资傲人的奥本海默相比,其实过程是更加艰难的,一步步艰难地走向权利至高点的过程,在普通人看来,是有一些共情点在这里。这种出人头地的过程,其实更像是普通人不断经历生活磨砺的写照。所以即使是作为奥本海默的对立面出现,这个人物依然是立体丰满的,很难用非黑即白的话语去简单评价。
两个人都有追求人生价值至高点的时刻,奥本海默当然是作为原子弹之父的事件,而斯特劳斯就是出任内阁商务部长的角色。
最后的时刻,在两个听证会(交叉剪辑),都进入到他们两人最关键的危险时刻,两人的情绪都控制不住,到达了一个顶点,为自己的命运时刻做着最后的抗争。这段交叉剪辑我认为是非常精彩的。当然,他们的结局也都没有迎来完美的时刻。斯特劳斯的结局可能也不完全因为奥本海默,而是可能踩在了其他关键人物的利益链上,也是一个牺牲品而已。
还有一场戏,是由加里.奥德曼饰演的杜 鲁门总统(真正的核爆推动者),在原子弹成功投放日本后,在白宫接见奥本海默的段落,通过幽默+讽刺的表演形式,刻画了一个典型的政客形象,而奥本海默本人对政治的低敏感度也从这次对话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可以说在巨大的政治左右的情况下,科学家们真的就像工具人一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增添了一股悲凉感,这也是最终将奥本海默本人引向社会性死亡的关键因素。
以上我们通过了FISSION 裂变和FUSION聚变两条线索的推进,逐渐了解到了导演所要探寻的拍摄动机,而且导演更深层次所想表达的,就像影片最后奥本海默所说的那样。 “当我带着这些计算结果来找你时,我们认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从而毁灭整个世界” “我相信我们做到了”
影片探讨的主题,更深层的呈现是,虽然在客观事实中核爆试验取得了成功,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核链式反应”的完美结束。恰恰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才是打开潘多拉的开始,核链式反应从核爆实验成功后,逐渐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
这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后续带给观众的思索也是影片核链反应的一部分,结局也留下了一个留白的思考空间。 其实对于奥本海默事件,绝大多数的科学家其实都是支持奥本海默的,认为他是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虽然约翰逊总统于1963年为奥本海默颁发了费米奖和5万美元的奖金,但也只是形式上的恢复名誉,实际上还是没有对他的安全权限解禁。一直到去年,也就是2022年12月16日,美国能源部长格兰霍姆才下令撤销1954年吊销罗伯特·奥本海默安全许可的决定。这个过程历经了半个多世纪。 而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还在为核安全使用而做着努力。
最后我聊聊我看这部电影的动机,虽然诺兰具有非常强大的号召力,但是基里安.墨菲这次扶正,成为诺兰电影的绝对C位,则是吸引我来电影院二刷的最大动力。虽然墨菲的表演没什么争议,但是我看完之后总有一种后劲不是很足的感觉,反而是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斯特劳斯在很多时刻,让我可以感受到角色传达的魅力和情绪。如果唐尼明年提名奥斯卡男配,我认为有很大可能拿下奖项。
其实就镜头分配来说,奥本海默的彩色视角其实是占更多比例的,但是彩色镜头的画面,也是镜头技巧处理最多的部分,这个部分其实能感受到导演一个更强的掌控欲望,很多时候,演员为观众所传达出的情绪跟镜头处理有很大关系。而且奥本海默作为核心人物,加上影片中出场的人物和场景实在是太多了,他几乎从头到尾都起到了关键的串联作用,加上大段大段快速切换的场景和人物对话,分散了观众对于他演技的关注力。而黑白部分的斯特劳斯则恰恰相反,人物场景和剧情相对简单一些,我们可以更专注场景中,斯特劳斯在不同情况下所展现的人物的外在神态和心理活动,这些其实对集中塑造人物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以人物塑造为重点的传记片。
所以我感觉在导演掌控力过强的情况下,基莲也是在个人空间的发挥上有些吃亏的,其实抛开诺兰这些成熟的镜头技巧和叙事风格不谈,我更想安静地看看基莲作为核心人物,所展现出的更为集中和独立的表演空间。这是一个比较遗憾的地方。
抛开让基莲在全球名声大振的英剧《Peaky Blinders》,我最喜欢他在诺兰电影中的角色,则是《黑暗骑士崛起》里,最后出场只有几分钟的从阿卡姆疯人院出来的稻草人。 在混乱的局势下,成为自由法官对各方势力进行宣判的那场戏,那句轻蔑又傲娇的 Death,by exile.
一场戏,几分钟,一句台词,就足够看到角色背后复杂的多面性。
最后要感谢那个物理学群星璀璨的时代,那些去努力发现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们。你们探索了很多未知的可能,使我们看待世界有了更多清晰的视角。 就像《三体》中表达出的,没有物理存在的世界真的是毫无意义。 期待我们的世界可以因物理学而变得更加美好。
本次原创文章已经(2023.9.8)发布于个人影评公众号(搜索:魔豆酱影评),文章拒绝转载,再次感谢大家的观看。
作者:跳舞的魔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