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理解诺兰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很容易拉满小视角切入宏大叙事再到结尾升华中心思想的熟练操作。不仅是核,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都常要面对科学探索极限与人类伦理存续之间的矛盾与平衡,这不新鲜也不晦涩,这部电影不是第一个聊的,或许也不是聊得最好的。
  奥本海默身上除去这对煎熬外还有一重悲剧色彩,在科学研究和人本主义的拉扯陷入苦恼时,最后发现这种纠结纯属虚无,在它外面还有一层人性中永恒的贪婪和欲望,外化为肮脏的政治算计和阴谋,随时把他内心的巨大波澜降维成毫无意义。在这种科学和人文统统让位于政治立场的三元关系中,主人公真正的身份不是普罗米修斯,而是潘多拉。这让电影多少在当下拥有了一些额外的现实指向。
  声音提供的价值在观看感受中甚至超越于视觉画面,承担了很多表达功能,这种诉诸人物心理感受的手法,偶尔会让人回忆起《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某些观看体验。不过,个人对这部片的整体创作观念还是有一些微词在。
  第一是纯粹诉诸感觉而忽视逻辑,男主在这部戏里是明确要让观众带入和共情的对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粉丝滤镜的问题,诺兰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带着明显的旁观视角而不是探索视角,你要塑造一个令人信服的带有神性光环的殉道者,或者说作为一个传记片,总要交代一点人物的“何所从来”,他为什么变成这样?他的性格与思想的来由和去处,转化的契机,重要的启蒙者和引导者。在电影中这些都完全是结论性的直接怼脸,而不是过程性的或者说缺少发展,更像是来自主角自身的“顿悟”或“长考”,这让第一个小时多少显得有些失败,两个本应该更重要的女性角色也没有发挥到完全的剧作功能,最后一小时的发展也就时时刻刻让人有掉线的感觉;
  第二是创作者本身的立场和思考。在这一点上,诺兰甚至有点像东野圭吾,有能力寻找到最具价值和关注点的人文议题,却没能力剖析深刻和给出有价值的结论,最后只能和成一团稀泥,仍旧诉诸于感官上唤起观众对人物的同情和悲悯,而不是提供理性上的满足。特别是一个明确的“大反派”的引入,给出一个具体的恶,让这个过程变得太轻易和偷懒了些。我不觉得“只呈现问题不提供答案”是一个合适的说辞,因为创作者应该表达更清晰的态度,对人类的无差别扫射,可能比真实的奥本海默幼稚得多。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