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如果没有诺兰的这部电影,应该没有多少人会认识奥本海默此人,更不会知道他就是“原子弹之父”。伴随着日本肆无忌惮地在海洋排放核废水,这个电影的出现似乎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时长,说实在话前面一半时间的背景交代真的看得我昏昏欲睡(确实也打了瞌睡),当原子弹真的被研究出来,正式开始实验时,这个影片在我看来才正式开始。
百度搜索了奥本海默真人,蔚蓝的眼睛确实令人记忆深刻,但看到的人生履历,在那个年代,很厉害但并不唯一,他形象的树立,矛盾,思考,都是在他决定进入曼哈顿计划,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正式落地,以及后续的一系列事件,才让人看着有点不一样了。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个片段。
首先,是原子弹顺利研制,奥本海默的威望空前强盛,在一场演讲上面,所有人都在踏步迎接他们伟大的英雄登场。
这里诺兰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展现了奥本海默天真的以为原子弹的研制主要是为了威慑日本,并行的画面是日本的两朵蘑菇云。
我们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原来原子弹爆炸的前几秒是没有声音的。也是在那一刻,爆炸的蘑菇云和伴随了奥本一生的核能裂变真正的结合在一起了。
其次,是奥本海默登上《时代》封面,杜鲁门总统召见了他。此时,总统希望从这位科学家口中听到他未来更伟大的发明宏图,然而此时的奥本早已深陷自责的泥沼。
“我感觉我自己的手沾满鲜血”
总统递给他一个白手绢,告诉他所有人只知道是谁下令投放了原子弹,没人关注是谁制造了原子弹。很明显,奥本海默已经被总统判定为“懦弱的原子弹之父”,而这是美国不需要的。
最后,是影片后三分之一的篇幅,大量的蒙太奇切换,巧妙的将现在设置成黑白,过去展现出色彩。
奥本海默被指控涉嫌可疑活动,并最终吊销安全特许权。
他接受一切,似乎想要让这些作为自己的惩罚。
当时的那个小镇聚集着世界上最顶尖的聪明头脑,很多人都自觉自己参与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伟大大明”,但不得说我们也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这也导致奥本最终不再进入自己的搭档泰勒主导的氢弹研究,道德困境围住了他。
影片的彩蛋应该是河边他与爱因斯坦的对话,这是施特劳斯后续不断构陷奥本海默的源头,也是原子弹爆炸的起点。
奥本坦言,我们确实毁灭了世界。不是计算中链式反应的毁灭而是现实层面的打击,当时算数出来是无限趋近于零但并不是零。
原子弹真的爆炸后,科学家们沉痛于人类共同体,政客们却因为世界的利益辗转反侧。我们看到,在科学的海洋里研究一辈子的科学家,最后都不可避免的倾向于神学。
影片的开始,画面引用的是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给人类的章节,火种给人类带来了生机,也释放了人类的欲望。
我们会因何毁灭。
火种?原子弹?亦或是是因为人类本身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