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是每个名人的人生都天然有那么强的戏剧性,稍微容易拍的都被前人们拍完了hhhhh。奥本海默的人生属于内外矛盾冲突都特别强烈的,他可以被贴上天才+英雄+恶魔(从原子弹无辜受害民众的角度来看)的标签,但同时他又是个大活人,还是特别复杂多面、旁逸斜出的那种,很难抓大放小地找出一个主干,将矛盾冲突统一起来并极致化。如果非要用个什么东西来比喻他,量子力学或许是个不错的喻体(虽然我也不懂啥叫量子力学),什么中子撞击、核裂变、链式反应以及接近于零的毁灭地球的可能性就是对他人生纵向的隐喻——这大概就是人物和事件的统一性吧(写到这儿,我忽然觉得,除了奥本海默,没有更合适的人选能够承担这个主题了——现在国内影视编剧们上课学的剧作理论大都偏古典,类似于物理学中的牛顿经典力学)。但我觉得诺兰还是找到了出路,比如片中反复通过他人之口强调奥本海默的正直——在我看来,所谓正直,可以进一步引申为忠实——这是奥本海默作为一个人(而不仅仅是科学家)的正向核心特质。而这样做的代价就是,故事会稍微有点流水账——而诡异的是,如果要呈现以上的人物和主题,流水账恰好是完美形式(这也很测不准原理)——然而,诺兰说了,《奥本海默》是商业片。

全片叙事大体分为两条线:奥本海默转向理论物理方向直到带领小组造出原子弹、战后奥本海默和大反派施特劳斯结仇并被政治报复(本人对物理一窍不通,看个大概。全程脸盲,但我能看出那些有名有姓、来了又走的人在电影中存在的意义都是凸显主角,所以看着看着我就不强求分清谁是谁了,那是诺兰影迷N刷才需要关心的事)。以审判、调查、采访等为切口来剖析人物思想是一种老套且实用的方法,通过交叉剪辑,让后者作为前者的线索,给人物中心主义的传记片流水账叙事以事件层面的驱动力——“long long ago…”;同时制造悬念——谁是针对奥本海默的幕后黑手?这个悬念被反复强调,意图勾起观众的兴趣,但我在看片时完全没care这个问题,直到电影接近结尾的揭秘时刻——“啊!原来是这一出!But……”

这个设计足够有效吗?反正我的内心没啥波动——《莫扎特传》中,莫扎特把敌人当朋友,结果断送了性命;《模仿游戏》中,图灵的终极目标是重塑逝去的爱人,结果饱受迫害、选择自杀;而《奥本海默》中,奥本海默就是个殉道者(这也是台词里说的,我也没看出他的道是什么)、就是通过折磨自己以求赎罪,别人让他受苦,对他来说是求仁得仁,既来之则安之;如果算计他的是他的爱人、知己,也许能给他造成灵魂上的致命一击,但他似乎也并不真的执著于任何身边的亲人朋友——既然他自己都无所谓,我为什么要替他操心幕后黑手是谁?没有安全许可对他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不能继续参政议政?成为后来者随意摆弄的木偶?

行,也许是留白,我可以这么说服我自己。

我看《芭比》的时候,觉得B站up主的解说比《芭比》本身好看。我复盘《奥本海默》的时候,觉得我喜欢上诺兰了,因为我自以为可以理解他(所以我打了5🌟)。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